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甄志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7106085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汲取科研成果,结合各位编委多年从事医史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资料丰富翔实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在内容上有深度有高度,切合教学实际,并对从事医史研究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导论 1

引言——人类的诞生 8

第一章 医药学的起源 10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10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起源概述 10

一、社会背景 10

二、医药学起源概述 13

第二节 卫生保健的起源 17

一、居处 17

二、衣着 18

三、用火 20

四、导引 21

五、婚姻 21

第三节 药物的起源 23

一、植物药的发现 23

二、动物药的发现 24

三、矿物药的发现 24

四、药物起源的传说 24

第四节 针灸与外治法的起源 25

一、针灸的起源 25

(一)关于“以石治病”的文献记载 25

(二)关于“以石治病”的出土实物 26

(三)关于针法的起源 27

(四)关于灸法的起源 28

二、外治法的起源 29

第五节 传说中的医家 30

一、伏羲氏 30

二、神农氏 31

三、黄帝 31

四、僦贷季 31

五、俞跗 31

六、岐伯 31

七、伯高 32

八、少俞 32

九、鬼臾区 32

十、桐君 32

十一、雷公 32

十二、马师皇 32

十三、少师 32

第六节 医药起源问题及古人长寿说 33

一、医源于圣人 33

二、医源于巫 33

三、医源于动物本能 35

四、关于古人长寿之说 36

第二章 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 38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38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38

一、社会背景 38

二、医药学发展概述 41

第二节 对疾病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技术 42

一、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42

二、病名的出现 43

三、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44

四、早期的诊疗技术及金属医针的出现 44

第三节 医学理论的萌芽 45

一、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45

(一)关于气、精、神的学说 45

(二)关于阴阳、五行学说 46

(三)关于天人相应的思想 47

二、早期的医学理论 47

(一)病因学 47

(二)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 48

第四节 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48

一、药物知识的积累 48

二、酒的酿造及其意义 50

三、汤液的创制 52

(一)汤剂(水药)说 52

(二)五谷之液说 52

第五节 早期的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53

一、早期的卫生保健 53

二、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55

第六节 古代医家 56

一、伊尹 56

二、医缓 56

三、医和 57

四、文挚 57

五、医竘 57

六、长桑君 57

七、矫氏、俞氏、卢氏 58

第七节 医与巫的斗争 58

一、巫术对医药的统治 58

二、医巫关系的演变 59

第三章 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62

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62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62

一、政治经济 62

二、科学文化 64

(一)史学和文学 64

(二)科学技术 65

三、哲学思想 67

(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67

(二)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69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70

第二节 诸汉墓出土的各种医药文物 71

一、西汉以前古医书的存佚简况 71

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及医学文献 72

(一)西汉古尸的完整保存是防腐学上的奇迹 72

(二)马王堆出土的各种古籍和医学文献 73

(三)马王堆医书的内容和价值 74

三、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医书 76

四、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77

五、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77

第三节 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78

一、《黄帝内经》 78

(一)《内经》的书名、作者及成书年代 78

(二)《内经》的基本内容和成就 81

(三)《内经》的影响 90

二、《难经》 91

(一)《难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91

(二)《难经》的内容和成就 92

(三)《难经》的影响 93

第四节 药物学的发展与《神农本草经》问世 93

一、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93

二、《神农本草经》 95

(一)作者及成书年代 95

(二)《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97

(三)《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和局限性 99

第五节 临证医学的成就 100

一、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100

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101

(一)张仲景生平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 101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104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108

