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情概述 1
总述 1
建国以来郎溪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经济年鉴》1984年版 17
补白 20
休致后偶作 20
1984年郎溪县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经济年鉴》1985年版 21
1985年郎溪县经济发展概况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6
参加郎溪首届教师节感赋 33
郎溪的自然地理 王君荃 34
地理 34
郎溪的疆域和位置 姜瑞麟 39
郎溪地貌轮廓 姜瑞麟 41
略谈四季分配 姜瑞麟 43
郎溪四季特征 姜瑞麟 46
物候 48
物候门外谈 胡耀华 48
自然灾害 50
乾隆十五年建平大水记 唐晋元辑校 50
郎溪古城墙修复 52
民国二十年水灾 李家祺辑 52
1984年雪灾 史发祥 53
郎溪县行政区划沿革 郭卫宁整理 54
行政区划 54
人口变动情况辑要 胡耀华辑 63
人口 63
1941年郎溪城关户口表 胡耀华辑 66
郎溪县民族分布状况 唐晋元辑 67
郎溪最早的金融机构——农工银行 吴家桂 68
经济 68
梅渚商会始末 吴家桂 71
谒赵参军祠 80
建国以来的物价 方振亚 81
浮湖夜月 83
审计工作今古 黄敏 84
电力 86
抗战前郎溪县城电业状况 章传华 86
抗战以后郎溪城内电业状况 章传华 88
耀梅电灯公司 吴家桂 91
交通 93
郎溪古代的递铺 吕国镛 93
郎溪农业概述 王君荃 95
农业 95
抗战前夕郎溪境内的农场 唐晋元 98
岗南务滋农场 王君荃 99
政治 101
中共郎溪县委历任书记名单 吴万才、郭卫宁整理 101
中共郎溪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106
清和民国郎溪地方政权建制考略 吕国镛 110
建国前郎溪历任知县、县长名单 李家祺整理 113
郎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更迭情况 胡耀华辑 115
郎溪县历任县长更迭表(1949—1985) 吴万才、郭卫宁整理 116
悼念抗敌义勇团陈文团长 121
县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简况 122
县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简况 长寿、体华 123
凤凰墩遗址 124
县第七届妇代会简况 长寿、体华 125
古代郎溪的兵防 吕国镛 126
兵事 126
抗日战争时期郎溪地方武装战绩表 128
新四军前方医院在梅渚 吴家桂 129
郎城保卫战 刘笔戎、方鹤 131
袁村拉锯战 唐晋元 135
梅县长赚开城门 袁世传、方鹤 139
寒夜救亲人 胡邦英、周事舒 140
陈丝照徒手捉日寇 吕国镛 142
父子击杀鬼子兵 李善勤、方鹤 143
日机轰炸定埠的片断回忆 李家祺整理 144
建国前郎溪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县教育志》编写组 145
教育 145
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 胡耀华 148
郎溪中学沿革 《郎中校史》编写组 149
两所学校的兴衰 向令芳 151
钱富凤发明自动切糕机 周河清 156
科技 156
由祈神求雨到人工降雨 周河清 157
古建平所属乡的办公处 158
宋庆龄为《郎溪报》题字经过 胡耀华 159
文化 159
春联 160
定埠马灯初探 刘庆汉 161
郎溪县救济难民金石书画展览会始末 唐晋元 164
郎溪县的第一座公园 唐晋元 166
城关、建平发现大批文物 潘于召 168
梅尧臣吟诗 169
郎溪文物分布状况 潘于召 170
白茅岭古迹 吴恒彬 176
谈谈我县首次发现的西周铜鼎 宋永祥 177
驸马山之由来 刘绍贵 181
吴应龙墓琐议 宋永祥 182
目莲戏日薄崦嵫 吴家桂 185
郎溪往昔的寺观 姜铭 186
分贤佞须至明者 187
谐谑联 189
婚嫁乡风 刘庆汉 190
风俗 190
人之才行 193
祠山会与降福会 刘庆汉 194
题伍牙山子胥庙 197
习俗漫话 胡耀华 198
物产 200
老龙沟的“三鸡” 唐晋元 200
闲考“瑞草魁” 胡耀华 202
白茅山公馆 204
稽古鉴今话苎麻 汪士坚 205
对联 206
郎溪名药材 胡耀华 207
宗教 209
天主教、耶苏教传入郎溪情况 《县教育志》编写组 209
永令劝母 210
毕桥天主堂的兴衰 唐晋无 211
抗日战争时期郎溪烈士英名录 施咏南 213
人物 213
山鸡自爱 217
缅怀王坦白烈士 吴家升、戴仕泉 218
天下可畏者 219
盲艺人韩文秀与皖南花鼓戏音乐 倪光辉 220
张传伟——我县第一个飞行员 吴家桂 223
为将八弊 224
梅渚巡检邹祖堂 《广德州志》 225
傅筑岩简历 刘绍贵 226
袁励宸 李家祺 227
姚家塔 刘庆汉 228
民间传说 228
炮子墩 周河清 229
弹子石的传说 田方 230
老龙沟与蛟龙山 唐晋元 232
天气谚语 史发祥 233
谚语 233
防洪墙碑记 郎溪县人民政府 236
杂录 236
民国《郎溪县志》知何处? 李家祺 238
浅谈家谱 王世发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