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教育志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新津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章:教育行政机构的沿革 3

第一节:清代教育行政机构 3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行政机构 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教育行政机构 5

附:1.清末至(1983年)本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及任职人员简况 7

2.解放前及解放初期中等学校行政机构沿革简表并附职能说明 9

3.民国二十五年新津县政府第三科职员一览表 12

4.1980年新津县文化教育局组织机构及职能简介并附表 14

第一节 清末废科举创新学 21

附:1.宣统元年(1909年)冬月本县三十九所新学分布情况 21

第二章 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1

2.几所学校简介 22

(一)新津通津书院始末 22

(二)花桥私立自鸣小学始末 23

(三)清末吴克让创办女学小学始末 24

(四)清末蒋淑筠兴办女学始末 25

(五)新津县立高等小学堂(今武阳一小)简介 26

(六)清末民初新津县留学生名录 28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新学的发展 29

附:1.民国元年教育部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30

2.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临解放时本县各级各类学校规模简况一览表 40

一 普通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幼儿教育) 41

(一)小学教育(1911—1949年12月) 41

附:1.花桥私立四知小学始末 43

2.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各级小学统计确数 44

3.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县小学数量统计表 44

4.民国三十八年末(1949年)全县小学所数及师生员工人数统计表 45

5.民国三十八年末(1949年)全县公立小学校校名校址简要情况一览表 46

(二)中学教育(1911——1949) 53

附:1.私立培英中学简介 53

2.新津县立初级中学(今新津第一中学)简介 54

3.新津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今新津第二中学)简介 60

4.新津县私立普育中学简介 60

5.一九四九年本县三所普通中学简况表 61

(三)幼儿教育 61

二 专业教育 61

附:1.新津县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简介 62

2.新津县中兴(今兴乐)职业小学简介 63

3.新津县女子简易师范学校简介 63

三 业余教育 65

附:1.民国十六年(1927年)平民读书处巡迥授课教员名单 66

2.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社会教育情况统计 67

3.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教育巡迥辅导团成员名单 68

第三节 解放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1949——1982年) 68

附:新津县解放后各级各类学校历年规模统计表 69

一 普通教育 71

(一)小学 71

1.七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6年) 71

附:(1)1950年6月全县小学的规模及师生人数统计表 73

(2)1950年5月复课后全县各级小学行政领导及教学人员的调整和配备简况表 74

(3)1950年6月全县各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一览表 79

(4)1950年4月全县私塾统计表 80

(5)1956年春全县公民办小学简况统计表 81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82

附:(1)1957年民办小学分布情况表 83

(2)1959年全县小学基本数字统计表 84

(3)1966年春全县小学综合报表 85

3.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86

附:(1)1966——1976年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87

(2)1974年全县小学所数师生员工人数统计表 88

4.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年) 89

附:(1)拨乱反正时期小学调整发展情况简表 89

(2)1977年秋,各公社小学分布情况及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90

(3)1979年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91

(4)1981年秋,小学入学情况统计表 92

(二)中学 93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6年) 93

附:(1)1950年5月最初恢复时本县两所普通中学简况表 93

(2)1956年本县三所小学附设初中班的规模情况表 94

(3)新津县花桥中学简介 94

(4)新津县顺江中学简况 97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6—1966年) 99

附:(1)1959年全县中学基本数字统计 100

(2)1966年本县四所中学的规模简表 101

3.十年内乱时期 101

附:(1)1973年春中学分布情况一览表 103

(2)1974年初全县中学所数,在校学生数及教职工人数统计表 104

(3)1976年初全县普通中学分布概况表 105

4.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年) 106

附:(1)1977年初全县高中分布和在校生情况表 107

(2)1978年秋各公社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108

(3)1979年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112

(4)1981年秋,普通中学入学情况统计表 114

(5)1981年秋,戴帽初中班入学情况统计表 115

(6)本县各个时期考入大中专学生人数统计表 115

附:(一)新津县籍解放前大专生名录 116

(二)解放后新津小学教师及师范学生上大专院校名录 120

(三)新津县解放后录取大专学生名录 122

(三)幼儿教育 135

附:(1)1956年全县幼儿园简况统计表 136

(2)1951——1981年幼儿教育发展规模一览表 137

(3)1980年和1981年农村幼儿园发展情况 138

二 专业教育 138

附:1.新津师范学校的停办情况 139

2.新建新津师范学校的情况 140

三 业余教育 140

附:1.1950年至1982年本县业余教育基本情况简表(上、下) 145

2.1956年新津县扫除文盲协会筹备委员会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146

3.1982年新津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147

4.1951年全县文盲人数调查统计表 148

5.1955年全县青壮年文盲情况统计表 148

6.1955年县乡两级干部文化情况统计表 149

7.1958年扫盲工作“原子爆炸”验收情况统计表 150

8.1979年全县实现基本无盲县的验收情况统计 151

9.1981年农村青少、壮年、文化程度统计 152

10.1982年新津县农民教育开展情况统计表 153

第三章 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材教法、考试制度、文体卫生、图书仪器及解放后勤工俭学 154