(四)《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109

第六节 主要医药学家 110

一、扁鹊 110

(一)扁鹊生平 110

(二)扁鹊的医学成就 111

(三)扁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高尚医德 113

(四)扁鹊对后世的影响 114

二、文挚 114

三、淳于意及其“诊籍” 115

(一)淳于意生平 115

(二)淳于意的医学成就 116

(三)淳于意的科学态度 118

(四)淳于意精心培养学生 118

四、涪翁与郭玉 119

(一)涪翁 119

(二)郭玉 119

五、华佗 119

(一)华佗生平 119

(二)华佗的医学成就 120

(三)华佗在医疗体操方面的贡献 122

六、苏耽和董奉 122

(一)苏耽 122

(二)董奉 123

七、韩康与壶翁 123

(一)韩康 123

(二)壶翁 124

第四章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125

公元265~960年(两晋~五代) 125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125

一、政治经济 125

二、科学文化 127

(一)祖冲之与圆周率 127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127

(三)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27

(四)天文历算 127

(五)建筑 128

三、哲学思想 128

(一)玄学的兴起与泛滥 128

(二)佛教的兴起与道教的流行 128

(三)儒佛道并立与三教归一 129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130

第二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和医学理论的提高 130

一、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 130

(一)《内经》的注释和整理 130

(二)《伤寒论》的整理与研究 132

二、医学理论的提高 134

(一)脉学 134

(二)病源证候学 137

第三节 药物学的进步 139

一、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 139

(一)《本草经集注》 139

(二)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140

(三)《本草拾遗》和《蜀本草》 141

(四)外来药物的整理 142

(五)食疗本草的整理 143

(六)本草工具书的出现 144

二、对特效药物的认识和应用 144

(一)常山、蜀漆治疟疾 144

(二)粳米治疗脚气 144

(三)海藻、昆布等疗瘿 144

(四)动物肝脏疗盲 145

(五)胎盘补益治虚劳 145

(六)砷剂治疗齿疾 145

三、服石、炼丹与制药化学 145

(一)服石 145

(二)炼丹与制药化学 146

四、药物炮炙法的总结 147

第四节 综合性医著的出现 148

一、葛洪与《肘后救卒方》 148

(一)葛洪生平 148

(二)《肘后救卒方》 149

二、孙思邈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151

(一)提倡高尚的医疗道德 151

(二)对临证各科的贡献 152

(三)对药物学的贡献 152

(四)对老年医学的贡献 153

三、王焘与《外台秘要》 154

(一)王焘生平 154

(二)《外台秘要》 155

四、宇妥·元丹贡布与《四部医典》 156

(一)宇妥·元丹贡布生平 156

(二)《四部医典》 156

第五节 著名医学家 159

一、秦承祖 159

二、姚僧垣 159

三、王显 159

四、李修 159

五、徐氏医学世家 159

六、范汪 160

七、褚澄 160

八、杨玄操 160

九、张文仲 161

十、韦慈藏 161

十一、许智藏、许胤宗 161

十二、甄权、甄立言 161

十三、崔知悌、宋侠 161

十四、沈应善 162

第六节 临证各科的发展 162

一、内科 162

二、针灸科 162

三、外科 164

四、妇产科 165

五、小儿科 166

六、按摩科与伤科 167

七、五官科 168

八、养生学 170

九、美容方 171

第七节 医政设施 172

一、医药行政 172

二、医学教育 173

第八节 中外医学交流 174

一、中朝医学交流 175

二、中日医学交流 175

三、中印医学交流 176

四、中越医学交流 177

五、中国与阿拉伯医药交流 178

六、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医学交流 179

七、中国与东南亚和非洲的医学交流 179

八、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医药交流 180

第五章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 181

公元960~1368年(宋辽金元) 181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181

一、政治经济 181

二、科技文化 183

三、哲学思想 184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185

第二节 医政设施 186

一、改进医事管理 186

(一)翰林医官院 186

(二)地方医官 186

(三)军医组织 187

(四)法医检验制度 187

(五)金元医事制度 188

二、设置慈善疗养机构 189

(一)安济坊 189

(二)保寿粹和馆 189

(三)养济院 190

(四)福田院 190

(五)慈幼局 191

(六)漏泽园 191

(七)病囚院 191

三、开设国家药局 192

(一)御药院 192

(二)尚药局 192

(三)和剂局与惠民局 193

(四)金元药局的变化 194

四、颁行医药律令 195

(一)有关医药律令 195

(二)有关饮食卫生的律令 196

(三)有关保健方面的律令 197

(四)有关囚犯的医药卫生管理律令 197

(五)元代有关医药的新律令 198

第三节 医学教育 199

一、北宋的医学教育 199

(一)庆历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199

(二)熙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201

(三)崇宁兴学时期的医学教育 202

二、南宋的医学教育 204

(一)复兴医学 204

(二)制定考试程文 205

三、金代的医学教育 205

四、元代的医学教育 206

(一)教师的举荐与考核 206

