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A·W·奥托 1
1.1 现代劳工界的教育 1
1.1.1 经济和工业结构的变化 1
1.1.1.1 新的加工和处理技术 1
1.1.1.2 新的销售方法 1
1.1.1.3 新的组织结构 1
1.1.2 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因素 1
1.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1
1.1.2.1 教育规划问题 2
1.1.2.2 对培训的要求 2
1.1.2.3 职业培训的社会政治意义 3
1.2 教育的概念 3
1.2.1 “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3
1.2.2.3 外部教育观点 4
1.2.2.3.1 意向性教育 4
1.2.2.1 学习过程 4
1.2.2.2 能力状态 4
1.2.2 教育概念的定义 4
1.2.2.3.2 功能性教育 5
1.2.2.4 自我教育 6
1.2.3 进一步确定教育的概念 6
1.2.3.1 物质教育 6
1.2.3.2 操作教育 6
1.2.3.3 品德教育 6
1.3 教育机构 6
1.3.1 家庭 6
1.3.2 幼儿园 7
1.3.3 学校 7
1.3.4 企业 7
1.4.1 传统“纵向”教育组织的问题 8
1.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教育体制分类 8
1.4.2 改革设想:“横向”教育组织 9
1.4.3 普通学校 10
1.4.3.1 小学 10
1.4.3.2 定向阶段 10
1.4.3.3 初级中学 11
1.4.3.4 中级中学 11
1.4.3.5 高级中学 11
1.4.3.6 其他普通教育学校形式 13
1.4.4 选用的职业教育学校 13
1.4.4.1 职业学校 13
1.4.4.2 职业基础教育年(职业基础学校) 15
1.4.4.3 职业专科学校 15
1.4.4.4 职业进修学校 15
1.4.4.6 专科学校 16
1.4.4.5 高等专科学校 16
1.4.5 第三区段 18
1.4.5.1 专业高等学校 18
1.4.5.2 科学高等学校 19
1.4.6 职业深造 19
1.5 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 19
1.5.1 企业培训的产生 19
1.5.2 职业学校的发展 20
1.6 双轨制职业培训体制的教育经济性 21
1.6.1 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问题 21
1.6.2 双轨制职业培训的优点 21
1.7 职业培训中的内容和机构的改革 22
1.7.1 职业培训的基本任务 22
1.7.2 职业教育的社会政治方面 22
1.7.3.1 企业培训的阶段模式 23
1.7.3 职业教育法规定的阶段教育 23
1.7.3.2 分阶段职业结业证书 26
1.7.4 职业教育委员会 26
1.7.4.1 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 26
1.7.4.2 州职业教育委员会 27
1.7.4.3 主管单位的职业教育委员会 27
1.7.5 职业基础教育年 28
1.7.6 职业学校中的阶段课程 29
1.8 培训的实践 29
1.8.1 培训场所的条件 29
1.8.2 培训主持人的任务 29
1.8.3 培训教师的任务和作用 30
1.8.3.2 培训教师的教育任务 31
1.8.3.1.3 企业经济的基础知识 31
1.8.3.1.2 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31
1.8.3.1.1 专业资格 31
1.8.3.1 培训教师的专业适任条件 31
1.8.3.3 培训教师的组织作用 32
1.8.3.4 同企业内和企业外机构进行合作方面 32
1.8.3.4.1 了解初级中学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方式 32
1.8.3.4.2 同职业学校合作 32
1.8.3.4.3 同家长联系 33
1.8.3.4.4 同主管单位合作 33
1.8.3.4.5 同职业咨询所联系 34
1.8.3.4.6 保持企业内部联系 35
