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自序 1
第一编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法、律、法学与法律 1
第一项 法、律 1
第二项 法学 2
第三项 法律 3
第二节 法律之渊源与演进 12
第一项 法律之渊源 13
第二项 法律之演进 15
第三节 法律之种类 19
第一项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0
第二项 普通法与特别法 21
第三项 强行法与任意法 22
第四项 公法与私法 23
第五项 实体法与程序法 25
第六项 原则法与例外法 26
第七项 固有法与继受法 26
第八项 国内法与国际法 27
第九项 严格法与衡平法 27
第十项 组织法与行为法 28
第四节 法律之结构及内容 28
第一项 法律之结构 29
第二项 法律之内容 29
第五节 法律之适用及其效力 35
第一项 法律之解释 37
第二项 法律之适用 38
第三项 法律之效力 39
第四项 法律之制裁 42
第二章 法律关系 46
第一节 总说 46
第二节 权利 50
第一项 权利之性质 51
第二项 权利之主体 52
第三项 权利之客体 54
第四项 权利之种类 57
第五项 权利之取得、变更与丧失 63
第六项 权利行使之原则 64
第三节 义务 66
第一项 义务之性质 66
第二项 义务之种类 67
第三项 义务履行之原则 69
第三章 法律与社会、国家民族及其他社会现象之关系 70
第一节 总说 70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 70
第三节 法律与国家 72
第四节 法律与民族 73
第五节 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之关系 74
第一项 法律与实力 74
第二项 法律与习惯 76
第三项 法律与礼仪 77
第四项 法律与道德 79
第五项 法律与宗教 80
第六项 法律与政治 81
第七项 法律与经济 82
第八项 法律与正义 84
第九项 法律与科学技术 87
第十项 法律与艺术 91
第二编 96
第四章 法理学之概念 96
第一节 总说 96
第一项 法理学之意义 96
第二项 法理学之功能 97
第二节 法理学之种类 99
第一项 纵的方面分类 99
第二项 横的方面分类 100
第三节 法理学之系统 102
第一项 中华法系 102
第二项 大陆法系 105
第三项 英美法系 106
第四项 回回法系 108
第五项 印度法系 109
第四节 研究法理学之方法 111
第一项 注释研究法 112
第二项 历史研究法 113
第三项 比较研究法 113
第四项 哲学研究法 114
第五项 社会学研究法 115
第六项 综合研究法 115
第五章 中国法理学之探讨 118
第一节 总说 118
第二节 先秦典籍中之法理 119
第一项 易经 119
一、概说 119
(一)主张非讼论 121
二、易经中之法理 121
(二)依法明辨 122
(三)官吏率民守法 123
(四)执法应公正 123
(六)刑期无刑 124
(三)君权至上、明君率先守法 124
(五)慎刑 124
三、结论 126
(七)赦免 126
第二项 书经 127
一、概说 127
二、书经中之法理 127
(一)德主刑辅 127
(二)刑赏之基本原则 129
(四)易科罚金 131
(三)刑之加重及减免 131
三、结论 132
一、概说 133
第三项 诗经 133
二、诗经中之法理 134
(一)颂德治 134
(二)重礼治 135
(三)明法治 136
三、结论 139
第四项 周礼 139
一、概说 139
二、周礼中之法理 140
(一)法规之制定及公布 140
(二)法制与司法 142
(三)刑赏之基本原则 143
(四)刑罚之种类及执行 144
(五)缓刑与减免 145
(六)报复主义 146
(七)严守审判程序、详求证据 146
三、结论 147
第五项 礼记 147
一、概说 147
二、礼记中之法理 149
(一)礼乐刑政相辅为用 149
(二)法之必要 149
(三)决岳以时 150
(四)审级制度与慎重量刑 151
(五)刑之加减与赦免 151
(六)科刑之不平等性 152
三、结论 152
第三节 儒家学说与法理 153
第一项 孔子 155
一、身世 155
二、孔子学说中之法理 155
(一)礼为治国之纲领 155
(二)重德轻刑 156
(三)情法兼顾 156
(四)重礼乐教化 157
(五)刑期无刑 157
(六)简化诉讼程序 158
三、结论 158
(一)性善论 159
二、孟子学说中之法理 159
第二项 孟子 159
一、身世 159
(二)讲仁义重民生 160
(三)民本主义 161
(四)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161
