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猿到人——劳动创造人类世界 1
第一题 劳动创造人 1
第二题 劳动创造人类社会 8
第三题 劳动群众创造历史 17
评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若干非历史观点 29
从头学起——学习马列主义的初步方法 34
再评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若干非历史观点 41
学习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51
反驳唯心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对天津干部的讲演 60
前进一步 74
论思想改造问题 85
毛泽东同志发展了真理论 107
关于《实践论》和学习方法的一些问题——在一个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125
为什么要批判和克服“功臣”思想——关于“为什么必须克服‘功臣’思想”问题的讨论总结 143
《实践论》与关于哲学史的研究 154
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83
学习《矛盾论》,学习具体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 201
从《矛盾论》看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 214
人民民主政权的重要职能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 238
胡适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革命性和反科学性 251
在列宁的战斗唯物主义旗帜下前进 271
以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自然科学——介绍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281
对杨献珍同志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一文的意见 291
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 306
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劳动创造人类的世界 316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16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40
三 阶级和阶级斗争 369
四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93
对“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的一些意见 417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 422
前言 422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根本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哲学? 426
第二章 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萌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历史 44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上的革命的变革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461
第四章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规律性 477
一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477
二 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的根本属性 482
三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486
四 物质的运动有它自己本身的规律性 489
第五章 物质和意识 491
一 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491
二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495
三 意识对于存在的能动作用 502
第六章 认识过程的辩证规律性 509
一 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509
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515
三 理论和实践 528
四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534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544
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及其研究对象 544
二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548
三 辩证法要求对于具体问题给予具体分析 556
第八章 辩证法的普遍规律 561
(甲)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561
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561
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67
三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579
四 对立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585
五 斗争的对抗与非对抗的形式 605
(乙)量和质的互相转化的规律 610
一 事物的质和量,质和量的统一 610
二 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互相转化 615
三 量变和质变过程的具体分析 621
(丙)否定之否定规律 630
一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630
二 辩证法的否定和形而上学的否定 632
三 否定之否定 636
第九章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647
一 范畴是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反映 647
二 本质和现象 651
三 形式和内容 658
四 必然性和偶然性 664
五 必然和自由 669
六 因果性和目的性 673
七 可能性和现实性 679
哲学要为实际工作服务 689
无限和有限的辩证法 694
学习列宁,保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为纪念列宁诞辰九十周年而作 698
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727
进一步学习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笔记 747
再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787
曲折前进是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 814
关于哲学教科书的一些问题 82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836
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和他的哲学思想 869
唯物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秘密的理论武器 885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889
附录:艾思奇年谱 901
编后记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