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著作权法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文高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
  • 页数:97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绪言 1

第一章 著作权法制之发轫 1

第一节 著作与日常生活之关系 1

第二节 欧洲早期著作权崖略 3

第三节 古中国著作权端倪 4

第二章 保护著作权之论据 7

第一节 传统之论据 7

第二节 放任、保护及折衷主义 10

第三节 总体解析之论据 12

第三章 著作权法制之世界观 16

第一节 英国著作权法制 16

第二节 美国著作权法制 22

第三节 苏俄著作权法制 26

第四节 德、法、义著作权法制 30

第五节 北欧著作权法制 35

第六节 日本著作权法制 36

第四章 我国早期著作权法制略要 41

第一节 法制形成时期 41

第二节 民国十七年著作权法之探讨 43

第三节 历次修法经纬 47

第五章 我国近期著作权法制动态 53

第一节 六十年代修法背景 53

第二节 七十四年修法重点 58

第三节 修正著作权法之评析 65

第六章 外力塑造下之法制动向 72

第一节 民国七十九年局部修正之缘由 72

第二节 修正内容索隐 76

第三节 中美协定模式之修正草案 82

第二篇 著作权法制 91

第一章 著作权法制体系 91

第一节 著作人权利法系 92

第二节 著作利用权人法系 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系 95

第四节 开发中国家法系 96

第二章 著作权法之概念 98

第一节 著作权法之宗旨 98

第二节 著作权法之性质 100

第三节 著作权法之特徵 102

第四节 著作权法之效力 104

第五节 著作权法之适用 106

第六节 适用疑难问题解决途径 108

第三章 著作权法之制定与修正 113

第一节 著作权法之法源 113

第二节 著作权法制定之程序与原则 118

第三节 著作权法之修正 121

第四章 著作权法之过渡条款 124

第一节 制定过渡条款之原则 124

第二节 权利主体之变动 126

第三节 权利客体之变动 127

第四节 著作权能之变动 129

第五章 著作权法之关系法规 134

第一节 宪法 134

第二节 民法与刑法 137

第三节 新闻传播法规 141

第四节 智产所有权法规 144

第六章 著作权行政 151

第一节 业务之隶属机关 151

第二节 著作权行政组织与职掌 152

第三节 智产所有权行政组织之献疑 167

第七章 登记(注册)制度之剖析 182

第一节 登记之本质及其效力 182

第二节 各国登记制之比较 186

第三节 我国注册制之流程 190

第四节 登记规费 195

第五节 登记之撤销 196

第八章 著作样本送存与审查 204

第一节 样本送存之今昔 204

第二节 样本送存之减免 206

第三节 样本记载事项 208

第四节 样本之审查 216

第九章 著作人推定与登记 222

第一节 著作人推定之法例 222

第二节 著作人登记与推定之关系 225

第三节 德、义、日登记制概要 226

第四节 中美著作权登记制之比较 229

第五节 推定或登记之效力 231

第十章 两岸著作权法制之比较 238

第一节 分治时期中国大陆著作权梗概 238

第二节 中国大陆著作权法制浅析 240

第三节 两岸法制之对应评估 252

第三篇 著作权 261

第一章 著作权原质学说 261

第一节 精神的所有权说 261

第二节 人格权说 263

第三节 无体财产权说 265

第四节 二元说 266

第五节 一元说 268

第六节 修正一元说 270

第二章 著作权之权利特徵 276

第一节 所有权之特徵 276

第二节 有限权之特徵 277

第三节 排他权之特徵 278

第四节 复合权之特徵 279

第五节 设定权之特徵 279

第六节 属地主义之特徵 280

第七节 公益权之特徵 285

第三章 著作权与邻接权之比较 289

第一节 邻接权之由来 289

第二节 著作人权利学说 293

第三节 表演人权利之今昔 294

第四章 著作权与设计权之比较 301

第一节 设计权法制之缘起 301

第二节 国际公约及主要国家法制 302

第三节 中国法所定之设计权 307

第四节 设计权之界定 310

