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凡例地名对照表行政区划图区(局)址现状图概述 1
自然地理编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11
第一节 区域 11
第二节 地貌 12
第三节 地质、土壤、植被 16
第四节 气候、物候、水文 21
第五节 自然灾害 33
第二章 林木资源及野生动植物 37
第一节 林木资源 37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 39
营林编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45
第一节 机构 45
第二节 经营沿革 46
第三节 资源管理 47
第四节 营林管理 47
第一节 经理调查 48
第二章 森林调查、区划 48
第二节 专业调查 50
第三节 林业区划 50
第三章 种苗和造林 53
第一节 种子生产 53
第二节 育苗 53
第三节 更新造林 57
第一节 森林抚育 61
第四章 森林抚育及保护 61
第二节 森林保护 64
木材生产编第一章 生产组织机构与伐区调查 71
第一节 生产组织机构 71
第二节 调查设计机构 72
第三节 调查方式 73
第二章 林场 74
第三章 采伐方式 80
第一节 采伐方式沿革 80
第二节 采育双包制 80
第一节 工艺沿革 83
第四章 伐区生产 83
第二节 准备作业 84
第三节 现场踏查与劳动组织 89
第四节 伐木、打枝、造材 90
第五节 集材 93
第六节 伐区清理 95
第七节 装车 95
第八节 林场储备 99
第九节 枝丫材生产 100
第十节 伐区质量检查与验收 101
第十一节 木材检验 103
第五章 木材运输 103
第一节 运输 103
第二节 运材道路 106
第三节 林区公路养护 107
第六章 贮木、调运与销售 109
第一节 贮木场楞区建设 109
第二节 生产工艺 110
第三节 产品接交验收 113
第四节 木材调运与销售 114
林产工业编第一章 机构与生产沿革 12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27
第二节 生产沿革 128
第二章 木材加工 130
第一节 制材 131
第二节 建材 133
第三节 胶合板 134
第三章 木材综合利用 136
第四节 刨花板 136
第四章 林产化工 138
基本建设编第一章 管理体制 143
第一节 概况 143
第二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 143
第二章 区(局)建设 148
第一节 镇区建设 149
第二节 林农场(所)建筑 152
第三节 公路、桥梁建筑 153
第三章 建材来源 162
机电、动力编第一章 管理体制与机构 168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68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69
第三节 技工及技术干部 173
第四节 技术管理 177
第五节 设备管理 177
第二章 机电设备拥有量及状态 179
第一节 机电设备拥有量 179
第二节 主要木材生产机电设备利用率及台年效率 187
第三章 木材生产机械化作业的发展状况 189
第一节 伐区阶段 189
第二节 运材阶段 193
第三节 贮造阶段 193
第四章 电力 195
地方工业、交通、邮电编第一章 地方工业 199
第一节 概况 199
第二节 经营单位 199
第一节 铁路 207
第二章 交通 207
第二节 公路 209
第三章 邮电 211
第一节 概况 211
第二节 邮电各部门及业务 211
农副业编第一章 农业 217
第一节 农业生产 217
第二节 基层单位 220
第三节 农业科学技术 222
第二章 副业生产 223
第一节 饲养业 223
第二节 种植业 225
第三节 狩猎 226
第三章 山特产品 228
第一节 山特产品的采集 228
第二节 收购与销售 228
第二节 计划 23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33
计划、财务、劳动、物资、安全编第一章 计划统计 233
第三节 统计 236
第二章 财务 23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37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37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238
第四节 资金管理 238
第五节 成本管理 239
第六节 管理沿革与监督 240
第七节 财政收支 241
第三章 劳动工资 24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49
第二节 劳动力调配 249
第三节 劳动工资管理 256
第四节 劳动定额管理 260
第五节 职工考勤、劳动纪律与奖惩 262
第一节 概况 264
第四章 物资 264
第二节 机构沿革 265
第三节 物资管理 266
第四节 主要基层单位 270
第五章 安全 27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1
第二节 安全与监察 271
第三节 劳动保护 273
第四节 伤亡事故 27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9
金融、税务、工商管理、商业、贸易编第一章 金融 279
第二节 信贷 280
第三节 储蓄 282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283
第二章 税务 28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83
第二节 税收管理与改革 283
第三节 税收检查 285
第二节 经济监察和合同监证管理 28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86
第三章 工商管理 286
第三节 企业管理 287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户管理 288
第五节 贸易市场管理 289
第四章 国营商业 29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92
第二节 编制及管理体制 292
第三节 商品管理 295
第四节 经营情况 299
第五节 商品价格 300
第六节 批发部、商店 302
第七节 饮食服务业 303
第五章 供销合作商业 304
第六章 集体、个体商业 306
第一节 集体商业 306
第二节 个体商业 308
