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正名”新探 1
评孔子的言语观 14
孔孟的说服学思想和说服技巧 28
墨子的言语观 40
《墨辩》的语义观和语用观——兼论《墨辩》逻辑的性质 46
《墨经》中的科学抽象 62
“辩,争彼也”——墨家论“辩”的定义和有效条件 73
公孙龙的指称观——《公孙龙子·名实论》新探 76
评公孙龙《白马论》的内涵主义语义学——兼析《白马论》的论辩 86
意识的意向性和语言的指称性——《公孙龙子·指物论》新探 96
坚白之辩——中国古代现象学和朴素唯物论的对话 103
语言逻辑研究中数理逻辑工具的应用 111
论集合概念 129
日常语言中的反常摹状词 134
论摹状词的描述和指称 139
简评《语言学中的逻辑》 147
符号的三合一关系是沟通语言和逻辑的桥梁 150
说服行为和说服工程 168
心与理合,辞共心密——诸葛亮《隆中对》的逻辑解析 180
含蓄和推理 187
学点逻辑,解题有益 190
孔穿棒喝平原君 193
坚持百家争鸣的典范——缅怀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逻辑问题讨论的关怀 195
语言能力新论 198
提问和阅读理解 212
阅读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 221
阅读教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28
文言文教学的三层次 239
讲读教读:教会学生阅读 250
如何发挥学校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率 273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78
“内圣外王”之我见 287
“仁者爱人”——孔子的“人学” 288
“克已复礼”——人的社会化 290
“礼之用,和为贵”——坚持共性和发展个性的统一 292
刚柔相济——立身处世的高明境界 294
“行已有耻”——建立个体道德的自我调节系统 296
孔颜之乐 298
不言之教 299
孟子的“王道”——儒家的两个文明建设 300
生命的感悟 301
忧患意识 302
“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墨子舍己利人的精神 304
任人唯贤——从孔墨的“尚贤”说起 306
从墨子的“节用”说起 308
中国古代的“乌托邦” 310
从儒家的“人性论”说起 312
义利之辩 314
“古之学者为己”——孔子的素质教育观 316
墨家的科学精神 318
也说“中国人的精神” 320
天道自然——人和自然的亲和 322
学会宽容 324
科学的划界——从文化层次对“法轮功”事件的反思 326
奇理斯玛现象——从文化层次对“法轮功”事件的反思 329
吴中胜地 画家辈出 331
以常熟景物为题材的历代名画记 335
汉字符号学论纲 346
师友杂忆 350
后记 355
[附]孜孜以求 诲人不倦——赵平老师简介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