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7
1 方法特点的说明 7
2 各点高程的确定 9
3 各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15
第二章 对航空摄影与野外控制的要求 16
4 对航空摄影的要求 16
5 野外高程控制点的密度和布置 16
6 野外平面控制点的密度和布置 18
7 骨干航线上野外控制点之个数和布置的特点 20
8 对像片上和实地上测定野外控制点位置的要求 21
第三章 用摄影测量法确定各点坐标计划之制订 23
9 概论 23
10 用摄影测量法确定各点坐标最后计划之制订 24
第四章 用无扭曲模型法构作单模型和双重模型 29
11 概论 29
12 像片定向 33
13 像片量测 38
14 检查量测 43
15 计算像片相对方位元素 43
16 计算各点引用视差和假定高程 54
17 计算假定高程的平均值 59
18 构作双重模型 61
19 确定各点假定高程的预期精度 65
第五章 各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67
20 概论 67
1.图解解析法 67
21 无测高仪记录时各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73
22 有测高仪记录时各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75
23 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预期精度 79
2.像片导线测量 81
24 确定摄影基线 81
25 计算摄影基线的假定坐标方位角 83
26 计算像片导线点(天底点)的假定坐标 85
27 像片导线的改正 86
28 导线网各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87
29 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预期精度 87
第六章 各点真高之确定 90
30 概论 90
1.将单模型和双重模型整置成水平 93
31 根据三个控制点将模型整置成水平 93
32 控制点数量较多时模型之水平整置 95
33 根据像片真倾斜角将模型整置水平 96
34 确定各点真高的预期精度 97
2.航线网的构成 98
35 航线模型的构成 98
36 航线模型根据控制点定向及其变态之改正 103
37 用横导线进行区域航线网的平差 109
38 确定各点真高的预期精度 112
3.连续法 115
39 连续法的技术程序 115
40 确定各点真高的预期精度 118
4.骨干航线空中三角网的建立 120
41 像主点高程的确定 120
42 补助点高程的确定 123
43 确定各点高程的预期精度 125
附录1 立体坐标量测仪СК-З 127
附录2 天底点坐标的确定 139
附录3 摄影高度的确定 143
附录4 像片真倾斜角的确定 146
附录5 死带内各点引用视差的确定 165
附录6 内插高程改正数透明板 170
附录7 本书中所用新术语的定义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