第二节 历年出口商品品种、数量及金额 30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09
第七章 对外贸易 309
第八章 粮食 31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11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11
第三节 熟食加工 314
第四节 饲料 315
第五节 粮店分布 315
第一节 文化 319
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编第一章 文化、体育 319
第二节 体育 324
第三节 乌云河船棺 325
第二章 教育 326
第一节 机构 327
第二节 幼儿教育 327
第三节 小学教育 328
第四节 中学教育 333
第五节 中等职业教育 338
第六节 职工教育 339
第三章 医疗卫生 341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341
第二节 医疗事业 341
第三节 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 344
第四节 妇幼、学生保健 348
第五节 卫生防疫 349
第六节 中草药制剂 350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352
第四章 科技 353
第一节 科技队伍与科研成果 354
第二节 标准计量管理 358
改革、整顿编第一章 东风经验 361
第一节 劳动组织的改革 361
第二节 木材生产方式的改革 363
第三节 采伐方式的改革 364
第四节 开展机关革命化活动 367
第五节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369
第一节 1978年的整顿 370
第二章 企业整顿 370
第二节 1983年的整顿 374
第三章 改革工作 381
第一节 机构改革 381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382
政治编第一章 中共汤旺河区(局)委员会 38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87
第二节 组织工作 395
第三节 宣传工作 404
第四节 统战工作 407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408
第六节 政法工作 410
第二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41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10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11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 414
第三章 区(局)行政机构 41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15
第二节 干部状况 420
第四章 区政协 422
第五章 群众团体 423
第一节 工会 423
第二节 共青团 43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434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437
公安、司法、武装编第一章 公安 44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41
第二节 公安保卫工作 443
第三节 边防工作 444
第四节 消防工作 445
第五节 交通管理 447
第六节 预审、看守工作 447
第七节 派出所工作 448
第八节 “三案”复查 449
第二章 审判 45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5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5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51
第五节 人民陪审 452
第六节 案件复查 452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52
第七节 信访接待 453
第三章 检察 45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53
第二节 刑事检查 454
第三节 经济、法纪检察 45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55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55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455
第四章 司法 455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55
第三节 人民调解 456
第四节 律师工作 456
第五节 公证工作 45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57
第五章 武装 457
第三节 民兵工作 458
第二节 兵役工作 458
第四节 当地驻军 460
第六章 人防战备 46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60
第二节 专业队伍 460
第三节 人防通讯 461
第七章 森林保卫 462
第二节 人口 465
社会编第一章 民族、人口、计划生育 465
第一节 民族 465
第三节 计划生育 468
第二章 民政 472
第一节 政权建设 472
第二节 社会救济与优抚工作 472
第三节 婚姻登记 473
第一节 住房 474
第三章 生活福利 474
第四节 殡葬管理 474
第二节 烧柴、饮水 475
第三节 福利设施 476
第四节 居民生活水平 477
第四章 风土民情 479
第一节 东风石林 479
第二节 章友利斧劈双熊 480
第三节 风俗习惯 481
第四节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节日 482
第五节 方言土语、歇后语、生产号子 483
人物编一、传记 491
二、记略 494
三、模范人物表 501
四、出席全国、省、市级先进集体名录 504
大事记 509
编后记 537
汤旺河区志编纂机构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