(五)先德后刑 162
(六)慎刑戒杀 162
三、结论 164
第三项 荀子 165
一、身世 165
二、荀子学说中之法理 165
(一)性恶论 166
(二)尚礼治 167
(三)礼法调和 169
(四)崇尚人治 171
三、结论 172
(五)慎赏罚 172
第四节 道家学说与法理 174
第一项 老子 175
一、身世 175
二、老子学说中之法理 176
(一)崇尚自然法 176
(二)反对人为法 177
(三)主张无为而治 178
三、结论 178
第二项 杨朱 179
一、身世 179
三、结论 180
二、杨朱学说中之法理 180
(二)极端个人主义 180
(一)赞成自然法、鄙弃人为法 180
第三项 庄子 181
二、庄子学说中之法理 181
(一)以道为宇宙之本体 181
一、身世 181
(二)崇向自然法、反对人为法 182
(三)顺应民性 182
(四)无为而治 183
三、结论 183
(一)崇尚自然法 184
(二)法律为治国之具 184
二、鶡冠子学说中之法理 184
一、身世 184
第四项 鶡冠子 184
(三)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185
三、结论 185
第五项 关尹子 186
一、身世 186
二、关尹子学说中之法理 186
(一)崇尚自然法 186
(二)法律因时制宜 186
三、结论 187
第五节 墨家学说与法理 187
一、墨子身世 187
二、主要思想渊源 188
(一)法天 189
三、墨子学说中之法理 189
(二)明鬼 190
(三)君主有立法权及解释权 190
四、结论 191
第六节 法家学说与法理 192
第一项 管子 192
一、身世 192
二、主要思想渊源 193
三、管子学说中之法理 194
(一)法律之普遍妥当性 194
(二)法律之确实性 195
(三)信赏必罚 195
(四)国君与人民共同守法 196
(六)立法依自然法则 198
(五)崇法去私 198
(七)法律不溯及既往 199
(八)法律因时制宜 199
(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199
(十)注重仁义及礼乐教化 200
(十一)法治之效用 201
四、结论 201
第二项 子产 202
一、身世 202
二、子产学说中之法理 203
(一)崇尚法治 203
(二)重法存仁 204
第三项 邓析 205
三、结论 205
(三)政法以舆论为依归 205
(二)循名责实 206
一、身世 206
二、邓析学说中之法理 206
(一)民本主义 206
(三)崇法去私 207
(四)无为而治 207
(五)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208
(六)法须固定 208
(七)法令须简明 208
(八)行法重威势 208
三、结论 208
二、法经六篇 209
一、身世 209
第四项 李悝 209
第五项 申不害 210
一、身世 210
二、申不害学说中之法理 210
(一)任法 210
(二)重术 210
三、结论 210
第六项 商鞅 211
一、身世 211
二、法律起源论 212
三、商鞅学说中之法理 213
(一)定分止争 213
(二)非仁义 213
(四)重法治、轻人治 215
(五)农战主义 217
(六)观俗立法 219
(八)广布法律知识 221
(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222
(十)轻赏重罚与信赏必罚 222
四、结论 225
第七项 尸子 226
第八项 彭蒙 228
第九项 慎到 228
一、身世 228
(一)重势 229
(三)重法治、非人治 229
(二)定名分 229
二、慎到学说中之法理 229
(四)法律因时制宜 231
(五)法须应乎人心 231
(六)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231
三、结论 231
第十项 尹文 232
一、身世 232
二、尹文学说中之法理 232
(一)定名分 232
(二)道为法本、无为而治 233
(三)术势兼用与权责划分 234
(四)重法治、非人治 235
(五)刑罚适中 235
一、身世 236
三、结论 236
(六)以赏罚操纵人民之富贵 236
(七)国家存亡之道—六徵 236
第十一项 韩非 237
二、主要思想渊源 237
三、韩非学说中之法理 241
(一)重法治、轻人治 241
(二)法主势辅 246
(三)法主术辅 248
(四)严刑罚、斥仁义 255
(五)信赏必罚 259
(六)法条须简明 261
(七)法律因时制宜 262
(八)广布法律知识 263
(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263
四、结论 264
第七节 秦汉以后法理之衍进 266
一、贾谊 268
(一)礼法之区别 268
第一项 西汉 268
