《实测经络针灸学概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郝金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7109055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实测经络针灸学的操作方法、理论认识、经络穴位测定、临床治疗应用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地总结和阐述。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经络辨证与辨证归经 1

一、六经辨证 1

二、八纲辨证 2

三、脏腑辨证 3

四、辨证归经与十四经病候 3

第二节 实测经脉线 12

一、循经高振动声线(PAP)测试法 14

二、循经低阻线(LIP)测试法 15

三、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测试法 16

第三节 辨证吸氧 17

一、氧气与人体健康 17

二、氧气瓶的正确使用 18

三、病房或门诊输氧时注意事项 18

四、氧气吸入器应用法 19

五、氧气吸入器使用时注意事项 19

第四节 实测经络针灸疗法 20

第五节 标准腧穴定位法 23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3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23

三、指寸定位法 24

第六节 传统经验和实验生物物理学的足三里定位法之比较 24

第二章 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8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8

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28

二、对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28

三、手太阴肺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29

四、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30

1.中府 30

2.云门 30

3.天府 31

4.侠白 32

5.下侠白 32

6.为劳 32

7.惺惺 32

8.尺泽 33

9.甲状 33

10.泽下 33

11.孔最 34

12.?石子头 34

13.列缺 34

14.经渠 35

15.太渊 35

16.靠山 36

17.止咳 36

18.鱼际 37

19.踝点 37

20.少商 38

21.夺命 38

22.小儿睡惊 39

23.冲阳 39

24.龙玄 39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40

一、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40

二、对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40

三、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41

四、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42

1.商阳 42

2.前头点 43

3.二间 43

4.三门 43

5.三间 44

6.虎边 44

7.合谷 45

8.上合谷 45

9.阳溪 46

10.下温溜 47

11.偏历 47

12.桡侧伸腕短肌运动点 47

13.温溜 48

14.神授 48

15.下廉 48

16.上廉 49

17.手三里 49

18.泽田 50

19.曲池 50

20.新曲池 51

21.肘髎 51

22.上曲池 51

23.止痒 51

24.手五里 52

25.伸肘 52

26.肱三头肌(外侧头)运动点 52

27.臂臑 53

28.治痒 53

29.臑上 54

30.肩髃 54

31.巨骨 55

32.天鼎 55

33.扶突 56

34.口禾髎 56

35.迎香 57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57

一、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57

二、对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58

三、足阳明胃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58

四、足阳明胃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61

1.承泣 61

2.四白 62

3.巨髎 62

4.地仓 62

5.大迎 63

6.颊车 63

7.机关 64

8.颊点 64

9.鬼床 64

10.下关 65

11.蝶腭神经点 65

12.头缝 65

13.头维 66

14.人迎 66

15.水突 67

16.气舍 67

17.颈臂 68

18.缺盆 68

19.气户 68

20.库房 69

21.屋翳 69

22.膺窗 69

23.乳上 70

24.乳中 70

25.鬼门 71

26.直骨 71

27.乳下 71

28.马蜞癍 72

29.乳根 72

30.不容 73

31.承满 73

32.梁门 73

33.关门 74

34.太乙 74

35.滑肉门 75

36.天枢 75

37.外陵 75

38.提胃 76

39.大巨 76

40.水道 76

41.排气 77

42.归来 77

43.肾水 77

44.气冲 78

45.髀关 79

46.髀下 79

47.2号点 79

48.迈步 80

49.关兔 80

50.伏兔 80

51.新伏兔 81

52.肾系 81

53.阴市 81

54.梁丘 82

55.外膝旁 82

56.犊鼻 83

57.下水区点 83

58.玄明 83

59.足二里半 84

60.足三里 84

61.万里 84

62.中平(足) 85

63.阑尾 85

64.上巨虚 86

65.治瘫6 86

66.条口 87

67.下巨虚 87

68.丰隆 87

69.脑清 88

70.解上 88

71.林白 89

72.解溪 89

73.鞋带 90

74.冲阳 90

75.足17 91

76.陷谷 91

77.二趾上 91

78.内庭 92

79.厉兑 92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93