第五节 著作权与设计权分治之必要 311

第五章 著作权与工业所有权之比较 317

第一节 著作权与专利权之界说 317

第二节 著作权与商标专用权之竞合 322

第三节 智产所有权关系图析 328

第六章 著作权之权能界说 332

第一节 权能范围之决定因素 332

第二节 权能之外国法例 336

第三节 权能与保护制度之关系 342

第七章 著作人格权 346

第一节 著作人格权之性质 346

第二节 著作人格权之内容 349

第三节 著作人格权之存续 355

第八章 著作利用权 359

第一节 重制权 359

第二节 改作权 364

第三节 散布权 370

第四节 展览权 374

第五节 表演权 376

第六节 播送权 379

第九章 翻译权 387

第一节 国际公约法例 387

第二节 主要国家法例 388

第三节 中国法例中之翻译权 390

第四节 翻译权之例外 393

第五节 限制翻译权之理由 395

第十章 著作权之相关权利 400

第一节 制版权 400

第二节 出版权 407

第三节 发行权 411

第四节 著作物使用权 413

第十一章 著作权之保护期间 422

第一节 保护期间之渊源 424

第二节 保护期间通则 425

第三节 保护期间之增减 427

第四节 受让著作权之保护期间 436

第五节 保护期间之制宜 437

第十二章 保护期间之起算与届满 445

第一节 期间通则之起算 445

第二节 非终身期间之起算 446

第三节 分次连续出版之期间起算 448

第四节 当日与翌年起算之商榷 450

第十三章 免责利用之法理探源 454

第一节 免责利用观念之演进 454

第二节 用词之商榷 455

第三节 工业所有权之免责利用 457

第四节 免责利用之模式 459

第五节 美国公平利用四标准浅释 460

第六节 免责利用之相关守则 463

第十四章 免责利用之法例 467

第一节 私人学习之目的 467

第二节 文化机构典藏与社教之目的 468

第三节 学校教育之目的 469

第四节 公共行政执行公务之目的 474

第五节 大众传播之目的 476

第六节 慈善、宗教之目的 478

第七节 参证注释之目的—引用 479

第八节 免责利用之特例 481

第十五章 强制授权 491

第一节 法理渊源 491

第二节 强制授权之演进 494

第三节 强制授权之模式 497

第四节 主要国家法例 498

第五节 今後取向与献疑 506

第十六章 著作权之授权 514

第一节 利用权之授与 514

第二节 授权之效力及其限制 515

第三节 授权之撤销 516

第四节 出版权之授与 518

第五节 著作权之设质问题 523

第十七章 著作权归属之异动 528

第一节 异动之共同概念 528

第二节 著作权转让 529

第三节 著作权继承 534

第四节 著作权赠与 539

第五节 权利主体异动之界说 540

第四篇 著作权之主体 543

第一章 权利主体概说 543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关系之特徵 543

第二节 权利主体之范围 544

第二章 著作人 554

第一节 著作人与著作权人之关系 554

第二节 实际与拟制著作人 555

第三节 录制著作之著作人 559

第四节 电影著作人 561

第五节 雇佣著作之著作人 563

第三章 著作权人 571

第一节 主要国家著作权人法例 571

第二节 中国法例之著作权人 573

第三节 法人及非法人团体著作权人 574

第四章 涉外著作权主体 580

第一节 主体适格之通例 580

第二节 中国涉外著作权主体之演进 585

第三节 国际涉外权利主体通例 587

第四节 外国法人 589

第五章 授权团体—准权利主体 599

第一节 认识授权团体 599

第二节 授权团体之演化 600

第三节 授权团体之运作模式 601

第四节 授权团体之展望 603

第五篇 著作权之客体 607

第一章 著作原质理论 607

第一节 著作原质之共识 607

第二节 斐希特、柯拉理论 610

第三节 乌玛、郝普曼理论 613

第四节 著作原质之实际 617

第二章 著作之附著与其重制物之关系 625

第一节 著作行为(动态著作) 625

第二节 著作原件(静态著作) 626

第三节 著作与著作物之关系 628

第四节 原件与其重制物之比较 632

第三章 著作之适法要件 636

第一节 国际公约所定适法要件 636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所定适法要件 637