1.9 深造和进修 36
1.9.1 进修 36
1.9.1.1 适应性进修 36
1.9.1.2 提高性进修 36
1.9.2 转业训练 37
彼德·A·W·奥托 38
2.1 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38
2.1.1 基本目标 38
2.1.2 职业教育的社会政治任务 38
2.培训的规划与实践 38
2.2 培训教师在培训体制中的地位 39
2.2.1 培训教师的任务 40
2.2.1.1 专业任务 40
2.2.1.2 教育任务 40
2.2.1.3 组织任务 41
2.2.1.4 进修义务 41
2.3 培训条例的结构和职能 41
2.3.1 培训条例的分类 41
2.3.2 阶段培训 44
2.3.4 培训条例的诞生 45
2.3.3 培训条例内容同职业学校教学内容计划大纲的关系 45
2.4 按教学法原则选择培训内容 46
2.4.1 企业培训计划 46
2.4.1.1 培训场所的条件 46
2.4.1.1.1 物质条件 46
2.4.1.1.2 人员条件 47
2.4.1.1.3 检查对培训条件的要求 47
2.4.1.1.4 培训主持人的义务 48
2.4.2 企业培训计划的制定 48
2.4.2.1 专业决策 48
2.4.2.2 人员决策 49
2.4.2.2.1 品德适任条件 49
2.4.2.2.2 专业适任条件 50
2.4.2.2.3 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50
2.4.2.3 制定培训计划的示例 51
2.4.3.1 调配的组织 53
2.4.3 个人培训计划—调配计划 53
2.4.3.2 总调配计划 54
2.4.3.3 一份调配计划的示例 54
2.4.4 企业外培训活动 54
2.4.4.1 缺乏企业培训设备 54
2.4.4.2 以跨企业活动作为补充措施 54
2.4.4.3 企业外机构、活动和设备 56
2.4.5 同职业学校合作 56
2.5 招录条件 57
2.5.1 青年的职业设想 57
2.5.2 适任是智力—精神方面人格结构的一种功能 57
2.5.2.1 评价适任的天赋因素 57
2.5.3 适任的调查方法 58
2.5.3.1 书面材料 58
2.5.2.3 行为意向的稳定性 58
2.5.2.2 评价适任的环境因素 58
2.5.3.2 招录谈话 59
2.5.3.2.1 家长在场的好处和坏处 59
2.5.3.2.2 个人总印象 60
2.5.3.3 测验 60
2.5.3.4 试用期 60
2.6 学习的本质和概念 61
2.6.1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给学习所下的一般定义 61
2.6.2 学习的前提条件 61
2.6.3 学习方式 62
2.6.4 学习过程—学习的进程 62
2.6.4.1 动机形成 62
2.6.4.1.1 第一动力和第二动力 63
2.6.4.1.3.2 好感反应 64
2.6.4.1.3.1 反感条件 64
2.6.4.1.2 动力和成果预见 64
2.6.4.1.3 学习态度 64
2.6.4.2 学习阶段 65
2.6.4.2.1 培养学习积极性的一般方法 66
2.6.4.2.2 学习阻力 66
2.6.4.3 使学习容易化的一般原则 66
2.7 培训的教学法原则 67
2.7.1 概念说明 67
2.7.1.1 教学法 67
2.7.1.2 方法学 67
2.7.1.3 教学决策的基础 68
2.7.2 教学法分析 70
2.7.2.1 内容结构 70
2.8.1 制定学习目标的根据 72
2.8.1.1 学习目标操作化 72
2.7.2.3 对未来的意义 72
2.8 制定学习目标 72
2.7.2.2 企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72
2.8.1.2 对操作式学习目标的非议 73
2.8.2 学习目标的拟定 73
2.8.2.1 讲授的准备—分配材料的必要性 73
2.8.2.2 学习目标的范畴 73
2.8.2.3 确定目标 74
2.8.2.3.1 定向目标 74
2.8.2.3.2 粗略目标 74
2.8.2.3.3 细致目标 74
2.8.2.3.4 确定评定学习成果的标准 74
2.8.2.4.2 条件的说明 75
2.8.2.4.1 确定目标行为 75
2.8.2.4 确定学习目标的项目 75
2.8.2.4.3 确定评定成绩标准 76
2.8.2.5 学习目标范畴 76
