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
前言 5
编辑工作人员名单 5
川陕苏区影集 5
大事记 5
1910年——1985年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厂矿 5
第一节 铁厂 5
第二节 铸锅厂 6
第三节 铸罐厂 7
第四节 碗厂 7
(一)肖家河碗厂 7
(二)新家沟碗厂 7
第五节 民生纺织厂 8
第六节 地下工厂 9
第七节 通江龙凤场桐林场 9
第八节 五福祥纸厂 10
第九节 铁业手工者 11
第二章 变通运输 12
第一节 陆路运输 12
(一)力行组织 13
(二)背运物品类别 16
(三)肩舆 16
附:脚夫术语 16
(四)挑水工 17
第二节 河运 17
(一)河道概况 17
(二)船工活动区域 17
附:通江河道里程表 18
通江河运起止里程表 19
(三)民国时期的河运机构 20
(二)木船工运费 24
(一)铁业工人工资 24
第三章 职工生活 24
第一节 工资待遇 24
(三)横渡船工待遇 25
第二节 职工福利 25
(一)经济负担 25
(二)苦难的生活 26
(三)军差船待遇 27
(一)通江碑坝乡各业工人联合会 28
(二)通江草池乡各业工人联合会 28
第一节 通江县总工会 28
第四章 行会组织 28
附:草池乡各业工人联合会章程草案 29
第二节 通江县教育公会 31
(九)平溪乡教育会 32
(八)檬坝乡教育会 32
(七)永安乡教育会 32
(六)铁溪乡教育会 32
(四)鸣盛乡教育会 32
(五)广纳乡教育会 32
(三)铁佛乡教育会 32
(二)麻石乡教育会 32
(一)诺江镇教育会 32
(十)至诚乡教育会 33
(十一)洪口乡教育会 33
(十二)芝包乡教育会 33
(十三)毛浴乡教育会 33
(十四)涪阳乡教育会 33
(十五)草池乡教育会 33
(十六)大公乡教育会 33
(十七)新场乡教育会 33
(十八)碑坝乡教育会 33
附:通江县教育会章程 33
(七)至诚乡妇女会 37
(九)碑坝乡妇女会 37
(六)大公乡妇女会 37
(十)檬坝乡妇女会 37
附:诺江镇妇女会简章 37
(八)铁溪乡妇女会 37
(五)毛浴乡妇女会 37
(四)广纳乡妇女会 37
(三)铁佛乡妇女会 37
(二)鸣盛乡妇女会 37
(一)诺江镇妇女会 37
第三节 通江县妇女会(文缺) 37
第四节 通江县医师公会 40
第五节 通江县渔会 41
附:通江县渔会章程 41
总附:通江县人民团体行业公会表 44
第五章 反暴斗争 46
第一节 反“十元半”抗捐运动 46
第二节 反李泽贪赃害民 48
第三节 钢溪河煤铁工人的罢工斗争 49
第四节 反拉丁拉夫 50
第五节 惩暴警 50
1949年——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一章 工会组织 52
第一节 县工会的筹建 52
(三)代表名额分配及选举办法 53
(二)选举会员代表条件 53
第二节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53
(一)大会领导机构和大会进行的方法 53
第三节 基层工会组织 57
附一:通江县工会组织系统表 61
附二:通江县基层工会名称 63
第二章 各个时期工会工作 71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50——1956) 7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74
第三节 “文革”十年(1966——1967) 81
第四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时期(1977——1985) 8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99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 99
第二节 “一五”时期 99
第三节 “二五”时期 101
第四节 调整时期 105
第五节 “三五、四五”时期 105
第六节 “五五、六五”时期 10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112
第四章 职工教育 112
第二节 业余文化教育 117
(一)文化补习 117
(二)职工读书活动 122
(三)建立工人文化中心 124
第五章 民主管理 126
第六章 职工福利 131
第一节 职工、工资 131
第二节 劳动保护 132
第三节 建设“职工之家” 135
附:全总的六条标准和省地工会的验收细则 136
第四节 女工工作 140
附:十八对新婚夫妇姓名 141
第五节 职工福利设施 141
(一)职工生活 141
(二)互助储金会 142
附:一九六一年通江县属工业系统职工生活福利表 143
(三)困难补助 145
(四)旅游活动 147
第七章 业余文体活动 148
第一节 文娱活动 148
第二节 体育活动 151
第八章 工会财务工作 157
第一节 工会经费的来源 157
第二节 工会经费的拨交 157
第三节 工会经费的留解 158
第四节 工会经费的管理 158
第五节 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 161
第九章 人物传略 165
王 怀传略 165
王杰芳传略 166
第十章 工会积极分子 168
苟国举 168
吴三英 168
鲜先玉 169
周兴田 170
编后记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