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河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办公室 1
前言&河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办公室 5
戏剧运动 8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决定 8
关于各分区剧社(抗敌剧社在内)执行创造铁军工作的指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 13
聂司令员在第二届艺术节大会上的演讲 16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开展边区文艺创作的决定 19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贯彻为兵服务方针,开展部队文艺工作决定 21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开展乡村文艺运动的决定 23
冀中区党委宣传部关于在土改复查中开展文艺创作的号召 26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成立宣言 28
开展边区的戏剧运动(1939年6月13日《抗敌报》社论) 30
晋察冀边区戏剧运动及其方向——在边区剧协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讲话&成仿吾 33
新文化问题(节录)&沙可夫 35
晋察冀边区剧协第二次代表大会致全国戏剧界同志书 38
新年戏剧工作大纲&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分会 40
晋察冀边区首届艺术节宣传大纲 46
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艺术节宣传大纲 49
晋察冀边区第三届艺术节宣传要点 53
《晋察冀戏剧》读后&兰静之 55
回顾1941年,展望1942年边区文艺&沙可夫 57
晋察冀新文艺运动发展的道路&沙可夫 62
谈文艺问题&周扬 71
关于改造旧剧问题的几个初步意见&冀中旧剧研究审查委员会 78
石家庄的旧剧改造工作&任桂林 83
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华北《人民日报》 86
戏剧论文 92
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孙犁 92
关于街头剧&新录 102
谈谈街头剧&鲁萍 105
边区的子弟班团结起来&艾牧 111
建立和健全群众的剧团&夏鹰 113
戏剧“现实化”“大众化”&李公朴 114
心理描写杂谈&韩塞 118
开展戏剧的游击战——关于开展冀中农村戏剧运动方式方法的商榷&王林 122
秧歌舞——零碎想起的一些意见&康濯 126
角色的认识&崔嵬 135
关于列宁的表演&牧虹 139
扮演戎冠秀杂记&胡朋 142
戏剧创作与演出 146
关于《我们的乡村》及其演出——只有我们的乡村才能产生《我们的乡村》&田间 146
聂司令员和艺术工作者们底谈话&一田追记 148
向高尔基学习——祝《母亲》二次公演&沙可夫 150
迎接困难和克服困难&崔嵬 151
《母亲》、《婚事》、《日出》三大名剧演出之后&集体讨论 胡苏执笔 154
战斗的《日出》&肖无 157
略论《前哨》的演出&陵梦 163
介绍《带枪的人》&丁里 167
京剧《史可法》观后有感(诗三首)&于力 邓拓 钟泠 170
前方文艺运动的新范例&艾思奇 172
舞台上的民兵英雄——记新闻报导剧《李殿冰》&《解放日报》 173
欢迎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萧三 175
《把眼光放远一点》序言&周扬 181
《李国瑞》的创作(短评)&《晋察冀日报》 186
《李国瑞》写作前后&杜烽 187
《戎冠秀》创作经过&胡可 194
看过《王秀鸾》&孙犁 197
忆京剧《李自成》在张家口演出&王久晨 202
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方联 204
介绍《不是蝉》及其作者&达之 211
论《红旗歌》&周扬 215
我怎样学习写话剧的&王林 225
戏剧史上的奇观——《晋察冀戏剧创作编目》序&张学新 242
政治攻势 258
晋察冀政治攻势文艺工作者深入敌占区&《解放日报》 258
宣传争夺战在敌后之敌后&郑红羽等 259
我们在“爱护村”演出&邢也 266
记突围&洛灏 268
演给伪队长看的戏&白居 271
戏剧在政治攻势的前线上&韩塞 273
忆1942年政治攻势&胡朋 279
一个文艺战士的回忆&智世明 290
战地黄花敌后开&和谷岩 295
文艺武工队轶事&秦征 305
戏剧的奇迹&洛丁 311
戏剧团体 314
两年间,壮大起来了!——关于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沙可夫 314
抗敌剧社历史的回顾&流笳 316
抗敌剧社的孩子们&洛灏 320
火线剧社印象记&潘讷 323
在炮火纷飞的日子里——回忆“新世纪剧社”&梁斌 329
战斗剧社在晋察冀&莫耶 350
华北群众剧社的成长&王血波 张学星 355
在血和火中成长——尖兵剧社综述&郭东俊 黄河 358
反“扫荡”中我们的工作情形&西战团 景炎 367
华北平剧研究院十年来&阿甲 370
冀东的“皮影戏”&陈大远 374
晋察冀专业剧团简介&学星 整理 377
戏剧运动大事记 384
晋察冀边区戏剧运动大事记(193 7.7—1948.12)&张学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