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
前言 8
一、藏教 12
(一)立名的意义 12
(二)藏教的根性 13
(三)藏教的道理 14
甲、生灭四谛 14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21
丙、事六度行 25
丁、实有二谛 28
(四)藏教的因果 28
(五)六即 30
1 理即 35
2 名字即 36
3 观行即 36
(1)五停心 36
丑、多瞋众生慈悲观 37
子、多贪众生不净观 37
寅、多散众生数息观 38
卯、愚痴众生因缘观 38
辰、多障众生念佛观 38
(2)别相念 39
(3)总相念 39
4 相似即 39
(2)顶位 40
(3)忍位 40
(1)暖位 40
(4)世第一位 43
5 分证即 44
(1)须陀洹果 45
(2)斯陀含果 46
(3)阿那含果 46
6 究竟即 47
(1)小乘阿罗汉果 47
(2)中乘辟支佛果 49
(3)大乘佛果 50
(六)十乘观法 53
第一、观正因缘境 58
第二、真正发心 58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60
第四、破法遍 60
第五、识通塞 60
第六、道品调适 60
第七、对治助开 60
第十、离法爱 61
第九、能安忍 61
第八、知位次 61
二、通教 62
(一)立名的意义 62
(二)通教的根性 64
(三)通教的道理 64
甲、无生四谛 64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66
丙、理六度行 66
戊、通含别二谛 67
丁、幻有、空二谛 67
己、通含圆二谛 68
庚、别入通三谛 68
辛、圆入通三谛 68
(四)通教的因果 70
(五)六即 72
1 理即 72
2 名字即 73
5 分证即 74
4 相似即 74
3 观行即 74
6 究竟即 77
(六)十乘观法 78
第一、观境 78
第二、真正发心 79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80
第四、破法遍 80
第五、识通塞 80
第七、对治助开 81
第八、知位次 81
第六、道品调适 81
第九、能安忍 82
第十、离法爱 83
三、别教 84
(一)立名的意义 84
(二)别教的根性 86
(三)别教的道理 87
甲、无量四谛 87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88
丁、显中二谛 89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89
戊、圆入别二谛 90
己、别三谛 90
庚、圆入别三谛 90
(四)别教的因果 92
(五)六即 93
1 理即 94
2 名字即 94
(1)十住位 95
4 相似即 95
3 观行即 95
(2)十行位 97
(3)十回向位 98
5 分证即 99
(1)十地位 99
(2)等觉位 101
6 究竟即 101
(六)十乘观法 102
第一、观境 102
第二、真正发心 103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104
第四、破法遍 104
第五、识通塞 105
第六、道品调适 105
第七、对治助开 105
第八、知位次 105
第九、能安忍 105
第十、离法爱 106
(一)立名的意义 107
四、圆教 107
(二)圆教的根性 112
(三)圆教的道理 117
甲、无作四谛 117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118
丙、称性六度、十度 119
丁、不思议二谛 119
戊、圆妙三谛 121
(四)圆教的因果 124
(五)六即 129
1 理即 132
2 名字即 133
3 观行即 134
(1)随喜品 134
(2)读诵品 135
(3)说法品 136
(4)兼行六度品 136
(5)正行六度品 137
4 相似即 138
5 分证即 139
6 究竟即 141
(六)十乘观法 142
第一、观不思议境 142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146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148
第四、破法遍 150
1 从假入空破 151
(1)见假 151
(2)思假 154
2 从空入假破 156
3 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159
第五、识通塞 160
第六、道品调适 162
第七、对治助开 164
第八、知位次 166
第九、能安忍 169
第十、离法爱 169
结论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