第一节 清朝末年 154

一 旧学的教育宗旨 154

附:旧学一般要读的书 154

二 新学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 154

附:清末小学开设课程 155

1.清光绪廿九年颁发《初等小学课程表》 156

2.清光绪廿九年高等小学授课表 157

附:清末科甲名录 158

三 科举考试制度 158

四 新学考试制度 160

五 文体卫生和图书仪器 160

六 旧学学业制 160

七 新学学制 160

第二节 民国时期 160

一 教育方针与教育内容 160

附:1.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五年(1911——1926年)小学课程设置 162

2.民国十五年(1926年)全国规定小学课程 162

3.民国十七年大学院颁布小学开设课程 163

4.民国卅一年(1942年)实行新县制后教育部规定小学课程 163

附:1.民国二年(1913年)学生成绩考查规章 163

5.民国二十九年新津县初级中学课时计划表 164

二 教材教法 165

1.教材 165

6.民国三十一年新津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三年级课表 165

7.新津县初级中学和私立凤集小学校歌 165

2.教法 166

附:民国十七年(1928年)各级学校增加党义课程暂行通则 166

三 考试和升留级制度 167

2.民国二十五至民国二十九年新津县第一中学毕业生三次参加会考情况 171

3.民国廿八年(1939年)温江专区参加四川省十一届初中毕业会考成绩 171

4.民国卅五年上期小学统考成绩 17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81年) 173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173

一 教育方针、政策 173

四 文体卫生和图书仪器 173

五 学业制度 173

5.民国卅八年统考通知 173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75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176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177

二 教育内容 179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179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79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180

三 课程设置 181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181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181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83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183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184

附:各个时期:小学、中学、职业学校课程表 184

四 教学方法 212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212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213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214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214

附:新津一中周仁楷、花桥中学帅树明、武阳一小张淑琴等教师教学经验 215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232

五 考试和升留级制度 232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232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233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233

附:(1)1956年下期温江专区参加全国高考成绩统计表 234

(2)大邑新津1960年下期初中各科统考成绩评比表 236

(3)大邑新津1960年高中各科统成成绩评比表 239

(4)1961年下期大邑、新津合县时74所完小统考前20名和最末14名成绩统计情况表 240

(5)1950年9月川西军政委员会规定考试制度与评分办法 242

(6)1956年省教育厅颁布全国统一五级记分标准 243

六 学制 244

1.七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6年) 245

2.十年大发展时期(1957—1966年) 245

七 体育卫生 245

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246

4.五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246

八 图书、仪器 248

附:新津县四所完中仪器、图书统计表 248

九 各个时期的勤工俭学的情况 248

1.十年大发展时期(1956—1966年) 248

2.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250

3.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1年) 252

附:1.校办药厂开新花 253

2.勤俭办厂、为教学服务 257

3.拨乱反正时期、校办工厂、农场情况统计表 260

附:1.光绪卅二年(1906年)四川省提学使司颁布保证新学学额条例 261

第一节 清末时期 261

第四章 师生各种组织和有关条例与规章制度 261

2.清末学制年限规定 262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262

一 师生组织 262

(一)教师组织 262

1.教育会 262

2.小学教育研究会 263

附:(1)民国廿九年(1940年)教育会章程总则 263

(2)民国廿五年(1936年)新津县各区各校“教育研究会组织章程标准 266

3.同乡会、同学会 268

附:(1)新津县专科以上学校同学会简况 269

(2)新津县武阳学友会始末 269

5.党团组织 271

4.胡(开莹)派和兰(尧衙)派势力对学校的左右 271

1.学生自治会、乡保制 272

2.童子军组织章程和童子军训练管理制度 272

(二)学生组织 272

附:(1)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 275

(2)民国廿六年(1937年)新津县立初级中学童子军组织机构一览表 278

(3)民国廿六年(1937年)新津县童子军3186团元旦大检查总评成绩 279

(4)中国童子军新津县立初级中学调查表 279

(5)清末民初“童子军”军歌 280

二 有关条例和规章制度 281

附:1.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训导管理制度 281

2.民国十七年(1928年)大学院颁布小学暂行条例 282

4.民国廿一年(1932年)中小学会考制度 285

3.民国十七年(1928年)禁止未成年者吸纸烟饮酒规则 285

5.民国廿六年(1937年)学校对学生管理训令 286

6.民国廿九年(1940年)国民教育实施纲领 28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92

一 师生组织 292

(一)教职工党、团、工会组织 292

1.教职工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292

2.教职员工中的共青团组织 295

(二)学生中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委会组织 295

1.学生中的各项组织的宗旨 295

(1)共青团 296

(2)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及发展情况 296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委会组织 296