(二)各级医官的考选 206

(三)学生来源 207

(四)考试科目与所习经书 207

(五)制定责罚条例 207

第四节 文献整理与研究 208

一、校刊医书 209

(一)开宝至淳化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209

(二)天圣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209

(三)景祐至皇祐年间对医书的整理 209

(四)校正医书局的成立与成就 210

(五)大观至重和年间对医书的整理、编撰 210

二、文献研究 211

(一)《内经》研究 211

(二)《难经》研究 212

(三)《伤寒论》研究 212

第五节 药物学的发展 215

一、官修本草 215

(一)《开宝本草》 215

(二)《嘉祐本草》 215

(三)《图经本草》 216

二、医家撰著的本草 216

(一)《日华子诸家本草》 216

(二)《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 216

(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217

(四)《本草衍义》 217

(五)《宝庆本草折衷》 218

(六)《本草成书》 218

(七)《本草正经》与《履巉岩本草》 218

(八)《珍珠囊》 219

三、食疗本草 219

(一)《日用本草》 219

(二)《饮膳正要》 219

四、制药学 220

(一)制剂学 220

(二)炮炙学 220

第六节 方剂学的发展 220

一、政府颁行方书 221

(一)《普救方》 221

(二)《太平圣惠方》 221

(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1

(四)《圣济总录》 222

二、医家撰著的方书 222

(一)《博济方》 222

(二)《苏沈良方》 222

(三)《旅舍备要方》与《史载之方》 223

(四)《普济本事方》 223

(五)《鸡峰普济方》 223

(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23

(七)《济生方》 224

(八)《活人事证方》与《仁斋直指方》 224

(九)金元医家对方剂学的贡献 224

第七节 医学理论的进步 225

一、病因病机学 225

(一)病因学 225

(二)病机学 226

二、诊断学 226

(一)脉学 226

(二)舌诊 228

(三)其他诊法 229

三、解剖学 229

(一)《欧希范五脏图》 229

(二)《存真图》 230

第八节 临证各科的成就 230

一、针灸科 230

(一)著名专家和著作 230

(二)针灸铜人与《针灸图经》 231

(三)灸法 232

(四)子午流注 233

(五)经络学 233

二、内科 233

(一)内科的分化 233

(二)诊治水平的提高 233

(三)急证救治的进步 234

三、外科 235

(一)外科理论 235

(二)诊疗技术 235

(三)手术疗法 236

四、骨伤科 237

(一)专科设置 237

(二)骨伤检查法 237

(三)骨伤治疗学 238

(四)器材与器械 240

五、妇产科 240

(一)产科 240

(二)妇科 241

六、儿科 242

(一)专科设置 242

(二)儿科体系的形成 243

(三)痘疹专论 244

(四)特殊诊法 244

七、五官科 245

(一)眼科 245

(二)耳鼻喉科 246

(三)口齿科 246

八、按摩科 247

(一)宋代按摩科 247

(二)金元时的按摩科 247

九、法医学 247

(一)宋以前的法医学 247

(二)《折狱龟鉴》与《棠阴比事》 248

(三)宋慈与《洗冤集录》 248

(四)《结案式》与《无冤录》 250

第九节 学派与创新 250

一、历史条件 250

(一)社会因素 250

(二)科学技术 250

(三)意识形态 250

二、学术流派 251

(一)刘完素——火热论 251

(二)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252

(三)张从正——攻邪论 253

(四)李杲——脾胃论 254

(五)王好古——阴证论 256

(六)朱震亨——相火论 257

三、影响及意义 259

(一)学术发展的继承性 259

(二)学术发展的创造性 259

第十节 医家与著述 259

一、沙门洪蕴 260

二、高若讷 260

三、赵自化 260

四、冯文智 260

五、耶律庶成 260

六、耶律敌鲁 261

七、直鲁古 261

八、许希 261

九、孙尚、孙兆 261

十、刘元宾 261

十一、宋道方 262

十二、王贶 262

十三、杨介 262

十四、李生 262

十五、嵇清 262

十六、汪夫人 263

十七、皇甫坦 263

十八、王克明 263

十九、王继先 263

二十、陈文中 263

二十一、张杲 264

二十二、程迥 264

二十三、麻九畴 264

二十四、常用晦 264

二十五、李庆嗣 265

二十六、罗知悌 265

二十七、王朝弼 265

二十八、葛应雷 265

二十九、葛乾孙 266

三十、罗天益 266

三十一、窦默 266

三十二、刘光大 267

三十三、刘哈刺巴都鲁 267

三十四、许国祯 267

三十五、杜思敬 267

三十六、危亦林 268

三十七、赵良仁 268

三十八、赵道震 268

三十九、王珪 268

四十、沈好问 268

四十一、项昕 269

四十二、吴恕 269

四十三、吕复 269

四十四、其他医学人物 269

第十一节 少数民族医学 270

一、藏医学 270

(一)医籍的整理编撰 270

(二)医学交流 271

(三)著名医家 271

二、蒙医学 271

(一)基本理论的萌芽 272

(二)解剖学的研究 272

(三)方药学的丰富 272

(四)骨伤科的进展 273

(五)战伤救护的经验 273

(六)独特的传统疗法 273

第十二节 中外医药交流 273

一、中朝医药交流 274

二、中日医药交流 275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276

四、中国与印度、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277

第六章 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279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279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学发展概述 279

一、政治经济 279

二、科学文化 281

三、哲学思想 283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284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 285