一、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93

二、对足太阴脾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93

三、足太阴脾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93

四、足太阴脾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95

1.隐白 95

2.大都 95

3.太白 95

4.足34 96

5.公孙 96

6.商丘 96

7.肝炎 97

8.纠外翻 97

9.三阴交 97

10.上三阴交 98

11.足踝上 98

12.安眠4 98

13.漏谷 99

14.地健 99

15.地机 99

16.阴陵泉 100

17.髎髎 101

18.大轮 101

19.血海 101

20.足明 102

21.百虫窝 102

22.足罗 103

23.上血海 103

24.箕下 103

25.血海上 103

26.箕门 104

27.育门 104

28.冲门 104

29.府舍 105

30.提托 106

31.通经 106

32.腹结 106

33.提宫 107

34.大横 107

35.大横上一寸 107

36.胃乐 107

37.胃上1 108

38.腹哀 108

39.食窦 108

40.天溪 109

41.胸乡 109

42.周荣 109

43.大包 110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111

一、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111

二、手少阴心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111

三、手少阴心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112

1.极泉 112

2.透丛 112

3.强肘 112

4.青灵 112

5.解关 113

6.少海上 113

7.少海 113

8.肘内 114

9.心平 114

10.心脏点(臂) 114

11.疔俞 115

12.胸膜炎 115

13.心腨 115

14.灵道 116

15.通里 116

16.阴郄 117

17.神门 117

18.少府 117

19.停喘 118

20.会阴点 118

21.少冲 118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119

一、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119

二、对手太阳小肠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120

三、手太阳小肠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120

四、手太阳小肠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122

1.少泽 122

2.手太阳 122

3.后头点 122

4.前谷 123

5.脊柱点 123

6.后溪 124

7.吊线风 124

8.宫陵 124

9.上后溪 125

10.腕骨 125

11.阳谷 125

12.养老 126

13.支正 126

14.掌后五寸五分 127

15.小海 127

16.肱三头肌(内侧头)运动点 128

17.后腋 128

18.肩贞 128

19.臑俞 129

20.天宗 129

21.背胛中间 130

22.背腹 130

23.秉风 130

24.曲垣 131

25.肩外俞 131

26.肩中俞 131

27.天窗 132

28.落颈 132

29.天容 133

30.颧髎 133

31.听宫 133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134

一、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134

二、对足太阳膀胱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134

三、足太阳膀胱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136

四、足太阳膀胱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137

1.睛明 137

2.膺乳 138

3.外睛明 138

4.上睛明 138

5.脑静 139

6.睛光 139

7.五会 140

8.攒竹 140

9.上眉头 140

10.眉冲 141

11.曲差 141

12.五处 142

13.承光 142

14.通天 142

15.络却 143

16.玉枕 143

17.玉泉 144

18.上天柱 144

19.天柱 144

20.肩上 145

21.大杼 145

22.风门 146

23.肺俞 146

24.传尸痨 147

25.厥阴俞 147

26.患门 147

27.心俞 148

28.量眼 148

29.督俞 149

30.喘息2 149

31.膈俞 149

32.胃脘下俞 150

33.健明5 150

34.肝俞 150

35.胆俞 151

36.脾俞 151

37.胃俞 152

38.三焦俞 152

39.肾炎 152

40.肾俞 153

41.夹脊 153

42.气海俞 154

43.大肠俞 154

44.腰目 154

45.关元俞 155

46.小肠俞 155

47.髂后上棘 155

48.膀胱俞 156

49.团岗 156

50.中膂俞 157

51.立起点 157

52.白环俞 157

53.上髎 158

54.次髎 158

55.中髎 158

56.下髎 159

57.淋泉 159

58.会阳 159

59.承扶 160

60.扶下 160

61.殷上 161

62.殷门 161

63.殷下 161

64.过伸 161

65.殷下1 162

66.委委 162

67.委上2 162

68.委上 162

69.委上1 163

70.委中 163

71.附分 163

72.魄户 164

73.内龙边 164

74.膏肓 164

75.神堂 165

76.腰点 165

77.譩譆 166

78.膈关 166

79.魂门 166

80.阳纲 167

81.意舍 167

82.胃海 167

83.胃仓 168

84.肓门 168

85.志室 168

86.志室(泽田) 169

