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南郊环境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报告集 1976-1979》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东南郊环境污染调查及其防治途径研究协作组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页数:819 页
图书介绍:

一、区域环境概况 1

(一)东南郊地区废气中污染物年流失绝对量表(附表Ⅱ— 1

目录 1

第一篇 北京东南郊环境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总结报告) 1

前言 1

二、北京东南郊水资源背景及水量平衡分析 3

(一)北京地区天然水资源背景分析 4

(二)北京东南郊区内水资源分析 10

(三)东南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方向 14

三、区域环境污染源的评价 15

(一)污染源概况 15

(二)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6

(三)生活污染源概况 23

(四)农药污染源 26

(一)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27

四、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27

(二)地表水体环境质量评价 36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42

(四)土壤与作物环境质量评价 50

(五)水环境污染综合评价 55

五、北京东南郊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7

(一)大气污染物(SO2)的湍流扩散过程 58

(二)地表水的强烈耗氧、复氧过程及毒污染、毒降解过程 62

(三)地下水硬度的升高过程 63

(四)重金属污染物在河渠底泥及污泥中的强富集过程 65

(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及作物中的弱积累过程 67

六、东南郊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及地表水有机物污染(BOD5)的系统分析探讨 69

(一)能源与大气污染系统的分析 70

(二)东南郊水环境有机污染(BOD5)的系统分析 73

(三)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分析 116

(四)水环境中易溶盐污染的分析 122

(五)环境污染危害及其初步经济分析 129

七、北京东南郊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途径 134

(一)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134

(二)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34

(三)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途径的建议 135

八、北京东南郊环境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程序及要点 146

(一)研究程序 146

(二)区域环境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要点 153

结语 156

附:协作组阶段成果目录 158

第二篇 北京东南郊主要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63

引言 163

(一)环境概况 164

一、北京东郊主要工业污染源的调查 164

(二)“三废”排放情况 165

(三)“三废”治理情况 176

(四)水资源利用情况 179

(五)环境污染对厂内职工、设备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181

(六)几点看法 185

二、北京南郊主要工业污染源的调查 186

(一)环境概况 186

(二)对环境有影响的原材料使用情况及“三废”排放情况 186

(三)“三废”治理情况 195

(四)水资源利用情况 201

(五)环境污染对厂内职工健康的影响 203

(六)几点看法 204

三、北京市东南郊主要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评价 206

(一)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206

(二)对工业废气中主要工业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的评价 208

(三)对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的评价 212

(四)对工业废渣的评价 215

(五)从水、气、渣三个方面对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尝试 218

(六)讨论 222

后记 226

附表: 227

(二)东南郊地区废水中污染物年流失绝对量表(附表Ⅱ—2) 228

(三)东南郊地区工业废渣年流失绝对量表(附表Ⅱ—3) 230

(四)东南郊主要工厂污染物年流失量统计表(附表Ⅱ—4) 231

(五)东南郊地区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评价结果汇总表(附表Ⅱ—5) 244

(六)排放废水的工业污染源评价结果表(附表Ⅱ—6) 250

(七)东南郊工业废水污染源按行业分担率指数表(附表Ⅱ—7) 253

(八)东南郊工业废水按排放去向分担的污染率指数表(附表Ⅱ—8) 253

附图: 254

(一)通过水中流失的主要污染物评价结果图 254

(二)水中流失污染物按类别评价结果图 255

(三)东南郊工业废水污染源评价结果图 256

(四)北京东南郊主要工业污染源综合评价图 257

(一)东郊地区概貌 261

一、东郊地区大气污染主要因素的调查 261

引言 261

第三篇 北京东郊大气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 261

(二)东郊地区大气主要污染源的调查 263

二、东郊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及大气质量评价 263

(一)东郊地区大气监测方案的确定 263

(二)东郊地区气象要素的调查 283

(三)东郊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 296

(四)区域大气质量评价 317

(五)局地大气质量状况 337