一、《本草纲目》以前的中药学著述 285

(一)综合性本草——《本草发挥》 285

(二)专题性本草——《救荒本草》 285

(三)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 286

(四)简要性本草——《本草集要》 287

(五)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288

(六)入门性本草——《本草蒙筌》 289

二、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289

(一)李时珍生平与编著《本草纲目》经过 289

(二)《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 290

(三)《本草纲目》的影响 292

三、《本草纲目》以后的药物学著述 293

(一)《本草述》 293

(二)《本草述钩玄》 294

(三)《本草备要》 294

(四)《本草从新》 294

(五)《得配本草》 295

(六)《本草纲目拾遗》 295

(七)《植物名实图考》 296

第三节 方剂学与药物炮制学的成就 297

一、方剂学 297

(一)《普济方》 297

(二)《奇效良方》 298

(三)《摄生众妙方》 298

(四)《医方考》 298

(五)《祖剂》 298

(六)《医方集解》 299

(七)《成方切用》 299

二、药物炮制学 300

(一)《炮炙大法》 300

(二)《雷公炮炙药性解》 300

第四节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00

一、明以前有关温病论述之梗概 300

(一)宋以前有关温病的论述 300

(二)宋元时期对温病的新见解 301

二、吴有性“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的伟大创见 301

(一)吴有性 301

(二)戾气学说 302

(三)对后世的影响 303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03

(一)叶桂与《温热论》 304

(二)薛雪与《湿热条辨》 304

(三)吴瑭与《温病条辨》 304

(四)王士雄与《温热经纬》 305

第五节 人痘接种术——世界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305

一、有关天花病的文献记载 305

二、接种人痘的方法 306

三、人痘接种术的推广 307

第六节 临证医学的新成就 308

一、诊断学 308

(一)《濒湖脉学》 309

(二)《脉语》 309

(三)《医灯续焰》 309

(四)《脉诀汇辨》 310

(五)《四诊抉微》 310

(六)《三指禅》 311

(七)《伤寒舌鉴》 311

二、内科 311

(一)《医学正传》 313

(二)《万病回春》 313

(三)《寿世保元》 314

(四)《明医杂著》 314

(五)《证治准绳》 314

(六)《慎柔五书》 314

(七)《症因脉治》 314

(八)《理虚元鉴》 315

(九)《证治汇补》 316

(十)《金匮翼》 316

(十一)《医林改错》 316

(十二)《类证治裁》 316

三、外科与伤科 317

(一)《外科发挥》 317

(二)《正体类要》 317

(三)《外科理例》 317

(四)《外科枢要》 318

(五)《疡医证治准绳》 318

(六)《外科正宗》 319

(七)《外科大成》 319

(八)《外科症治全生集》 320

(九)《医宗金鉴》 321

(十)《疡医大全》 321

(十一)《疡科心得集》 322

(十二)《伤科汇纂》 322

(十三)《解围元薮》 322

(十四)《疠疡机要》 322

(十五)《霉疮秘录》 323

四、妇产科 323

(一)《万氏女科》 323

(二)《女科证治准绳》 323

(三)《济阴纲目》 323

(四)《女科经纶》 324

(五)《傅青主女科》 324

(六)《达生篇》 324

五、儿科 325

(一)《婴童百问》 325

(二)《保婴撮要》 325

(三)《万密斋医书十种》 325

(四)《幼科证治准绳》 326

六、眼科 326

(一)《原机启微》 326

(二)《审视瑶函》 327

七、口齿与喉科 327

(一)口齿科 327

(二)喉科 327

八、针灸科 328

(一)《针灸大全》 329

(二)《针灸问对》 331

(三)《针灸聚英》与《针灸节要》 331

(四)《针灸大成》 332

(五)《针方六集》 335

九、推拿按摩科 336

(一)《小儿推拿秘旨》 336

(二)《小儿推拿秘诀》 337