87.挺腰 169

88.腰宜 169

89.腰根 170

90.胞肓 170

91.秩边 171

92.浮郄 171

93.委阳 172

94.合阳 172

95.龙点 172

96.承筋 173

97.承间 173

98.承山 173

99.飞扬 174

100.跗阳 174

101.昆顶 175

102.昆仑 175

103.足太阳 175

104.仆参 176

105.申脉 177

106.金门 177

107.京骨 177

108.束骨 178

109.足通谷 178

110.夜静 179

111.至阴 179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180

一、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180

二、对足少阴肾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180

三、足少阴肾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181

四、足少阴肾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181

1.涌泉 181

2.然谷 182

3.太溪(泽田) 182

4.内踝前下 183

5.太溪 183

6.内昆仑 183

7.大钟 184

8.水泉 184

9.照海 185

10.复溜 185

11.交信 186

12.筑宾 186

13.阴舒 186

14.阴谷 187

15.横骨 188

16.亭头 188

17.大赫 188

18.气穴 189

19.四满 189

20.金河 189

21.中注 190

22.肓俞 190

23.商曲 191

24.石关 191

25.阴都 191

26.腹通谷 192

27.幽门 192

28.步廊 193

29.神封 193

30.灵墟 193

31.神藏 194

32.彧中 194

33.俞府 194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196

一、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196

二、对手厥阴心包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196

三、手厥阴心包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196

四、手厥阴心包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197

1.天池 197

2.龙舌 198

3.天泉 198

4.肱中 199

5.屈肘 199

6.肱二、三头肌恢复点 199

7.曲泽 200

8.喉感 200

9.曲泽下 200

10.止红 201

11.郄门(泽田) 201

12.手逆注 202

13.郄门 202

14.二白 202

15.臂间 203

16.金门 203

17.剑巨 204

18.间使 204

19.风齿痛 204

20.内关上 205

21.内关 205

22.内关下 206

23.内阳池 206

24.横门 206

25.板门(臂) 207

26.大陵 207

27.动脉跳动点 207

28.板门 208

29.内阳池(手) 208

30.小天星 209

31.手心 209

32.劳宫 209

33.中平(手) 210

34.内中魁 210

35.端正 211

36.人中心 211

37.心穴 211

38.白癜风 211

39.中冲 212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13

一、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213

二、对手少阳三焦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213

三、手少阳三焦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214

四、手少阳三焦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215

1.关冲 215

2.小节 215

3.二扇门 216

4.液门 216

5.下都 217

6.中渚 217

7.永红 218

8.阳池 218

9.中关 219

10.外关 219

11.支沟 219

12.会宗 220

13 三阳络 220

14.络上 221

15.尺桡 221

16.四渎 221

17.尺侧伸腕肌运动点 222

18.鹰下 222

19.肘尖 222

20.天井 222

21.清冷渊 223

22.肘后肌运动点 223

23.鹰上 223

24.消泺 224

25.外龙舌 224

26.臑会 224

27.治疮 225

28.肩髎 225

29.天髎 226

30.天牖 226

31.耳根 227

32.下翳风 227

33.翳风 227

34.后听会 228

35.下瘈脉 228

36.瘈脉 229

37.新七号 229

38.颅息 229

39.喉开 230

40.角孙 230

41.耳门 231

42.听响 231

43.耳和髎 231

44.丝竹空 232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32

一、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232

二、对足少阳胆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233

三、足少阳胆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234

四、足少阳胆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236

1.瞳子髎 236

2.听会 236

3.上关 236

4.颔厌 237

5.悬颅 237

6.悬厘 238

7.曲鬓 238

8.率谷 238

9.天冲 239

10.浮白 239

11.头窍阴 239

12.完骨 240

13.伴星 240

14.本神 241

15.发际 241

16.阳白 242

17.目明 242

18.目飞 242

19.头临泣 242

20.当阳 243

21.目窗 244

22.正营 244

23.承灵 244

24.池上 245

25.脑空 245

26.天柱(泽田) 245

27.风池 246

28.下风池 246

29.肩井 247

