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我国的原始社会 1
第一章 我国远古的原始人类 3
第一节 从“元谋人”到“北京人” 3
第二节 从“马坝人”到“丁村人” 4
第三节 从“河套人”到“山顶洞人” 6
第二章 我国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 9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状况——仰韶文化遗址 9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组织 13
第三节 原始的宗教观念 15
第三章 我国古代的父系氏族公社 18
第一节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状况——龙山文化遗址 18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组织 23
第三节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父系氏族公社时代 26
第二编 我国的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31
第一章 夏 33
第一节 禹的时代 33
第二节 启正式建立夏朝少康定位桀亡国 37
第三节 夏民族居住的地区 40
第四节 夏代的经济概况 42
第五节 夏代的文化思想概况 44
第二章 商 49
第一节 商族的兴起、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49
第二节 伊尹放太甲、盘庚迁于殷 54
第三节 商对外族的战争和武丁时期的疆域 57
第四节 商纣亡国 60
第五节 商代的经济概况 62
第六节 商代的阶级关系 66
第七节 商代的国家机构 68
第八节 商代的文化思想概况 72
第三章 西周 78
第一节 周族的先世和太王的建国 78
第二节 王季、文王统治时期的周国 81
第三节 武王灭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85
第四节 周公东征、西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 88
第五节 西周的衰亡 93
第六节 西周时期的民族 97
第七节 西周时期经济的发展 104
第八节 西周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109
第九节 西周的制度 114
第十节 西周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 122
第三编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 131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变化 133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过渡性质 133
第二节 社会的变化 135
第三节 政治的变化 139
第二章 齐、晋、秦、楚、吴、越的称霸 142
第一节 所谓五霸及霸者的历史作用 142
第二节 齐桓公的霸业 144
第三节 晋文公的霸业及晋楚争霸 147
第四节 秦穆公的霸西戎 151
第五节 楚庄王的霸业 153
第六节 吴、越的最后图霸 155
第三章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158
第一节 统治者大兴土木,建造城、台、宫室 158
第二节 统治者对人民的专利、重敛,对小国人民的榨取,加于人民的刑罚战祸 160
第三节 统治者的奢侈、荒淫、荒唐、残暴 162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民溃”、“民叛” 164
第五节 奴隶、役人、工匠的反抗和暴动 165
第六节 国人的暴动 167
第七节 “盗”的武装斗争 168
第四章 新兴地主阶级向旧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171
第一节 季氏和鲁君的斗争——季氏专鲁 171
第二节 陈(田)氏和齐君的斗争——陈(田)氏专齐 173
第三节 赵、魏、韩三家和晋君的斗争——三家专晋 175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 178
第一节 东夷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 178
第二节 北狄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 181
第三节 西戎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 184
第四节 南方、东南方的蛮夷族与荆楚族的斗争和融合 186
第六章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18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188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 190
第三节 商业的发展 194
第七章 春秋时期的新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出现 197
第一节 新宇宙观的形成 197
第二节 新道德思想的形成 201
第三节 新政治思想的出现 207
第四节 老子的新哲学思想 209
第五节 儒家学派的出现和孔子的教学及其教育思想 214
第六节 儒家学派的教科书——六经,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及其后学(儒家之徒)对经的发展 218
第四编 诸侯割据称雄的初期封建社会——战国 225
第一章 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的成立 227
第一节 魏、赵、韩、齐的建国 227
第二节 魏文侯、李悝(一称李克)的变法 228
第三节 楚悼王、吴起的变法 231
第四节 秦孝公、商鞅的变法 233
第五节 赵、韩、齐、燕的改革 236
第二章 战国七雄的盛衰 237
第一节 所谓战国及其形势的发展 237
第二节 七雄的地理位置,主要疆域和主要都城以及他们对小国的兼并 238
第三节 魏国的强盛 240
第四节 齐、秦的强盛 241
第五节 赵的短期强盛与燕的一度强盛 243
第六节 秦国的极度强盛和六国的同时衰弱 245
第三章 封建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248
第一节 封建国家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248
第二节 封建贵族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251
第三节 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武装暴动 252
第四章 秦的统一 255
第一节 秦灭二周 255
第二节 秦灭六国 256
第三节 秦统一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57
第五章 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261
第一节 铁器的普遍使用 261
第二节 水利和农业的发展 262
第三节 手工业的发展 265
第四节 商业的发展 268
第五节 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殖 271
第六章 战国时期的阶级关系 273
第一节 地主阶级——统治阶级 273
第二节 农民阶级——被统治阶级 276
第三节 大工商业主和中小工商业者 278
第四节 奴隶 279
第七章 战国时期新的中央集权的统治 282
第一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一——郡县制度 282
第二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二——官僚制度 284
第三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三——君主专制制度 285
第四节 旧制度的遗留 286
第八章 战国时期文化思想的大发展 287
第一节 学士阶层和私人著作的出现 287
第二节 诸子百家争鸣的出现及其阶级根源 289
第三节 墨子思想学说述评 291
第四节 孟子思想学说述评 298
第五节 庄子思想学说述评 302
第六节 荀子思想学说述评 305
第七节 韩非子思想学说述评 311
第八节 其他各家略述 314
第九节 自然科学、文学、史学 317
后记 322
附录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