(三)《陈氏小儿按摩经》 337

(四)《推拿广意》 337

十、经络学说 338

十一、气功与养生 338

(一)《修龄要旨》 339

(二)《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339

(三)《清寤斋心赏编》 339

(四)《赤凤髓》 340

(五)《寿世保元》 340

(六)《摄生要语》 340

(七)《摄生三要》 340

(八)《老老恒言》 340

(九)《寿世青编》 341

第七节 医学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341

第八节 医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343

一、古典医籍的考证与注释 343

(一)对《内经》的研究和注释 343

(二)对《难经》的研究和注释 345

(三)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注释阐发 346

(四)《神农本草经》的辑复 347

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 347

(一)《古今医统大全》 347

(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348

(三)《医宗金鉴》 348

三、医案专辑与医学入门书的出版 349

(一)《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 349

(二)《医学入门》 349

(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与《时方歌括》 349

四、医学史著述 350

(一)李濂《医史》 350

(二)《太医院志》、《医藏书目》与《考证古方权量说》 350

五、人体解剖学 350

第九节 始载与首创之医学事物 351

一、“辨证施治”与“辨证论治”专门术语的最早见载 351

二、病案内容的充实与记录规范化 352

三、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 353

四、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 353

第十节 医事制度与卫生预防 354

一、医事制度 354

(一)明代最高医药行政管理机关 354

(二)明代宫廷医药机构 355

(三)明代平民医药机构与地方医疗机构 355

(四)清代最高医药管理机关 355

(五)医学教育和分科 355

(六)对庸医造成医疗事故之惩罚条例 357

二、卫生预防 357

(一)职业病的防治 357

(二)疫病的预防 357

第十一节 著名医家 358

一、王履 358

二、楼英 358

三、戴思恭 359

四、虞抟 359

五、江瓘 360

六、汪机 360

七、薛己 361

八、万全 361

九、高武 362

十、李梴 362

十一、徐春甫 363

十二、孙一奎 363

十三、杨继洲 364

十四、方有执 364

十五、王肯堂 365

十六、武之望 365

十七、吴昆 366

十八、陈实功 366

十九、张介宾 366

二十、赵献可 367

二十一、缪希雍 368

二十二、李中梓 368

二十三、陈司成 369

二十四、李时珍 369

二十五、吴有性 369

二十六、喻昌 369

二十七、傅山 370

二十八、张志聪 370

二十九、方以智 371

三十、汪昂 372

三十一、张璐 372

三十二、祁坤 373

三十三、李用粹 374

三十四、柯琴 374

三十五、叶桂 375

三十六、薛雪 376

三十七、尤怡 376

三十八、王维德 377

三十九、徐大椿 377

四十、吴仪洛 378

四十一、黄元御 378

四十二、吴谦 379

四十三、沈金鳌 380

四十四、赵学敏 380

四十五、魏之琇 381

四十六、陈修园 382

四十七、吴瑭 383

四十八、王清任 383

四十九、王士雄 384

五十、章楠 385

第十二节 中外医药交流 386

一、中朝医药交流 386

二、中日医药交流 386

三、中国与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的医药交流 388

第七章 近百年的中国医药学 391

公元1840~1949年(清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391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医药学发展概述 391