(六)紧急污染事件及群众反映较大的污染 341

三、东郊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途径的探讨 342

(一)区域性污染物的防治途径探讨 342

(二)局地性污染物的防治途径探讨 366

(三)其它防治途径的研究 367

四、东郊地区植物净化大气的研究 375

(一)污染方面的因子 376

(二)气象方面的因子的研究 377

(三)栽培管理方面的因子 377

(四)植物方面的因子 378

第四篇 北京东南郊地表水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 391

前言 391

一、自然概况 393

(一)地形 393

(二)气候 393

(三)水系 394

二、地表水水量的初步估算 395

(三)泄水 396

(二)区内使用水量的去向 396

(一)水量来源 396

(四)水量估算表 397

(五)水资源利用 399

三、地表水体污染现状 399

(一)地表水水质污染现状 399

(二)河道底泥污染现状 409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414

(四)水系生物学调查 419

(五)地表水中放射性污染 428

四、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430

五、东南郊地表水体污染综合防治途径 444

附表: 448

(一)生物状况 467

一、北京东南郊河流污染和自净的生物学综合评价 467

第五篇 北京东南郊河流污染和自净的生物学评价 467

(二)主要污染源 478

(三)河流自净 479

(四)优势种类及其分布 482

(五)评价 483

(六)结论和讨论 485

二、河流污染及自净的微生物学调查评价 489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489

(二)评价方法 513

(三)小结 519

(四)讨论 520

三、用底栖附生藻类调查评价凉水河、通惠灌渠和通惠河的污染和自净 522

(二)结果 523

(一)调查方法 523

(三)污染带的划分 537

(四)结论 537

(五)讨论 541

附:室内藻类静态自净实验 552

四、大型无脊椎动物在凉水河通惠灌渠和通惠河水体污染与自净的调查评价 559

(一)河流概况、主要污染源及采样点设置 559

(二)采样及评价方法 560

(三)结果 560

(四)评价 573

(五)几点结论 573

表V—4—附1.2.3.4 574

(二)调查结果 583

(一)工作程序和方法 583

五、用纤毛虫等浮游动物评定水体污染和自净效果 583

(三)讨论 587

(四)小结 591

附表 593

第六篇 北京东南郊污灌区土壤和农作物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研究 617

引言 617

一、污灌区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617

(一)工作程序和样品的测试方法 618

(二)污灌区地理概况 623

(三)污灌区污灌概况 625

(四)污灌区土壤和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630

二、污泥中重金属对农田污染和合理利用研究 667

(一)试验方法和试验材料 668

(二)试验结果和讨论 669

(三)小结 687

三、土壤中汞、镉、砷、铬、铅对水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688

(一)试验方法 688

(二)试验结果 689

(三)讨论 702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容纳量的探讨 704

(一)区域性土壤重金属动态平衡方程式 705

(二)土壤重金属容纳量 707

(三)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动态和污染容纳量 708

五、东南郊污灌区若干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 712

(一)东风皮革厂废水对农作物危害的调查研究 712

(二)污灌区土壤和灌溉水源的生物污染调查 730

(三)污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 741

(四)DDT、六六六的调查研究 746

(五)灌区3.4苯并芘的检测 757

总结和建议 758

第七篇 北京东南郊地下水硬度增高原因及防治途径的研究 769

引言 769

一、地下水硬度研究的概况 770

(一)地下水硬度增高对人体健康和工业生产的影响 770

(二)国内外关于地下水硬度研究的状况 771

二、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硬度变化的趋势 772

(一)永定河冲洪积扁的水文地质条件 772

(二)永定河冲洪积扁地下水的水化学分带 774

(三)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硬度变化的趋势 779

(四)北京市东南郊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特点 781

三、北京东南郊的环境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硬度的影响 783

(一)人类历史活动对东南郊环境的影响 783

(二)人类近代活动对东南郊环境的影响 784

(三)污染因素对地下水硬度的影响 785

四、东南郊土壤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状况 787

(一)土壤和地层中碳酸盐含量与地下水硬度的关系 787

(二)东南郊土壤中方解石、白云石的含量及分布状况 788

(三)东南郊土壤中易溶性钙离子、镁离子的含量和分布状况 789

(四)东南郊土壤中置换态钙、镁离子的含量 790

五、东南郊地下水硬度增高原因的研究 791

(一)东南郊土壤中易溶盐的类型、含量与地下水硬度增高的关系 791

(二)东南郊土壤中钙、镁离子形成的原因 794

(三)东南郊土壤中硫酸盐形成的原因 795

(四)东南郊土壤中置换态钙、镁离子形成的机制 798

六、关于暂时硬度、永久硬度增高的机制 801

(一)东南郊地下水暂时硬度增高的机制 802

(二)东南郊地下水永久硬度增高的机制 805

(三)关于对东南郊龙潭湖地区氯化钙型高硬度水形成原因的分析 809

七、地下水硬度的评价 812

(一)地下水发生碳酸盐化的条件 812

(二)水文地质条件的碳酸盐化分类 812

(三)东南郊水文地质条件的碳酸盐化分区 813

(四)东南郊地下水硬度增高的速度及增高最大值的计算 814

八、结论与建议 815

(一)结论 815

(二)关于控制东南郊地下水硬度增高的途径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