(二)反对以刑治国 269
(三)重人治 269
(一)法本于人情 271
(二)重刑赏 271
二、晁错 271
(一)重教化 272
(二)用刑赏劝善惩恶 272
三、董仲舒 272
(三)使民不太过贫富 274
四、桑弘羊 275
(一)赏善刑恶 275
(二)反对大富与大强 276
第二项 东汉及魏晋南北朝 276
一、王符 277
(一)法因时制宜 277
(二)严刑赏 277
二、传玄 278
(一)区分礼与法及法与刑 278
三、葛洪 279
(二)严明赏罚 279
(一)法因时而变 279
(二)重刑赏 279
四、刘勰 280
(一)法因时制宜 280
(二)赏信罚明 280
第三项 唐代 281
一、唐初之法律思想 281
(一)仁政论 281
(二)刑治论 283
二、陆贽 284
(一)明利害观念 284
(二)信赏必罚 284
三、柳宗元 285
(一)阐明天论 285
(一)重礼 286
第四项 宋代 286
一、李觏 286
(二)刑赏顺应天时 286
(一)制礼守分 287
(二)重刑赏 287
(二)有定理无定法 287
(二)尚刑赏 287
二、苏洵 287
三、苏轼 289
(一)崇礼 289
(二)刑由上起、赏自下起 289
四、王安石 290
(一)礼须因时制宜 290
(二)重刑赏 290
五、朱熹 291
(一)主张严刑 291
(一)善群依理 292
(二)用刑而不姑息 292
六、陆九渊 292
(二)法令须佐以刑罚 292
第五项 明、清 293
一、方孝孺 293
(一)善人与良法 293
(二)法治重于人治 294
二、黄梨洲 294
(一)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294
(二)法律为民谋利造 295
三、王船山 296
(一)法因时地而异 296
四、王韬 297
第八节 重建中华法系 299
第六章 西洋法理学之探讨 306
第一节 总说 306
第二节 古希腊时代学说与法理 307
第一项 苏格拉底以前之学说 307
第二项 苏格拉底 310
第三项 柏拉图 311
第四项 亚里斯多德 314
第五项 斯多噶学派 318
(七)法律因时制宜 320
第六项 伊壁鸠鲁学派 320
第三节 古罗马及中世纪学说与法理 321
第一项 史塞罗 323
第二项 奥古斯丁 324
第三项 汤玛斯亚奎那斯 327
第四项 圣经中之法理 330
第五项 教父时期 331
第六项 文艺复兴时期士林学派 333
第四节 文艺复兴以后至十八世纪之自然法学派与法理 338
第一项 格罗秀斯与霍布士 339
一、格罗秀斯 339
二、霍布士 341
第二项 瓦斯古、阿塞秀、布丹 343
一、瓦斯古 343
二、阿塞秀 343
三、布丹 344
第三项 普凡道夫、斯宾诺莎与汤迈修斯 345
一、普凡道夫 346
二、斯宾诺莎 347
三、汤迈修斯 348
第四项 霍克尔与洛克 349
一、霍克尔 349
二、洛克 350
第五项 孟德斯鸠与卢梭 351
一、孟德斯鸠 351
二、卢梭 352
第六项 莱布尼兹与伍尔夫 355
一、莱布尼兹 355
二、伍尔夫 356
第七项 康德与斐希特 358
一、康德 358
二、斐希特 361
第八项 罗马法沿革派 362
第五节 十八、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之学说与法理 364
第一项 历史法学派 365
一、魏柯与萨维尼 365
二、吉尔克 367
三、梅恩、麦特南与卡特 369
第二项 功利主义法学派 371
一、休谟 372
二、边沁 373
三、弥尔 375
第三项 实证法学派 377
第四项 进化论法学派 380
第五项 概念法学与自由法学派 381
第六项 社会法学派 385
一、孔德与狄骥 387
二、郝里欧与顾威特 389
三、艾尔里西与谷洛维兹 391
四、庞德与霍姆斯 392
第七项 黑格尔与唯物史观 397
一、黑格尔、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 397
二、费尔巴哈 400
三、马克斯、恩格斯与共产主义 400
第八项 分析法学派 403
一、奥斯丁 403
二、平丁克 404
第九项 比较法学派 405
一、人种学比较法学 406
二、法制及学说比较法学 406
三、法系比较法学 407
第十项 新康德法学派 408
一、批判之法律哲学—史坦姆勒 411
二、现象法学派—苻沙尔 414
三、纯粹法学派—克尔逊 418
四、价值法学派—赖德布鲁 421
第十一项 存在主义法学派 426
第十二项 唯实法学派 430
第六节 现代西洋法理学之发展趋势 436
第一项 自然法之复兴 437
第二项 极权主义与民主主义之冲击 439
第三项 社会连带思想日趋发达 443
第四项 自由法运动与社会法学兴起 446
第五项 综合法学之建立 452
参考资料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