一、政治经济 391

二、科学文化 393

三、哲学思想 395

四、医药学发展概述 397

第二节 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 399

一、传教士来华传教与行医 399

二、建立诊所和医院 401

三、吸收留学生 407

四、编译西医学著作 411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派与中医学兴废的论战 413

一、中西医汇通论 413

(一)唐宗海 414

(二)朱沛文 415

(三)张锡纯 416

(四)恽铁樵 418

二、废止中医论 422

(一)俞樾的《废医论》 422

(二)主张废止中医的代表——余云岫 424

(三)为废止中医造舆论的汪企张 425

三、改造中医论 426

(一)提倡中医科学化的陆渊雷 426

(二)系统论述中医科学化途径的谭次仲 428

第四节 临证医学的发展 431

一、内科 431

(一)综合性著作 431

(二)对内科疾病的认识 432

(三)著名内科学家 433

(四)学派之争缓和 434

二、外科和伤科 435

(一)普通外科学的发展 435

(二)骨伤科学的进步 438

(三)外治法的丰富 439

三、妇产科 440

(一)著名妇科学家 440

(二)妇科名著 440

四、儿科 442

(一)儿科通论名著 442

(二)对麻疹、痘疮的认识 442

(三)儿科外治法的发展 443

五、针灸科 443

(一)著名针灸学家 443

(二)著名针灸专著 445

六、眼科 447

(一)著名眼科专著 447

(二)眼科发展的特点 448

七、喉科 448

(一)著名喉科专著 448

(二)论治白喉的进展 449

第五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450

一、《内经》 451

(一)《内经》的整理与注释 451

(二)《内经》的专题发挥 451

(三)《内经》运气学说的研究 452

(四)《内经》研究的新进展 452

二、《难经》 453

(一)《难经》的整理 453

(二)《难经》的发挥 453

(三)《难经》的考证 453

三、《伤寒论》 453

(一)《伤寒论》研究的特点 453

(二)《伤寒论》的整理与注释 454

(三)研究《伤寒论》注重实用 454

(四)研究《伤寒论》力图创新说 455

四、《金匮要略》 456

(一)《金匮要略》的整理与注释 457

(二)《金匮要略》的研究与发挥 457

(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综合研究 457

五、医案、医话与医史 458

(一)医案 458

(二)医话 459

(三)医史 459

六、丛书、全书与工具书 460

(一)丛书 460

(二)全书 461

(三)工具书 461

第六节 药物学的成就 462

一、古本草著作的研究和整理 462

(一)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 462

(二)仲昂庭《本草崇原集说》 463

(三)孙子云《神农本草经注论》 463

(四)蔡陆仙《中国医药汇海》 463

(五)阮其煜《本草经新注》 464

二、药物效用的研究 466

(一)屠道和《本草汇纂》 466

(二)周岩《本草思辨录》 466

(三)丁甘仁《药性辑要》 467

(四)丁福保《中药浅说》 467

(五)温敬修《实验药物学》 468

三、药物鉴别和炮制法的研究 469

(一)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 469

(二)杨叔澄《制药学大纲》 470

第七节 方剂学的成就 470

一、方剂学理论的研究 470

(一)费伯雄《医方论》 471

(二)蒋文芳《时方论》 472

(三)唐宗海《六经方证中西通解》 472

二、方书的整理和编纂 473

(一)曹绳彦《古今名医万方类编》 474

(二)吴克潜《古今医方集成》 474

(三)蔡陆仙《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475

三、验方的汇编 476

(一)鲍相璈《验方新编》 476

(二)龚自璋等《医方易简新编》 477

(三)李克蕙等《验方辑要》 478

(四)丁福保《中西医方汇通》 478

第八节 旧中国歧视摧残祖国医药学与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479

一、北洋政府歧视排斥中医药 479

二、国民政府废止中医药的措施 480

三、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482

四、中央国医馆的成立 484

五、《中医条例》的制订 487

〔附录〕中字第十四号提案全文 489

第九节 医学教育 491

一、中医院校的建立 491

(一)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491

(二)浙江中医专门学校 491

(三)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 492

(四)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医学专门学校 492

(五)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492

(六)苏州国医学校和苏州国医研究院 493

