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武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9125438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等制度因素和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投资策略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导论 1

一、选题的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9

四、研究方法 10

五、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第一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 2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23

一、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 23

二、社会分工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 24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方式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相异 24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条件 25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 26

第二节 中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索 2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26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探索 28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 32

第三节 西方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论述 37

一、刘易斯模型 37

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40

三、舒尔茨的理论 41

四、托达罗模式 42

五、钱纳里模型 44

六、斯塔克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理论模式 45

七、推-拉-压理论 45

第二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 49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 49

一、突出的人地矛盾 49

二、二元工业化道路的资本排斥劳动 50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 54

四、不断变革的土地制度 55

五、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季节性生产 56

六、农产品需求弹性小 57

第二节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57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 57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发展机会的内在要求 5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外在动力 59

四、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9

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0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61

七、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2

第三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64

一、农业排斥力 64

二、城乡吸纳力 68

三、转移摩擦力 73

第四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特点 75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与特点 75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特点 77

第五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方法及测算结果 89

一、国际标准模型法 89

二、耕地劳动比例法 90

三、直接计算法 90

四、劳均播种面积推算法 91

五、农业技术需要法 92

六、比较劳动生产率推算法 93

第三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96

第一节 制度障碍 96

一、城乡二元分割制度 96

二、土地制度 102

三、就业制度 103

第二节 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 104

一、滞后的城市化水平 104

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106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109

四、国家投资策略、产业政策 111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 112

一、已有观念落后,新观念淡薄 112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114

第四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5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5

一、积极作用 115

二、消极影响 119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122

一、积极作用 122

二、消极影响 123

第五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125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125

一、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125

二、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127

三、日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129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132

一、韩国模式和中国台湾模式 133

二、以巴西等国为代表的拉美模式 135

第三节 中国典型地区的成功模式 136

一、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就地转移模式 136

二、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民营企业综合转移模式 137

三、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合资企业就地转移与吸纳模式 137

四、山东省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综合转移模式 137

五、上海市郊区“三集中”转移模式 137

六、小城镇发展综合转移模式 138

七、强村带动就地转移模式 138

八、村庄兼并转移模式 139

九、中西部贫困地区外出打工转移模式 139

十、市场带动转移模式 139

第四节 经验借鉴及启示 140

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 140

二、工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141

三、第三产业在吸收农业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41

四、城市化和非农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 142

五、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142

六、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 143

七、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需要与国情相适应的土地政策 143

八、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 144

九、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转移后果 144

第六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和产业选择 146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转移 146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转移可供选择的模式 146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148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 158

一、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就业:国际经验分析 158

二、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对发展前景的影响 164

三、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166

第七章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68

第一节 制度创新 168

一、产权明晰、合理流转的土地制度 169

二、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户籍制度 173

三、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制度 174

四、全面、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176

第二节 深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179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新领域 180

二、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新空间 181

第三节 积极推动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182

一、加快农村和城市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业外部就业的领域和途径 183

二、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步伐 183

第四节 加强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调控 186

一、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186

二、调整工农关系,实施城乡经济平衡发展战略 186

三、全面启动综合的宏观经济手段,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187

四、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188

五、扩大对外劳务输出,为农村劳动力寻找更为广阔的就业途径 188

第五节 培育新型农民 188

一、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 189

二、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189

三、调整农村教育目标 190

四、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90

五、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 191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