第三节 原创性 639

第四节 附著与完成 643

第四章 著作分类之崖略 648

第一节 中外著作分类之剖析 648

第二节 著作分类之前提理念 650

第三节 著作分类之周延模式 653

第五章 著作之学术例示分类 657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657

第二节 英国法例 658

第三节 美国法例 660

第四节 苏俄民事法法例 661

第五节 德、日法例 662

第六节 中国法制有关规定之变迁 664

第六章 著作之法律态样分类 672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672

第二节 英、美法例 673

第三节 苏俄民事法法例 676

第四节 德、日法例 677

第五节 法律态样分类在中国法制中之变迁 679

第七章 文字符号著作概述 686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686

第二节 英国法例 686

第三节 美国法例 688

第四节 苏俄民事法法例 689

第五节 德、日法例 689

第六节 中国法制中文字符号著作之变迁 690

第八章 剧本著作 694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694

第二节 英国法例 695

第三节 美国法例 696

第四节 苏俄民事法法例 697

第五节 德、义、日法例 698

第六节 中国法制中剧本著作之变迁 699

第九章 乐谱著作 704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705

第二节 英国法例 706

第三节 美国法例 707

第四节 苏俄民事法法例 709

第五节 德、义、日法例 709

第六节 中国法制中乐谱著作之变迁 710

第十章 舞蹈著作 716

第一节 国际公约及英、美、苏法例 716

第二节 德、义、日法例 719

第三节 中国法制中舞蹈著作之变迁 720

第四节 舞蹈著作与动态著作之关系 720

第十一章 电脑程式著作 723

第一节 电脑硬体概介 723

第二节 电脑软体概介 726

第三节 国际组织标准法之拟议 728

第四节 英、美、苏法例 733

第五节 德、日及其他国家法例 734

第六节 中国法制中电脑程式之演进 736

第十二章 形状著作之意义 749

第一节 崖略述要 749

第二节 国际公约及主要国家法例 751

第三节 中国法制中形状著作之演变 754

第十三章 纯美术著作 757

第一节 绘画著作 757

第二节 书法著作 758

第三节 雕塑著作 760

第四节 版画著作 762

第五节 建筑著作 763

第十四章 应用美术著作 766

第一节 绘图著作(图解、图表) 766

第二节 地图著作 768

第三节 科技构图著作 770

第四节 造形著作(卡通、漫画) 771

第十五章 声音、动作表演之意义 777

第一节 声音表演与录音器械 778

第二节 动作表演与录影器械 782

第十六章 录制类著作 787

第一节 电影著作 787

第二节 录影著作 795

第三节 录音著作 800

第十七章 摄影著作 810

第一节 摄影之意义 810

第二节 国际公约与外国法例 811

第三节 摄影著作之评析 814

第十八章 法律拟制之著作 818

第一节 衍生著作 818

第二节 集合著作 819

第三节 翻译著作 821

第四节 增删著作 826

第十九章 非权利标的 831

第一节 国际公约及各国法例 831

第二节 非权利标的之通性 838

第三节 名称(标题)之争议 839

第四节 其他可议之权利标的 844

第五节 违法权利标的 847

附录 857

一、民国十七年著作权法暨施行细则 857

二、民国三十三年著作权法暨施行细则 865

三、民国三十八年著作权法(施行细则同民国三十三年) 873

四、民国四十四年修正著作权法施行细则第八条,增列第十一条,民国四十八年修正第十条,增列第十三条 874

五、民国五十三年著作权法暨施行细则 877

六、民国七十四年著作权法暨施行细则 888

七、民国七十九年一月二十四日修正公布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二十八条及第三十九条增定第五十条之一 907

八、民国八十一年著作权法暨施行细则 909

九、中国大陆一九九一年著作权法 947

十、中美商约第九条、第三条、互换批准议定书、光绪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十一款 962

主要参考书目 966

中文主要参考书 966

英文主要参考资料 968

英文主要参考书略字表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