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路及其两个约束 1
§1.1电路模型及集中参数电路 1
§1.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1.2集中参数电路 1
§1.2网络变量及参考方向 3
§1.2.1网络变量 3
§1.2.2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3
§1.2.3有源和无源 4
§1.3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及其约束方程 5
§1.3.1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定义及定义变量 5
§1.3.2元件分类 6
§1.3.3线性定常元件及其约束方程 7
§1.3.4非线性定常元件 11
§1.4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12
§1.4.1独立电源 12
§1.4.2基本信号 16
§1.4.3受控电源 19
§1.5常见多口元件及其受控源模型 20
§1.5.1耦合电感 20
§1.5.2理想变压器和理想变流器 22
§1.5.3回转器 23
§1.5.4负阻抗转换器 25
§1.6基尔霍夫定律及网络描述 26
§1.6.1基尔霍夫定律 26
§1.6.2基尔霍夫方程的独立性 28
§1.6.3网络的描述 29
第二章 电阻网络的分析方法 32
§2.1线性电阻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32
§2.1.1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法 32
§2.1.2网孔分析法和节点电压法 34
§2.1.3含有独立源的网孔和节点法 41
§2.1.4具有受控电源的网孔法和节点法 46
§2.2等效变换法 50
§2.2.1迭加原理 51
§2.2.2置换定理 53
§2.2.3单口等效定理 53
§2.2.4单口等效电路参数计算 55
§2.2.5单口等效定理的证明 61
§2.3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62
§2.3.1非线性电阻电路图解法 62
§2.3.2非线性元件的分段折线等效法 54
第三章 网络图论基础 66
§3.1线状图 66
§3.1.1线图的矩阵表示 66
§3.1.2树的概念 69
§3.1.3基本回路矩阵及基本割集矩阵 70
§3.1.4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及变量代换 72
§3.2割集法和回路法 73
§3.2.1割集法 74
§3.2.2回路法 79
§3.2.3电源位置转移 83
§3.2.4具有受控源的割集法和回路法 84
§3.2.5节点分析法 86
§3.3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证明 88
§3.3.1特勒根定理 88
§3.3.2互易定理 91
§3.3.3电路中的对偶关系 93
§3.4信号流图 94
§3.4.1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 94
§3.4.2信号流图的变换及Mason公式 96
§3.4.3电路的信号流图求解 101
第四章 一阶网络分析 107
§4.1一阶网络的经典分析 107
§4.2一阶网络的三要素法 114
§4.3一阶网络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16
§4.3.1零输入响应 116
§4.3.2零状态响应 120
§4.3.3完全响应 124
§4.4阶跃响应 126
§4.4.1单位阶跃响应 126
§4.4.2脉冲序列响应 129
§4.5冲激响应 132
§4.6卷积和任意激励下的响应 135
§4.6.1卷积积分 136
§4.6.2速度激励下的响应 137
§4.6.3指数激励下的响应 138
§4.6.4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139
第五章 二阶和高阶网络分析 143
§5.1二阶网络分析 143
§5.1.1二阶网络描述 143
§5.1.2零输入响应 144
§5.1.3零输入响应的四种情况 146
§5.1.4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 150
§5.1.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52
§5.1.6二阶网络分析举例 154
§5.2高阶网络分析 158
§5.2.1高阶网络的描述和求解 158
§5.2.2高阶网络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60
§5.2.3特征根的求法 162
§5.2.4网络的稳定性及其判据 166
§5.3状态方程 169
§5.3.1状态方程的概念 170
§5.3.2状态方程的编写方法 171
§5.3.3状态方程解的形式 174
第六章 S域分析 176
§6.1网络方程变换法 176
§6.1.1一阶网络分析 176
§6.1.2二阶网络分析 178
§6.1.3高阶网络分析 180
§6.2S域模型法 181
§6.2.1基本元件的S域模型 181
§6.2.2耦合电感的S域模型 183
§6.2.3S域模型分析举例 184
§6.2.4含耦合元件的S域分析 189
§6.3状态方程的S域分析 193
§6.3.1状态方程的S域求解 193
§6.3.2状态转移矩阵e[A]l的计算 196
§6.4网络函数 197
§6.4.1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分类 197
§6.4.2网络函数零、极点的表示 198
§6.4.3网络函数的时域特性 201
§6.4.4网络函数的图解表示 204
§6.5网络函数矩阵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206
§6.5.1网络函数矩阵 206
§6.5.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网络函数矩阵 206
§6.5.3网络函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08
第七章 频域分析法 211
§7.1正弦稳态响应 211
§7.1.1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211
§7.1.2正弦稳态相量分析 212
§7.1.3含耦合元件的相量分析法 218
§7.2频率特性 219
§7.2.1频率网络函数及频率特性曲线 220
§7.2.2一阶低通、高通网络 221
§7.2.3二阶带通网络 225
§7.3波特图 226
§7.3.1频率特性的对数曲线表示法 226
§7.3.2一阶因子波特图 227
§7.3.3二阶因子波特图 231
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 237
§8.1二端口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237
§8.1.1短路导纳参数及等效电路 237
§8.1.2开路阻抗参数及等效电路 240
§8.1.3混合参数及等效电路 242
§8.1.4传输参数 245
附:二端口网络参数换算表 250
§8.2二端口网络的联结及其参数 252
§8.2.1二端口网络的并联和串联 252
§8.2.2二端口网络的混联 253
§8.2.3有效联结的判断及有效隔离 254
§8.3具有端接的二端口网络函数 257
§8.3.1具有端接的二端口网络及其约束方程 257
§8.3.2具有端接的二端口网络函数 257
§8.4反馈网络 259
§8.4.1反馈网络函数 259
§8.4.2反馈网络的稳定性及判别法 260
第九章 有源滤波网络 262
§9.1有源滤波 262
§9.2有源滤波网络的基本元件 262
§9.2.1运算放大器 262
§9.2.2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264
§9.2.3状态空间表达式综合网络元件 265
§9.2.4模拟法综合网络元件 269
§9.3低阶有源滤波网络 270
§9.3.1低阶滤波网络函数 270
§9.3.2一阶有源滤波网络 272
§9.3.3二阶有源滤波器 273
§9.4滤波网络的近似 279
§9.4.1最大平坦幅值近似 279
§9.4.2等波纹近似 280
§9.4.3频率变换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