(3)学生会、班委会 299

附:1.新津县中小学1975年建立党组织和驻工(军)宣队、贫管会情况统计表 299

2.新津县中小学1976年至1977年建立党组织及配备领导班子情况表 302

3.新津县1977年至1979年中小学党组织建立情况 303

4.新津县中小学1979年建立党组织及领导干部配备情况表 304

5.新津县教育系统1950年至1983年教职工政治情况统计表 305

6.新津县中学教职工在1972年至1981年各校党、团员人数统计表 306

7.新津县小学教职工在1972年至1981年各年各校党团员人数统计表 307

8.新津县文教系统党总支及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沿革 308

10.中国少年先锋队新津县队员人数.辅导员及其他统 309

计表 309

9.1982年新津县荣获共青团温江地委“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个人名单 309

11.中国少年先锋队新津县辅导员被评为省、地、县先进个人名单 310

12、中国少年先锋队新津县队员被评为省、地、县先进个人名单 310

(三)教育工会组织 311

新津县教育工会的前身——小学教师联合委员会 311

附:1.新津县教育工会组织机构沿革 313

2.1954年新津县小教联球队机构任职表 314

3.1955年新津县小教联支会工作细则 315

4.新津县1951年至1957年教育工会入会统计表 316

5.新津县教育工会1982年元月各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318

6.新津县教育工会1983年度基本情况统计表 320

7.1978年新津县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教育工会代表名单 322

8.1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工会会员条例 322

10.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入工会的条件和保留会籍的规定 324

9.1956年中国教育工会新津县筹备委员会通知 324

11.1982年新津县首届教职工乒乓球选拔赛规程 327

12.1982年新津县教工乒乓球赛获名次名单 328

13.新津县教工参加温江地区乒乓球赛荣获名次名单 329

14.温江地区教工乒乓球赛团体荣获名次顺序 330

二 条例和制度 331

1.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331

2.小学成绩考核 332

3.中等学校体育协会组织条例(草案) 333

4.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子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335

5.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名称的暂行规定(草案) 336

6.四川省中小学“三好学生”先进集体评选奖励试行办法 340

7.小学生守则(1955年) 342

8.小学生守则(1981年) 343

9.中学生守则(1979年) 344

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344

11.新津县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 345

12.中小学教师编制规定 349

13.教师负担工作量的规定 349

14.教职工请假 考勤制度 349

15.节假日规定 350

16.值周老师职责 350

17.爱生十条 351

第五章 教师的任用与培训。教育经费与教师待遇 352

2.民国时期 353

(二)新学 353

1 清末时期 353

(一)旧学 353

第一节 教师的任用与培训 353

附:(一)民国十三年关于各县暑期师范讲习会简章 354

(二)民国十七年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设立署假讲习会及增设党义课办法 355

(二)民国时期培训教师的简要情况 358

3.解放以后(1949—1981年) 359

附:(一)1950年3月复课前本县人民政府审查调训教师的通知 361

(二)1950年9月教职员之聘任 363

(三)1950年暑期新津县小学教员集训情况 363

(四)1951年2月.眉山区专员公署举办第二期小学教师训练班通知 364

(五)1951年本县寒假教员学习班总结(摘抄) 365

(六)1950年至1981年寒暑假政治学习或政治情况统计 367

(七)1951年至1953年本县部份教师参加地县两级培训情况统计 370

(八)1952年初至1981年底本县开展学区以上大型教研情况统计 371

(九)1955年初至1981年底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统计 372

(十)1972年至1981年底本县中学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统计 373

(十一)1956年9月至1982年底本县中小学教师 374

参加电视大学及函授情况统计 374

(十二)1972年至1982年本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师培训、幼师培训及领导培训情况 375

