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医学院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1
  • ISBN:
  • 页数:9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言 1

一、《疾病学基础》的任务 1

二、《疾病学基础》的指导思想 1

(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各种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 1

目录 1

(二)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揭露疾病发生的社会根源 2

(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防治疾病的生命线 3

第二章 生物病原概述 4

一、生物病原的基本特点 4

(一)细菌 5

二、各类生物病原的基本特性 5

(二)病毒 6

(三)菌毒体 7

(四)螺旋体 7

(五)真菌 7

(六)病原寄生虫 7

1.原虫 8

2.蠕虫 8

三、生物病原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分布与常用的消毒灭菌法 8

二、生物病原的致病作用 11

第三章 传染与免疫 11

一、传染与免疫的基本概念 11

三、机体的免疫作用 12

(一)非特异性免疫 13

(二)特异性免疫 13

四、特异性免疫的实际应用 14

(一)人工自动免疫 14

(二)人工被动免疫 14

五、变态反应 15

(一)常见的变态反应 15

(三)血清学诊断 15

(二)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16

(三)变态反应在临床上的实际意义 16

第四章 炎症 17

一、炎症的临床表现 17

二、炎症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18

(一)炎症的病因 18

(二)炎症的基本病变 18

1.炎症的局部病变 19

2.炎症的全身反应 20

(三)炎症的发展和结局 21

三、炎症的本质 22

四、常见炎症类型 23

(一)浆液性炎 23

(二)纤维蛋白性炎 23

(三)化脓性炎 23

五、炎症防治原则 24

(二)致伤弹的侧击作用 26

(一)致伤弹的直击作用 26

一、火器伤的特征 26

第五章 创伤愈合 26

(三)战伤感染 27

二、创伤愈合 28

(一)被复上皮的再生愈合 28

(二)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创伤愈合 28

1.一级愈合 28

2.二级愈合 28

(三)骨折愈合 29

(四)神经组织的再生愈合 31

三、树立全局观点,能动地促进创伤愈合 32

(五)其它组织的再生愈合 32

第六章 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 33

一、血栓形成 33

(一)血栓形成的原因 33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结局 34

(三)血栓形成对人体的影响 34

二、栓塞及梗死 35

第七章 水肿 37

一、水肿的发生机制 37

(二)炎症性水肿 39

(三)心性水肿 39

(一)中毒性水肿 39

二、常见水肿的类型 39

(四)肾性水肿 40

(五)肝性水肿 40

三、水肿的防治原则 40

第八章 肿瘤 42

一、怎样认别肿瘤  43

(一)肿瘤的生长特点 43

(二)肿瘤的外观特点 43

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44

三、怎样鉴别良性瘤和恶性瘤 44

(三)肿瘤的组织结构 44

(一)认真地考查肿瘤的生长特性 45

(二)注意肿瘤的外观特点 45

(三)从整体出发,注意肿瘤对人体的影响 45

(四)进行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检查 46

四、常见的几种肿瘤 46

(一)常见的良性肿瘤 47

(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47

五、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为制服恶性肿瘤而斗争 48

(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中西结合,寻找根治肿瘤的有效办法 49

(一)依靠群众面向工农兵,猛攻肿瘤病因关 49

(二)要以“完全”“彻底”的革命精神,实行实验室与临床结合,猛攻早期诊断关 49

第九章 常见疾病的举例 51

血吸虫病 53

一、血吸虫的发育过程 53

二、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54

三、病原体的检查 54

四、预防原则 55

一、钩虫的发育过程 56

二、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56

钩虫病 56

三、如何诊断钩虫病 57

四、预防原则 57

疟疾 59

一、疟原虫的发育过程 59

二、疟原虫发育过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60

三、如何认识疟原虫 60

四、预防原则 60

一、大叶肺炎 6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62

肺炎 62

(二)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63

二、小叶肺炎 64

结核病 65

一、结核病概论 65

(一)病因和发病条件 65

(二)基本病变 66

(三)病变的发展和结局 66

二、肺结核病 67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67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 67

(四)结核性脑膜炎 70

(三)肾结核 70

三、肺外结核病 70

(一)肠结核 70

(二)结核性腹膜炎 70

(五)骨与关节结核 71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7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72

二、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73

三、结局及合并症 7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75

二、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联系 75

传染性肝炎 75

(一)急性肝炎 76

1.急性黄疸型肝炎 76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76

3.重型肝炎 76

(二)迁延性肝炎 77

(三)慢性肝炎 77

肝硬化 78

一、门脉性肝硬化 78

(一)病理过程 78

1.门静脉高压症 79

(二)肝硬化代偿失调后的临床病理联系 79

2.肝功能不全 80

(三)结局 81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81

三、胆汁性肝硬化 81

风湿病 82

一、病理改变 82

(一)基本病变 82

2.风湿性关节炎 83

1.风湿性心脏病 83

(二)各脏器的病变 83

3.其它器官改变 84

二、后果 84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85

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 86

一、肾炎的类型 86

(一)急性肾炎 86

(二)慢性肾炎 8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