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界定 1
二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5
三 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6
四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在中国 9
第一篇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17
第一章 德国启蒙运动 17
第一节 德国启蒙运动 17
第二节 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 22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理论焦点 29
第四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自我理解 40
第五节 虔敬派运动 43
第六节 通俗哲学 44
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 48
第一节 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 49
第二节 从狂飙突进运动到古典文学:席勒 57
第三节 德国文学的旗帜:歌德 62
第四节 浪漫派运动:施莱格尔兄弟 72
第三章 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81
第一节“科学”的理念 82
第二节 自然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 84
第三节 自然科学成就概观:天文学、数学、化学、生物学 93
第四章 学院哲学与学术自由 99
第一节 哲学在大学的地位 99
第二节 哲学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02
第三节 哲学与学术自由 108
第二篇 康德 121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121
第二章《纯粹理性批判》 124
第一节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126
第二节 先验感性论 130
第三节 先验知性论 132
第四节 先验理性论 144
第三章《实践理性批判》 155
第一节《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155
第二节 实践理性与自由的实在性 164
第三节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173
第四节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 180
第五节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187
第四章《判断力批判》 193
第一节《判断力批判》的缘起 193
第二节 反思判断力的提出 195
第三节 审美判断力批判 202
第四节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213
第五章 政治哲学 227
第一节 为知识奠基与为自由辩护 228
第二节 自由与权利 231
第三节 一种最好的政体:共和制 244
第四节 一个哲学的千年王国:永久和平 253
第三篇 费希特 261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261
第二章 知识学及其演变 266
第一节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267
第二节 知识学的转向 278
第三章 呼唤自由的社会政治学说 297
第一节 索回思想自由与捍卫法国革命 298
第二节“自然法权”和“锁闭的商业国” 307
第四章 道德宗教与人性尊严 322
第一节 先验哲学与宗教 323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与上帝概念 326
第三节 超凡世界与极乐生活 333
第四篇 谢林 343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343
第二章 自然与精神 355
第一节 绝对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 356
第二节 生生不息的自然 359
第三节 自然的创造与级次 366
第四节 人与自然 371
第三章《先验唯心论体系》 374
第一节 基本原理 375
第二节 理论哲学体系 378
第三节 实践哲学体系 381
第四节 目的论与艺术哲学 385
第五节 评价 388
第四章 绝对与人类自由 391
第一节 自由与体系 392
第二节 自由与上帝 397
第三节 自由与必然 406
第五章 宗教与神话 410
第一节 真诚与浪漫 411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414
第三节 神话与启示 417
第五篇 黑格尔 425
第一章 生平、著作、讲座及黑格尔研究 425
第一节 生平 425
第二节 著作 436
第三节 讲座 440
第四节 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442
第二章 早期思想:批判和改造宗教、注重实践哲学 446
第一节 客观宗教、主观宗教、民众宗教 449
第二节“理性的神话学” 452
第三节“爱”、“生命”、“历史命运” 457
第四节“我一向对政治有一种偏爱” 460
第五节“绝对的对立是有效的” 468
第三章 耶拿时期:对当代哲学的批评和尝试创建体系 476
第一节 考察哲学现状、重新定位哲学 476
第二节 重新定位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486
第三节 创建一个科学的哲学体系 487
第四章《精神现象学》 497
第一节 写作过程和全书结构 497
第二节“精神”和“现象学”的概念 501
第三节 内容概述与评论 504
第四节 效果史 521
第五章《哲学科学百科全书》及逻辑学 528
第一节 体系的前奏:《逻辑科学》 528
第二节 辩证法的确立 531
第三节 哲学的基本性质 538
第四节 逻辑学 544
第六章 自然哲学 557
第一节 自然哲学的必要性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 557
第二节 何为自然? 562
第三节 自然哲学及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问题 565
第四节 自然哲学的命运 577
第七章 精神哲学 580
第一节 主观精神 582
第二节 客观精神 583
第三节 绝对精神 590
第四节 论自由 602
第六篇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613
第一章 黑格尔学派 613
第一节 老年黑格尔派 614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 625
第三节 关于宗教问题的争论 633
第四节 关于政治问题的争论 639
第二章 费尔巴哈 643
第一节 生平、著作和影响 643
第二节《黑格尔哲学批判》 651
第三节《基督教的本质》 658
第四节《未来哲学原理》 662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德国古典哲学 669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的成长历程 669
第二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76
第三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84
第四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694
主要参考文献 704
人名索引 723
后记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