2.8.2.5.1 认识范畴 77
2.8.2.5.2 感情范畴 77
2.8.2.5.3 精神运动范畴 77
2.8.2.6 学习目标检查 78
2.8.2.7 电气职业教育中拟定学习目标的示例 78
2.9 企业学习的原则 80
2.9.1 同实际情景接触 80
2.9.4 培训关系的教育学结论 81
2.10 企业培训的基本形式 81
2.9.3 现场实习 81
2.9.2 对经验的思考和加工 81
2.10.1 讲授 82
2.10.1.1 准备 83
2.10.1.2 示范和讲解 84
2.10.1.3 模仿和练习 85
2.10.1.4 完善 85
2.10.1.5 一次讲授的示例 85
2.10.2 教学谈话 87
2.10.2.1 言语的基本问题 87
2.10.2.1.1 交际模式 87
2.10.2.1.2 关于言语 88
2.10.2.1.2.1 言语的几个原则问题 88
2.10.2.1.2.2 自由说话 89
2.10.2.1.2.3 讲话形式 89
2.10.2.1.2.4 讲话的情景 89
2.10.2.1.3.2 问题类别 90
2.10.2.1.3 问答 90
2.10.3 上课形式 91
2.10.3.1 报告 91
2.10.3.1.2 报告的结构 91
2.10.3.1.3 做报告 91
2.10.3.2 正面课程 92
2.10.3.3 谈话 92
2.10.3.4 讨论 93
2.10.3.5 辩论 93
2.10.3.6 合作关系 93
2.10.3.7 分组上课 93
2.10.3.7.1 准备 93
2.10.3.8 分角色表演 94
2.10.3.9 按计划表演 94
2.10.3.7.2 上课 94
2.10.3.10 程序授课 95
2.10.3.11 显示 96
2.11 培训的社会形式 96
2.12 教学手段 97
2.12.1 定义 97
2.12.2 编排等级的尝试 98
2.12.2.1 标本式原件 99
2.12.2.2 模型 99
2.12.2.3 活动投影描绘 99
2.12.2.4 静止描绘 100
2.12.2.4.1 设备直示描绘 100
2.12.2.4.2 非放映描绘 100
2.12.2.5 书本和程序 101
2.12.2.6 听觉教学手段 101
2.14 企业职业培训的资料、规划参考材料、组织手段和教学手段 102
2.13 讲授检查 102
2.14.1 培训资料 103
2.14.1.1 已得到确任职业的目录 103
2.14.1.2 培训条例、职业图表、职业教育计划和考试要求 103
罗尔夫—海因茨·良普总工程师 103
2.14.1.3 职业培训合同 106
2.14.2 规划参考材料和组织手段 113
2.14.2.1 企业培训计划 113
2.14.2.2 培训位置需要量的计算 117
2.14.2.3 总调配计划 118
2.14.2.3.1 仅有少数几名学员时的调配计划 119
2.14.2.3.2 各培训点培训时间统一时的调配计划 121
2.14.2.3.3 各培训点培训时间不同时的调配计划 121
2.14.2.4 个人培训计划 125
2.14.3 对申请人进行选拔的各类证明材料 127
2.14.2.5 学员人事档案 127
2.14.4 培训证明(报告簿) 133
2.14.5 培训手段(教学手段) 134
2.14.6 企业阶段考试的任务 144
2.14.6.1 技能考试 145
2.14.6.2 知识考试 154
3.在培训中的年青人 157
(古斯塔夫·塞巴尔特) 157
3.1 一种既符合青年发育又因势利导的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157
3.1.1 关心个人的生活环境——一项普遍的教育原则 158
3.1.2 重视身体情况和社会情况是取得培训成功的先决条件 158
3.1.3 了解本行业的典型要求以及摸清学员心理状态的规律是取得培训效果的先决条件 160
3.1.3.1 本行业的典型要求 160
3.1.3.2 学习中的心理学规律 161
3.2 青年成长发育期间的典型现象和行为特点 162
3.1.4 陈旧观念和一概而论的看法在心理学上阻碍了符合发展规律的职业培训 162
3.2.1 人类的生活是每个人发展的过程和走向社会的过程 164
3.2.2 青年在群体中的行为 165
3.2.3 青年是社会性的群体 168
3.3 对青年人参加劳动就业问题的探讨 168
3.4 企业内外的环境影响 169
3.5 培训作风对于正在发育期青年的培训工作的影响 170
3.5.1 针对正在发育期的青年如何运用普遍的教育手段 172