(十三)新津县城关(武阳)镇历届教育界人民代表名单 376

(十四)新津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十届教师代表名单 377

(十五)新津县教育局老教师座谈会名单 380

(十六)政协新津县第一届委员会教师骨干代表名单 382

(十七)新津县党代会教育界代表名单 384

附:1.清末嘉庆年间,本县通津书院学田学产列表 385

(一)旧学 385

第三节 教育经费与教师待遇 385

1 清末时期 385

(1)清末嘉庆十七、十八年间通津书院统计 386

(2)道光六年增拨义渡常年斗租收入 386

2 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本县义学学田学产一览表 387

(二)新学 388

甲 公立学堂 388

乙 私立学堂 388

附:宣统二年(1910年)小学教员待遇一览表 388

2 民国时期 389

附:(一)新津县民国六年小学教员待遇 389

(三)民国廿九年(1940年)小学教员待遇 390

(二)民国廿七年(1938年)小学教员待遇 390

(四)民国廿九年(1940年)初级中等学校教职工待遇 391

(五)民国廿三年(1934年)新津中等教育经费一览表 395

(六)民国廿三年新津县完全小学经费一览表 395

(七)民国廿三年全县初级小学幼稚园全年经费一览表 396

(八)教师生活景况歌谣一首 396

(九)关于解放前“六腊战争”的概述 396

(十)新津县民国廿四年五年度教育经费支出比较表 398

(十一)民国廿七年后期(7—12月份)教育经费支出表 399

3 建国以后 400

(一)教职工工资情况 401

附:(1)1953年新津县小学教师工资情况统计 402

(2)1953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工资情况一览表 402

(3)1956年新津县小学教职工工资改革后情况统计 403

(5)1956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工资改革后情况统计 404

(4)1956年新津县小学行政人员工资改革后情况统计 404

(6)1956年新津县中学行政人员工资改革后情况统计 405

(7)1963年新津县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6

(8)1963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6

(9)1972年新津县中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7

(10)1977年新津县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8

(11)1977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8

(12)1979年新津县中小学教职工2%的调资情况统计 409

(13)1980年新津县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09

(14)1980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调资情况统计 410

(二)教职工福利情况 411

(15)1981年新津县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一览表 411

(16)1981年新津县中学教职工调资情况一览表 411

附:1.1952——1981年新津县文教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15

2.1953——1981年新津县中学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16

3.1953——1981年新津县小学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17

4.1954——1981年新津幼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18

5.1954——1981年新津县进修学校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19

6.1954——1981年新津县师范学校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20

7.1956——1981年新津县业余扫盲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 421

8.1975——1983年9月退休教师人数统计表 422

9.新津县教育系统、教职工历年退休、死亡名录 429

1.停课闹革命,大鸣大放红卫兵大串联 431

第一节 十年动乱林彪“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431

第六章 十年动乱和拨乱反正中教育事业的情况 431

2.复课闹革命,工农兵进驻学校、教师下放 433

3.“两个估计”的恶果,“马振夫”事件的影响 434

4.开门办学、开卷考试、推荐升学、普通中学开设专业课 434

5.教育质量下降 437

附: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七年派驻工宣队和工农兵兼任教师情况统计表 438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 438

1.否定“两个估计”和撤销“五号文件” 438

2.学校的调整和学制的改革 439

3.教师冤假错案的平反和纠正 439

4.恢复考试制度 440

一 刘家相同志传略 441

5.教育质量的变化 441

第七章 人物志 441

二 李澄波先生传略 443

三 童次湘先生传略 444

四 刘绍禹同志传略 445

五 卫仲和传略 448

六 卫良佐传略 449

七 王本阳传略 450

八 王树?传略 450

九 邓痴云传略 451

十 邓梓顽传略 452

十一 邓古愚传略 452

十二 刘冕传略 453

十三 胡安澜传略 454

十四 胡两元传略 455

十五 万晴村传略 456

十六 文凤周传略 456

十七 蔡澄波传略 457

十八 蒋淑筠传略 458

十九 吴克让传略 459

二十 陈国襄传略 460

廿一 张淦简介 461

廿二 胡念祖简介 461

廿三 李晖吉简介 461

廿四 彭炳传略 462

廿五 徐朴生传略 463

第八章 大事记 464

第九章 杂记 477

一 新津县中学反对童军体育教官蒋志忠的法西斯暴行中二班举行罢课 477

二 新津一中学生周汝贵、郭绍成印发《快邮代电》反对教导主任蔡澄波事件 478

三 新津县“抗战建国服务团”创建始末 479

四 1939年中华女中迁新津受地方势力排挤 482

五 民国卅五年(1946年)本县小学教师索薪罢课 485

六 解放后(1958年)新型的农业中学诞生 486

七 1980年,新津中学四位模范教师和城关小学一位模范教师受地区行政公署表彰 488

八 1981年,新津一中“四、七”斗殴事件 489

九 解放后,新津县历年优秀教师、教师代表、先进、模范教职工统计表 490

十 筹资办学、初见成效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