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上)——因袭时期 1
第八章 秦汉之墨与法 1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1
第二节 李斯 3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7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9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20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20
第二节 贾谊 21
第三节 董仲舒 25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31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38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54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54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55
第三节 吕氏春秋 56
第四节 淮南鸿烈 60
第五节 王充论衡 64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79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79
第二节 无为 80
第三节 无君 84
第四节 列子 88
第五节 葛洪 93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96
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109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109
第二节 韩愈 111
第三节 柳宗元 112
第四节 林慎思 116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123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123
第二节 元结 123
第三节 无能子 126
第四节 罗隐 130
第五节 谭峭 133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143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143
第二节 李观 145
第三节 王安石 149
第四节 陈亮 153
第五节 叶适 156
第十五章 兀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168
第一节 司马光 168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170
第三节 邵雍 178
第四节 二程及朱陆 181
第五节 忠经 188
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下)——转变时期(上) 199
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199
第一节 刘基 199
第二节 方孝瑞 203
第三节 张居正 212
第四节 吕坤 217
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 230
第一节 王守仁 230
第二节 李贽 235
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244
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 255
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255
第二节 黄宗羲 256
第三节 唐甄 265
第四节 顾炎武 268
第十九章 王夫之 282
第一节 制度论 282
第二节 民族思想 288
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 292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303
第一节 政治思想与消沉 303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307
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 310
第四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上)——转变时期(下) 323
第二十一章 戊戌维新 323
第一节 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323
第二节 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327
第三节 大同之想理 331
第四节 康有为之维新论 338
第五节 谭嗣同 349
第二十二章 梁启超 363
第一节 身世与学术 363
第二节 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366
第三节 民权与君宪 372
第四节 民治理论 381
第五节 进步思想 391
第二十三章 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403
第一节 冯桂芬 403
第二节 张之洞 407
第三节 何启与胡礼垣 415
第四节 严复 422
第二十四章 辛亥革命 446
第一节 革命动运之勃兴 446
第二节 邹容革命军 447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450
第四节 章炳麟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