(七)新中国医学院 493

(八)北平国医学院和华北国医学院 493

(九)福建仙游国医专科学校 494

(十)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 494

〔附录〕中央国医馆令各省分馆、学校、学社令发国医专科学社及国医研究所暂行标准大纲文 497

附:国医专科学社及国医研究所立案暂行标准大纲 497

二、西医院校的建立 499

(一)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 501

(二)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501

(三)江苏省立医学专科学校 501

(四)浙江医学专门学校 503

(五)直隶医学专门学校 503

(六)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医科 504

(七)国立药学专科学校 504

第十节 学术团体与医药刊物 504

一、中医学会及学术团体 504

(一)中医学会 504

(二)中医研究会(社)与中西医学研究会 505

(三)医药学会 506

二、医学期刊杂志的出版 511

(一)中医药期刊的出版 511

(二)西医药刊物的创办 513

第十一节 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工作 521

一、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组织 522

(一)早期的太平军军医 522

(二)医药卫生组织的建立 522

二、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措施 523

(一)设立医院、疗养院 523

(二)征聘民间医生 524

(三)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 524

(四)禁酒、禁烟、禁鸦片 525

(五)严禁巫术迷信及恶习 525

第十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医药卫生工作 525

一、卫生机构的建立 525

(一)中央卫生机构 525

(二)地方卫生机构 527

(三)卫生人员的训练和管理 528

二、疾病流行与卫生防疫 529

(一)鼠疫 529

(二)霍乱 531

(三)天花 531

(四)黑热病 531

(五)血吸虫病 531

(六)结核病 532

(七)性病 532

三、医药工业 533

第十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534

一、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 534

二、群众性卫生运动的开展 535

(一)红军时期的卫生工作 535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 537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 537

三、卫生机构的建立 538

(一)红军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 538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 539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医疗卫生机构 540

四、战伤救护工作的开展 544

(一)红军时期的战伤救护工作 544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伤救护工作 545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伤救护工作 546

五、中医工作的开展 546

(一)红军时期的中医工作 546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医工作 547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医工作 548

六、卫生干部的培养 548

(一)红军时期的医学教育 548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医学教育 548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医学教育 549

七、药品器材的生产 549

(一)红军时期的药材工作 549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药材工作 549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药材工作 550

八、医药卫生刊物的出版 550

(一)红军时期的卫生宣传工作 550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出版工作 550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卫生出版工作 551

附录 551

一、中国医学史大事年表 551

二、人名索引 563

三、书名索引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