3.5.2 在处理学员意见时,教师应如何有计划地行动 172
3.5.3 遇有特殊的教育困难,培训教师应采取何种态度 173
3.6 对青年人的保健工作,包括事故预防工作 173
3.7 参考书目 174
4.2 概述培训工作的法律基础 175
4.2.1 法律基础的概念介绍 175
4.1 法律基础对培训教师的意义 175
4.培训的法律基础 175
4.2.2 公共法和私人法 176
4.2.3 培训教师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 176
4.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根本法 177
4.4 职业教育法 177
4.4.1 招工和培训的权限和资格 177
4.4.3 确认和否认资格 178
4.4.2 职业培训合同 178
4.4.4 主管部门 179
4.4.5 培训时间的缩短和延长 180
4.4.6 培训条件 180
4.4.7 考试 181
4.4.8 职业教育机构 181
4.4.9 职业教育进程中的障碍 182
4.4.10 违章 182
4.5.3 劳动资助法 183
4.5.2 培训名额资助法 183
4.5 职业教育的补充性法律 183
4.5.1 培训教师资格条例 183
4.5.4 联邦培训资助法 184
4.5.5 各州学校法 184
4.6 劳动法和社会法中关于职业教学的规定 184
4.6.1 企业根本法 184
4.6.2 劳动契约合同法 184
4.6.3 青年劳动保护法 185
4.6.4 公共场所保护青年法 185
4.6.5 青年福利法 185
4.6.9 保护不受解雇法 186
4.6.11 伤残者法 186
4.6.10 保护母亲法 186
4.6.8 联邦休假法 186
4.6.7 工作时间规定 186
4.6.6 青年法院法 186
4.6.12 保护工作岗位法 187
4.6.13 工资继续支付法 187
4.6.14 社会保险法 187
4.6.15 事故和健康保护 187
4.6.16 生产监督和职业协会 187
4.6.17 总结 187
5.劳动法 188
(海尔姆特·斯图尔) 188
5.1 劳资关系的建立 188
5.1.1 劳动力招募 188
5.1.2 申请职业——保证业余时间 188
5.1.3 工人和职员 189
5.1.6 劳资合同 190
5.1.5 工业工长 190
5.1.4 担任领导岗位的职员 190
5.1.7 有期限的劳资合同 191
5.1.8 试用期劳资关系 191
5.2 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92
5.2.1 受雇者的忠于职守 192
5.2.2 雇主的关怀义务 193
5.2.3 一视同仁的原则 193
5.2.4 雇主的指示权 194
5.2.5 受雇者从事辅助劳动的义务 195
5.2.6 不准进行竞争 195
5.2.7 违反合同的行为 196
5.2.8 赔偿损失的义务 196
5.3.1.1 超过十八岁的受雇者的劳动时间 197
5.3.1 劳动时间以及其它劳保规定 197
5.3 具体的劳动条件 197
5.3.1.2 劳动时间的均衡 198
5.3.1.3 妇女的劳动时间 199
5.3.1.4 青年人的劳动时间 199
5.3.1.5 妇女、青年及重残者的劳动保护 199
5.3.1.6 劳动场所规章及准则 201
5.3.2 劳动报酬 203
5.3.2.1 一般情况 203
5.3.2.2 男女工资平等 203
5.3.2.3 在契约报酬升高情况下的工资和薪金 204
5.3.2.4 节假日的工资支付 204
5.3.2.5 圣诞节奖金 205
5.3.2.6 受雇者生病期间的报酬支付 206
5.3.3.1 休假要求和休假时间 207
5.3.3 休假 207
5.3.3.2 部分休假 208
5.3.3.3 无双倍休假 208
5.3.3.4 休假的时刻 209
5.3.3.5 休假中止 209
5.3.3.6 连贯性休假以及分段休假 210
5.3.3.7 休假的赔偿 210
5.3.3.8 在工作效率低以及有疾病的情况下的休假要求 210
5.3.3.9 疗养及治疗过程 211
5.3.3.10 休假报酬和休假费 211
5.4 劳资关系的结束 211
5.4.1 劳资关系的解散 211
5.4.1.1 正常(到期)解约 212
5.4.2.2 简要鉴定 213
5.4.2.1 阶段鉴定 213
5.4.2 工作鉴定和提供情报 213
