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集 1997》PDF下载

  • 购买积分: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祥儒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9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1.二维弹性波有限元模拟及初步实践 王妙月等 1

2.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用于地震成象 吴如山等 2

3.通过垂直地震剖面测量的破碎岩体的横波散射 R.M.Turpening,吴如山等 4

4.垂直地震剖面的弹性波克希霍夫偏移 T.H.Keho,吴如山 5

5.地壳中地震波衰减的机制 M.N.Toks?z,吴如山等 7

6.面波的频散、反演和层析成象 冯锐、孙克忠等 8

7.震源性质对截止频率fmax的影响 郑天愉等 10

8.用P11、S11振幅比资料测定震源参数 李幼铭等 11

9.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震活动特性 滕吉文等 12

10.西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与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研究 滕吉文 13

11.西藏高原北部地区二维地壳结构的研究 尹周勋等 14

12.西太平洋过渡带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大震震源机制的特点 王妙月等 15

13.中国大陆东缘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特征 熊绍柏 16

14.中国东部桐柏-启东地震折射剖面及某些初步结果 熊绍柏 17

15.华北地震图象和大震前中强震震源分布的性质 陈宗基等 18

16.1976年云南龙陵6.2级余震强震记录的理论模拟 谢小碧等 19

17.攀-西裂谷带的地震活动和应力场的某些特征 郑建中等 20

18.渡口及其邻近地区地壳浅层结构的研究 尹周勋等 22

19.攀-西构造带Q值及其横向不均匀性 孙克忠等 23

20.利用地震体波计算攀-西构造带的Q值及其分布特征 姚虹 24

21.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 李祥、束沛镒等 25

22.用地震P波的相位和振幅起伏来反演NORSAR地下介质的谱 S.M.Flatte,吴如山等 26

23.1982年卢龙地震近场记录的理论模拟 姚振兴等 27

地磁学与空间科学 29

24.我国地磁正常场的三维空间变化率和三维空间模型 任国泰 29

25.无测点区域地磁场的数学模拟 张凤玉等 30

26.利用IGRF计算地磁台年均值的方法 安振昌 31

27.DGRF50 DGRF60 IGRF50和IGRF60的检验 安振昌等 32

28.攀-西及邻近地区地磁区域场特征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任国泰等 33

29.福建-江西地区的磁性地壳和居里深度 朱连 35

30.漠河日食对地磁场的影响 刘长发等 36

31.与磁暴急始有关的瞬态地磁脉动 杨少峰 37

32.由中国古代陶器求得的地球磁场强度值 魏青云等 38

33.MAGSAT卫星资料处理技术 安振昌 39

34.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对中低纬地磁场的影响 徐文耀等 40

35.用中低纬度地磁资料确定S?电流体系的焦点 徐文耀 41

36.对中国长城站哨声观测的初步研究 贺长明等 42

37.南极长城站夏季哨声的观测与分析 贺长明等 43

38.中国南极长城站地磁脉动记录的分析 徐宝连等 44

39.1978年11月7日—1984年10月29日期间满日盘Ca-K线测量和卫星NIMBUS-7上紫外测量的比较 高美庆 45

40.太阳紫外和远紫外流量太阳周变化的研究 高美庆 47

41.夜天光和气晖 朱岗昆 49

42.关于核爆炸的侦察和地球物理效应 朱岗昆 50

43.高斯包络电磁脉冲穿透非均匀各向异性等离子体层的传播 张大跃等 51

44.1986年2月太阳耀斑效应地磁脉动 杨少峰等 52

重力与地球动力学 53

45.利用重力资料反演三维密度界面的质面系数法 刘元龙等 53

46.中国东部滨海地区重磁场特征与地壳构造轮廓 王谦身等 54

47.郯庐断裂带中段的重力异常特征与地壳构造 周文虎等 56

物探与化探 57

48.垂直地震剖面中的几个应用问题 蒋宏耀等 57

49.频域激发极化频谱特性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报告 张赛珍等 59

50.激发极化法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纪念物探所建所30周年 张赛珍 60

51.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田——效果及异常模式探讨 聂馨五、张赛珍等 61

实验地球物理 63

52.岩爆的工程实录、理论与控制 陈宗基 63

53.根据流变学与地球动力学观点研究新奥法 陈宗基 64

54.岩体力学中反演问题的多元参数择优法及其应用 吴海青 65

55.非穿透裂纹平板试件三维破裂的实验研究 滕春凯等 66

56.反向断层地震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陆基孟、王铁男 68

57.美国休斯敦大学联合地球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王铁男 69

58.美国休斯敦大学地震实验室的实验系统综述 王铁男等 70

59.一种倾角时差校正及叠前成象方法 王铁男等 71

60.地震模拟实验系统 王铁男 72

61.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对资源与能源的控制 滕吉文 73

岩石圈的演化 73

62.地球表层系统非线性演化模式 陈之荣 74

63.攀-西裂谷的地球动力学和构造演化 陈宗基 75

64.攀-西古裂谷与“活化”的地球物理特征 滕吉文 76

65.中国四川攀-西裂谷的形成、演化与裂谷分类 滕吉文等 77

自然灾害的预测及预防 78

66.地震灾害预防的现状及趋向 蒋宏耀等 78

67.灾害的成因类型和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对策 王德孚 79

68.大地震前后怪异天气的初步研究 何志桐 80

仪器与观测系统 81

69.微机用于电磁方法二例 卢军等 81

70.微机用于野外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卢军等 82

71.SSJ数字式地震事件记录器 邵安民等 83

其它 84

72.地球电磁感应研究的新进展 孔祥儒等 84

73.大地电磁测深(MT)法的现状、问题和展望 孔祥儒 85

74.在中国福建省地热区的电磁测深研究 孔祥儒等 86

75.攀-西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中的电性结构 孔祥儒等 88

76.我国福建陆缘地带的地热活动、热流分布特征与热能的利用 魏斯禹等 89

77.试谈情报刊物编辑的职能和素质 林邦佐 91

78.对中国文献情报科学的沉思 王德孚 92

79.中国东部地区磁异常特征与构造和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 贾士中 93

80.岩石圈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新进展:——地球科学大断面 滕吉文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