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3
论刘少奇到新兴集的伟大历史作用 王玉金 3
刘少奇亲自领导建立的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 朱开惠 10
刘少奇与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李世农 李清泉 胡坦 16
淮南路东劳动互助的几点经验 张劲夫 30
丰碑永竖人心上 方志明 40
华中抗日根据地银行与抗币情况概述 王钦 44
淮南篇 59
巍巍丰碑——方毅同志与淮南抗日根据地 李世农 李清泉 胡坦 59
谭震林与淮南整风 苗键 68
略述淮南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情况 孙明开 高屏 73
淮南根据地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 晋心德 84
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吴炎武 赵荫华 104
忆《新路东》报和《淮南日报》 沈文英 108
聚集革命力量 培养抗日人才——记淮南津浦路西抗日联中 沈为钢 张祥隆 114
淮南敌后的抗战文艺 胡士平 121
骆腾云互助组 董秀荣 125
抗日时期天(长)高(邮)根据地的财贸工作 杨联 131
淮北篇 149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 郑淮舟 149
论彭雪枫在豫皖苏边区的统战工作 朱军 乔同兴 李志先 153
广土众民何患财穷之理 吴孝桐 168
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淮上抗日根据地 孙为忠 175
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立和发展 郑淮舟 178
洪泽湖畔的曙光 郑淮舟 欧远方 陈硕峰 182
回忆四五灵凤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 郑淮舟 190
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之初的泗县第三区 陈硕峰 194
灵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 方启道 197
忆皖东北行政人员训练班 陈硕峰 200
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三个阶段 陈硕峰 204
略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的建设 江波 朱海峰 209
论淮北抗日根据地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李华民 216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整风运动 杨久梅 223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文教卫生工作 高曙 田富华 228
淮北苏皖边区的妇女工作 慕占民 235
泗五灵凤县的敌伪军工作 郑淮舟 武彦楼 240
淮宝抗日根据地及财政经济工作 田垒 249
盱凤嘉根据地的税收工作 钱铎 252
抗战在淮泗 陈硕峰 256
淮北二分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基本经验 宋振玲 孙爱东 264
淮北二分区的减租减息运动 杨成文 李克影 269
邳睢铜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刘星 276
邳睢铜地区的统战工作 王克 284
皖江篇 295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经济 毕长春 295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王广汉 300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 徐承伦 308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贸易经济 陈家骥 314
敌后办报——忆皖江地区《大江报》 钱兰光 321
新四军第七师对敌伪军的工作 徐承伦 325
和含地区的开辟和发展 林岩 332
战争的伟力寓于群众之中——和含县的根据地建设 金文萍 贾世珍 346
和含地区的货管工作 吴谷泉 石楚玉 352
紧张而繁忙的江和全交通线 徐皖东 357
皖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中共铜陵市委党史办 362
繁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黄定民 383
青(阳)北的童埠区委、区政府 中共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池州市新四军研究会 390
贵(池)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阮万钧 394
贵(池)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 胡大源 399
战斗中建立的彭东(至)抗日游击根据地 中共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池州新四军研究会 405
桐(城)南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周晓舟 410
花山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齐平 417
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与太宿望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余兆龙 戴振海 420
后记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