5.4.1.3 改约声明 213
5.4.1.2 无限期解约 213
5.4.2.3 符合资格的鉴定 214
5.4.2.4 疾病以及鉴定中的解约理由 215
5.4.2.5 鉴定的修正 215
5.4.2.6 提供有关受雇者的情况 215
5.5 保护不受解雇 216
5.5.1 一般前提 216
5.5.2 受雇者的个人方面或行为方面的解雇理由 216
5.5.3 由企业条件所决定的解约 217
5.5.4 一个无效解约声明的法律后果 218
5.5.5 受到特别保护的人事范围 218
5.5.6 必须通报的解雇情况 219
5.5.5.4 士兵 219
5.5.5.3 企业委员会成员 219
5.5.5.1 怀孕妇女 219
5.5.5.2 伤残者 219
5.6 契约合同法 220
5.6.1 契约合同法的概念和法律特点 220
5.6.2 契约能力和契约约束性 220
5.6.3 契约合同的内容和作用 221
5.6.4 契约合同的普遍约束性解释 221
5.6.5 契约合同的后果持续作用 222
5.6.6 罢工与反罢工 222
5.6.7 契约争执的调解工作 223
5.7 企业根本法 223
5.7.1 企业管理委员会 223
5.7.2 企业管理委员会的参预决定和参预管理的问题 224
5.7.3 受雇者的参预管理权及提意见权 225
5.8 劳动裁判权 226
5.7.4 监督委员会的代表性 226
6.社会法 227
(埃瓦尔特·胡尔) 227
6.1 社会福利的法制国家和社会保险的制度 227
6.2 劳动资助 228
6.2.1 一般情况 228
6.2.2 受保险的人 229
6.2.3 劳动资助的任务 229
6.2.3.1 职业咨询 229
6.2.3.2 劳动介绍 230
6.2.3.3 资助职业教育 230
6.2.3.4 资助劳动录用 230
6.2.3.5 为康复而进行的资助工作 230
6.2.4.2 坏天气津贴 231
6.2.4 失业及半失业时的生存保障 231
6.2.4.1 不足工时的补助 231
6.2.4.3 企业破产赔偿金 232
6.2.4.4 失业补助金 232
6.2.4.5 失业救济金 233
6.2.5 领取失业补助金、生活费和失业救济金者的保险 233
6.2.6 失业保险税金 234
6.2.7 联邦劳动局的组织 234
6.3 医疗保险 234
6.3.1 一般情况 234
6.3.2 保险以及受保险的人 235
6.3.3 法定医疗保险的工作范围 236
6.3.3.2 及早识别疾病的措施 237
6.3.3.3 治愈疾病的工作范围 237
6.3.3.1 确保健康 237
6.3.3.4 医疗康复 238
6.3.3.5 疾病补助金 239
6.3.3.6 母亲救济金 239
6.3.3.7 其它救济费用 239
6.3.3.8 安葬费 240
6.3.3.9 家庭救济金 240
6.3.4 完成其它社会服务单位的任务 240
6.3.5 法定医疗保险的税金 241
6.3.6 法定医疗保险的组织机构 241
6.4 退休保险 242
6.4.1 一般情况 242
6.4.2 受保险的人 242
6.4.3 为康复而进行的医疗工作、职业资助工作及其它辅助工作 243
6.4.4.2 退休金的计算 244
6.4.4.1 等待时间 244
6.4.4 退休金 244
6.4.4.3 退休养老金 246
6.4.4.4 失去就业能力的养老金 246
6.4.4.5 失去劳动能力的养老金 246
6.4.4.6 属于退休金的子女补贴 247
6.4.4.7 遗亲抚恤金 247
6.4.5 供养均衡 248
6.4.6 现行退休金的适应问题 248
6.4.7 法定退休保险税金 248
6.4.8 退休保险单位 249
6.5 事故保险 249
6.5.1 一般情况 249
6.5.3 工伤事故以及职业病 250
6.5.4 预防事故和急救措施 250
6.5.2 受保险的人员 250
6.5.5 医护工作 251
6.5.6 为康复而进行的职业资助项目 251
6.5.7 金钱补助工作 252
6.5.7.1 过渡期补贴 252
6.5.7.2 受伤者抚恤金 252
6.5.7.3 给遗亲的抚恤金和救济金 252
6.5.7.4 安葬费 253
6.5.8 法定事故保险税金 253
6.5.9 事故保险单位 253
6.6 社会法裁判权 254
6.6.1 一般情况 254
6.6.2 任务 254
6.6.3 分类 254
6.6.4 法律解决途径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