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价目的 1
2 自然环境概况 1
2.1 厂址位置 1
2.2 地质地貌 1
2.3 海洋水文特征 1
2.4 气象、气候 2
2.5 入海河流 3
2.6 生物资源 3
3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4
3.1 评价范围 4
3.2 环境保护目标 4
4 海域功能区划及水质控制目标 4
5 采用的标准 4
6 北部湾海域的潮汐、潮流 5
6.1 调查海域 5
6.2 潮位调和分析结果 6
6.3 潮流调和分析结果 8
7 海域潮流模型 10
7.1 流体动力学模型 10
7.2 大海域潮流模型 12
7.3 评价海域潮流模型 17
8 评价海域COD浓度预测 19
8.1 对流—扩散输运模型 19
8.2 COD入海量 19
8.3 排污口预选方案 20
8.4 水质预测结果 22
9 评价海域拉格朗日余流模型 22
9.1 拉格朗日余流 22
9.2 评价海域拉格朗日余流分布 23
9.3 预测不同排污口排海污水输运轨迹 23
10 排污口位置的优选 25
10.1 规划方案投资比较 25
10.2 排污口推荐方案 25
11 评价海域浓度预测 27
11.1 预测方案 27
11.2 推荐排污口附近水域的COD浓度预测 27
11.3 评价海域浓度预测 28
12 排污口近区COD浓度预测 28
12.1 初始稀释 29
12.2 再稀释的扩散经验公式 30
13 事故状况下污水岸边排放时的水质预测 32
13.1 岸边排放时的质点迁移途径 32
13.2 事故排放的水质预测 33
14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33
14.1 排放标准限值和质量标准限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33
14.2 入海COD总量控制值 34
15 外排废水对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35
15.1 污水排放对海区白蝶贝资源的影响 35
15.2 污水对海区幼鱼幼虾资源的影响 35
16 环保对策建议 36
16.1 污水处理厂中断运行事故条件下的环保对策 36
16.2 污水处理厂工程运营后的环保对策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