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从“格致”到“科学” 1
“制造局里头译出几部科学书” 5
罗振玉十年《农学报》 8
蔡翰林与严校长 12
辫子充作圆规用 16
“以日为师”与新词引入 19
旧瓶装新酒的“进士” 22
詹天佑说“做官” 25
那“詹”不是这一“詹” 27
亚泉—先觉者的名字与悲歌 29
梁启超译介科学史 32
青年鲁迅写科普 35
伍连德“主席”国际学术会议 38
革命党人与“科学” 41
马相伯的一张画饼 44
李石曾与豆腐公司 47
李国钦首创“钨”字 50
李仪祉修渠“惠”民 53
章鸿钊的石、史、诗 56
丁文江考察西南行 59
录取庚款留美学生的金榜 62
“稽勋生”与“甄别生”的聚合 65
从《科学》到《青年》 68
汉字“横行”第一刊 71
早年《科学》的拮据 74
桑格夫人与杨步伟 77
张謇的眼光 80
“当了裤子也要办‘黄海”’ 83
侯德榜的“红三角” 86
“科学破产”与“为科学作战” 89
“开路小工”胡明复 93
毛泽东读过的汉译《科学大纲》 96
编辑部的故事:发现华罗庚 99
一枝独秀生物所 102
静生生物调查所 105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108
走出国门的第一个科学代表团 111
“翻过来的不平等条约” 114
裴文中手中的“接力棒” 118
日本庚款的别样企图 122
蔡元培筹建中央研究院 125
余郎风韵留紫台 128
李四光的“名” 131
物理学家旁骛写剧本 133
竺可祯“拾级上天枢” 136
南蔡北李分道时 140
竭庐老人李书华 143
北京动物园之旁的“陆谟克堂” 146
选举院长起风波 149
中国历史上的首批“院士”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