30.渊腋 247

31.辄筋 248

32.日月 248

33.京门 248

34.带脉 249

35.五枢 249

36.维道 250

37.居髎 250

38.环跳 250

39.风市上 251

40.前进 251

41.上风市 252

42.市上 252

43.风市 252

44.风市2 253

45.中渎 253

46.上阳关 253

47.? 253

48.阳陵泉 254

49.胆囊 255

50.阳交 255

51.外丘 255

52.光明 256

53.阳辅 256

54.悬钟 257

55.纠内翻 257

56.绝骨(泽田) 257

57.丘墟 258

58.通里 258

59.足临泣 258

60.21号 259

61.地五会 259

62.侠溪 260

63.阴独 260

64.足窍阴 260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61

一、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261

二、对足厥阴肝经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261

三、足厥阴肝经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262

四、足厥阴肝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262

1.大敦 262

2.行间 263

3.22号 263

4.太冲 264

5.中封 264

6.曲尺 264

7.舒肝 265

8.蠡沟 265

9.中都 266

10.膝关 266

11.曲泉 267

12.兰门 268

13.阴包 268

14.矫灵1 268

15.矫灵 268

16.下五里 269

17.足五里 269

18.阴廉 270

19.急脉 270

20.章门 271

21.期门 271

第十三节 督脉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272

一、督脉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272

二、对督脉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272

三、督脉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272

四、督脉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273

1.长强 273

2.龟尾 274

3.回气 274

4.腰奇 274

5.腰俞 275

6.玉田 275

7.耀中 276

8.灸血病 276

9.下腰 276

10.鸠杞 277

11.小儿疳痢 277

12.七步癍 277

13.十七椎 278

14.棘点 278

15.腰阳关 278

16.腰4 279

17.下极俞 279

18.痔疮 279

19.竹杖 280

20.命门 280

21.血愁 281

22.悬枢 281

23.赤医2穴 281

24.接脊 282

25.十二椎 282

26.脊中 282

27.中枢 283

28.督脊 283

29.筋缩 284

30.癫痫 284

31.八椎下 284

32.灸哮 285

33.至阳 285

34.灵台 285

35.阳枢 286

36.赤医主穴 286

37.神道 287

38.藏输 287

39.赤医1穴 287

40.回春 288

41.巨阙俞 288

42.身柱 289

43.灸痨 289

44.胸3 289

45.无名 290

46.中风不语 290

47.陶道 290

48.大椎 291

49.背监 292

50.项椎 292

51.颈7 292

52.崇骨 293

53.一光 293

54.脊中 294

55.治脑3 294

56.后项 294

57.治脑1 295

58.副哑门 295

59.衄血 295

60.哑门 296

61.明堂 296

62.风府 297

63.中接 297

64.颅点 298

65.脑户 298

66.大门 298

67.强间 298

68.后顶 299

69.后神聪 299

70.灸疟 299

71.百会 300

72.前神聪 300

73.前顶 301

74.天聪 301

75.额上 301

76.囟会 302

77.寅门 302

78.囟中 302

79.上星 303

80.神庭 303

81.督脉 303

82.前发际 304

83.首面 304

84.头脑点 305

85.额中 305

86.天护 305

87.印堂 306

88.山根 306

89.年寿 307

90.鼻交頞中 307

91.肝点 307

92.脾点 308

93.素髎 308

94.创新 309

95.降血压点 309

96.止喘点 309

97.鼻柱 310

98.水沟 310

99.膀胱、子宫点 310

100.定神 310

101.唇I 311

102.兑端 312

103龈交 312

104.夹脊 312

105.脊三 313

106.命门(泽田) 313

107.十胸椎旁 314

108.疔根 314

109.瘰疬 314

110.结核 314

111.定喘 315

112.七颈椎 315

113.地甲1 316

第十四节 任脉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及其腧穴 317

一、任脉经脉循行古代文献 317

二、对任脉体表循行的不同理解 317

三、任脉体表实测经脉线循行定位 317

四、任脉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腧穴 318

1.会阴 318

2.曲骨 319

3.横一 319

4.中极下 319

5.中极 320

6.关元下 320

7.关元 320

8.利尿 321

9.绝孕 322

10.石门 322

11.气海 322

12.脐下三寸 323

13.阴交 323

14.腹泻 324

15.身交 324

16.神阙 324

17.脐上下各半寸 325

18.水分 325

19.阑门 326

20.下脘 326

21.下垂点 326

22.建里 327

23.中脘 327

24.上脘 327

25.巨阙 328

26.鸠尾 328

27.鸠尾骨 329

28.神府 329

29.中庭 329

30.龙颔 330

31.胸点 330

32.膻中 330

33.玉堂 331

34.紫宫 331

35.通气 331

36.华盖 332

37.璇玑 332

38.天突 332

39.止咳 333

