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历史长河中寻找“枫桥经验”的位置 1
第一部 “枫桥经验”的起源 13
第一章 毛泽东发现枫桥 13
第一节 初识枫桥 13
第二节 时代锤炼 16
第三节 过激声中的一丝温和之音 18
第四节 “枫桥经验”在60年代的推广 20
第二章 诞生前夜 22
第一节 运动治“官” 22
第二节 为什么变了? 26
第三节 基于枫桥历史的现实 27
第四节 “四类分子”的大环境 31
第五节 温和的细微源头 32
第三章 “枫桥经验”的原始形态 36
第一节 文斗,不武斗 36
第二节 给出路 40
第三节 “地主”、“反革命”变成正式社员 42
第四节 干部“上楼去洗手洗澡” 44
第五节 初步秩序重建的探索 47
第四章 颠覆与重生 50
第一节 经历危难 50
第二节 “摘帽”试点,突破禁忌 55
第三节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59
第二部 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挑战与创新 67
第五章 35周年的转折点 67
第一节 书记的忧虑和现实的挑战 67
第二节 35周年的辉煌 70
第三节 制度保障 73
第四节 动员各种力量 74
第六章 调解有道 78
第一节 乡土邻里 78
第二节 消除心障 83
第三节 法庭劝导 87
第七章 综治格局向基层延伸 92
第一节 一次高规格会议 92
第二节 从联村干部制到“三包”责任制 96
第三节 站所复制 101
第四节 考核和预测机制 104
第五节 枫桥式平安乡镇(街道) 108
第八章 公安,扎根于人民之中 111
第一节 主力军 111
第二节 基于现代社会管理的枫桥公安现状 116
第三节 警力下沉的案例与结果 120
第四节 新生——从社区矫正开始 123
第五节 公安战线的旗帜 125
第三部 “枫桥经验”:和谐社会的中国式边界 131
第九章 改革攻坚期的社会治理旗帜 131
第一节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枫桥经验”新路径 131
第二节 南浔的司法所核心和临海的“四理”机制 133
第三节 普陀,海上枫桥 137
第四节 中国式维稳 138
第五节 “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困惑与发展 140
第十章 以人为本的“枫桥经验”内涵 146
第一节 以人为本时期的“枫桥经验” 146
第二节 书香之地枫桥镇 149
第三节 善待外来工 151
第四节 调解成长出“以人为本” 156
第五节 农村社区建设 160
第十一章 枫桥式息讼 163
第一节 边界 163
第二节 切合点的出现 167
第三节 调适 170
第四节 静态和动态 175
第十二章 浙江经济奇迹里的“枫桥经验”和来自中南海的肯定 178
第一节 浙江,中国未来的一面镜子 178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枫桥经验” 181
第三节 无为与有为之间 187
第四节 政府——企业家的培育器? 190
第五节 来自中南海的肯定 192
结束语 站在30周年与45周年的交汇处 197
鸣谢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