40.止呕 334

41.新廉泉 334

42.声响 335

43.廉泉 335

44.中廉泉 335

45.上廉泉 335

46.地合 336

47.金环 336

48.承浆 337

第三章 疾病的治疗 338

第一节 急性病症 338

一、休克 338

二、晕厥 339

三、昏迷 339

四、高温综合征 340

五、急性酒精中毒 341

六、一氧化碳中毒 342

七、毒瘾 342

附:戒烟 343

第二节 传染病 343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343

二、流行性感冒 344

三、流行性腮腺炎 345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47

五、疟疾 347

六、猩红热 348

七、细菌性痢疾 348

八、百日咳 349

第三节 内科疾病 350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50

二、支气管哮喘 351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51

四、细菌性肺炎 352

五、心律失常 353

六、心脏神经官能症 353

七、心绞痛 354

八、急性风湿性心肌炎 355

九、病毒性心肌炎 356

十、高血压 356

十一、反流性食管炎 358

十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358

十三、急性单纯性胃炎 358

十四、慢性胃炎 359

十五、幽门梗阻 360

十六、消化性溃疡 360

十七、急性胆囊炎 361

十八、慢性胆囊炎 361

十九、急性胰腺炎 361

二十、溃疡性结肠炎 362

二十一、便秘 362

二十二、小儿腹泻 363

二十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64

二十四、慢性肾小球肾炎 364

二十五、肾盂肾炎 365

二十六、膀胱炎 365

二十七、尿潴留 366

二十八、单纯甲状腺肿 366

二十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67

三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68

三十一、糖尿病 369

三十二、肥胖症 369

三十三、风湿性关节炎 370

第四节 外科疾病 371

一、颈淋巴结结核 371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71

三、急性乳腺炎 372

四、乳腺囊性增生病 372

五、胆道蛔虫病 373

六、急性阑尾炎 373

七、直肠脱垂 374

八、痔 374

九、丹毒 375

十、腱鞘囊肿 376

十一、颈椎病 376

十二、肩关节周围炎 377

十三、肱骨外上髁炎 377

十四、踝部扭伤 378

十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378

十六、腰肌劳损 379

第五节 神经精神科疾病 379

一、三叉神经痛 379

二、面神经炎 380

三、枕神经痛 380

四、桡神经麻痹 381

五、尺神经麻痹 381

六、肋间神经痛 382

七、坐骨神经痛 382

八、股外侧皮神经病 383

九、腓总神经麻痹 383

十、多发性神经病 384

十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385

十二、神经衰弱 386

十三、癔症 387

十四、癫痫 388

十五、帕金森病 389

十六、舞蹈症 391

十七、共济失调 391

第六节 妇产科疾病 392

一、妊娠剧吐 392

二、胎位异常 393

三、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393

四、异常白带 393

五、外阴瘙痒 394

六、盆腔炎 395

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95

八、排卵性月经失调 396

九、闭经 396

十、痛经 397

十一、围绝经期综合征 397

十二、子宫脱垂 398

十三、不孕症 399

第七节 男科疾病 400

一、早泄 400

二、前列腺炎 400

三、睾丸炎 401

四、阳痿 401

五、遗精 402

第八节 眼科疾病 402

一、睑腺炎 402

二、睑板腺囊肿 403

三、睑缘炎 403

四、结膜炎 404

五、沙眼 405

六、翼状胬肉 406

七、角膜炎 406

八、巩膜炎 407

九、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407

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408

十一、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408

十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408

十三、视神经炎 409

十四、视神经萎缩 410

第九节 耳鼻喉科疾病 410

一、嗅觉障碍 410

二、萎缩性鼻炎 411

三、急性鼻炎 411

四、慢性鼻炎 412

五、过敏性鼻炎 413

六、鼻出血 413

七、慢性鼻窦炎 414

八、分泌性中耳炎 414

九、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415

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15

十一、梅尼埃病 416

十二、急性咽炎 417

十三、慢性咽炎 417

十四、急性扁桃体炎 417

十五、急性喉炎 418

十六、慢性喉炎 418

第十节 口腔科疾病 419

一、鹅口疮 419

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420

三、成人牙周炎 421

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421

第十一节 皮肤科疾病 422

一、带状疱疹 422

二、湿疹 423

三、荨麻疹 424

四、瘙痒症 425

五、痤疮 425

六、脂溢性皮炎 426

七、酒渣鼻 427

第十二节 针刺麻醉 427

一、前颅窝手术针麻 427

二、牙拔除术针麻 428

三、甲状腺手术针麻 428

四、肺切除手术针麻 428

五、剖宫产手术针麻 428

主要参考文献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