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草药的一般知识 1
(一)怎样认药 1
目录 1
上篇总论 1
(二)怎样采药 4
(一)炮制 6
二、药物的炮制和制剂 6
(二)制剂 9
(一)四性五味 11
三、药物的性能 11
(二)升降浮沉 13
(三)归经学说 14
(一)配伍 16
四、方药的用法 16
(三)方药用量 17
(二)禁忌 17
(四)煎药法与服药法 18
(一)方剂的组成 19
五、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9
(二)方剂的变化 20
一、解表剂 22
下篇各论 22
麻黄(附 麻黄根) 23
(一)辛温解表 23
解表药 23
桂枝 24
羌活 26
荆芥 26
紫苏(附 苏子) 26
白芷 27
防风 27
细辛 28
香薷 29
菊花(附 野菊花) 30
薄荷 30
(二)辛凉解表 30
桑叶(附 桑枝、桑白皮、桑椹) 31
牛蒡子 32
蝉蜕 33
葛根 34
柴胡 35
蔓荆子 37
升麻 37
(其他解表药) 37
(一)辛温解表 37
葱白 37
藁本 37
辛夷 37
胡荽 37
柽柳 37
(二)辛凉解表 37
木贼 38
浮萍 38
豆豉(附 豆卷) 38
九味羌活汤 39
桂枝汤(附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 39
解表方 39
(一)辛温解表 39
银翘散 40
(二)辛凉解表 40
麻杏石甘汤 41
败毒散(附 仓廪散、荆防败毒散) 42
(三)益气解表 42
升麻葛根汤(附 宣毒发表汤) 43
(五)透疹解表 43
(四)化饮解表 43
解表化饮汤(旧名小青龙汤)(附 解表化饮加石膏汤) 43
归葛饮 45
加减萎蕤汤 45
(其他解表方) 45
(一)辛温解表 45
麻黄汤(附 解表除烦汤即大青龙汤) 45
葱豉汤 45
(二)辛凉解表 45
桑菊饮 45
柴葛解肌汤 45
(三)滋阴养血解表 45
香苏散 46
(五)理气解表 46
(四)助阳益气解表 46
麻黄附子细辛汤 46
再造散 46
二、祛痰止咳剂 47
半夏 48
(一)温化寒痰 48
祛痰止咳药 48
天南星(附 白附子) 49
瓜蒌(附 天花粉) 50
(二)清化热痰 50
贝母 51
前胡 52
桔梗 53
杏仁 54
(三)止咳平喘 54
枇杷叶 55
紫苑(附 款冬花) 55
百部 56
胖大海 57
礞石 57
(其他祛痰止咳药) 57
马兜铃(附 土青木香) 57
白芥子 57
皂角 57
白前 57
葶苈子 57
旋复花 58
荸荠 58
浮海石 58
海蛤壳 58
昆布(附 海藻、海带) 58
二陈汤(附 温胆汤、导痰汤、涤痰汤、金水六君煎) 59
(一)燥湿化痰 59
祛痰止咳方 59
止嗽散 60
(三)治风化痰 60
(二)润燥化痰 60
养阴清肺汤 60
苏子降气汤 61
(四)祛痰平喘 61
清气化痰丸 63
(三)清热化痰 63
(其他祛痰止咳方) 63
(一)燥湿化痰 63
指迷茯苓丸 63
(二)润燥化痰 63
百合固金汤 63
清燥救肺汤 63
贝母瓜蒌散 63
三子养亲汤 64
(六)其他 64
小陷胸汤(附 柴胡陷胸汤) 64
(四)祛寒化痰 64
姜桂丸 64
(五)治风化痰 64
白金丸 64
三、清热剂 65
石膏 66
(一)清热泻火 66
清热药 66
知母 67
栀子 68
夏枯草 69
决明子 69
龙胆草 70
黄连 71
黄柏 72
黄芩 73
牡丹皮 74
玄参 74
(二)清热凉血 74
紫草 75
金银花(附 连翘) 76
(三)清热解毒 76
大青(附 板兰根、青黛) 77
蒲公英(附 紫花地丁) 78
鸦胆子 79
马齿苋 80
丝瓜(附 丝瓜络) 81
芦根(附 苇茎) 81
(其他清热药) 81
(一)清热泻火 81
竹叶(附 竹茹、天竹黄、竹沥) 81
猪胆汁(附 其他胆汁) 82
夜明砂 82
苦参 82
寒水石 82
谷精草 82
密蒙花 82
青葙子 82
胡黄连 83
银柴胡 83
(二)清热解暑 83
西瓜(附 西瓜霜) 83
荷叶 83
绿豆 83
茶叶 83
(三)清热凉血 83
犀角 83
牛黄 83
漏芦 84
白蔹 84
白薇 84
青蒿 84
(四)清热解毒 84
秦皮 84
白头翁 84
败酱草 84
红藤 84
白藓皮 84
马勃 85
橄榄 85
山慈菇 85
土茯苓 85
山豆根 85
射干 85
石膏汤(旧名白虎汤)(附 石膏加人参汤、石膏加苍术汤、化斑汤) 86
(一)清气分热 86
清热方 86
清营汤 87
(二)清营凉血 87
白头翁汤(附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通变白头翁汤) 88
龙胆泻肝汤 88
(三)清脏腑热 88
青蒿鳖甲汤(附 清骨散) 89
(四)清虚热 89
清瘟败毒饮 91
(三)气血两清 91
(其他清热方) 91
(一)清气分热 91
栀子豉汤 91
竹叶石膏汤 91
(二)清营凉血 91
犀角地黄汤 91
泻白散 92
导赤散 92
(四)泻火解毒 92
黄连解毒汤 92
消毒饮(旧名普济消毒饮) 92
神犀丹 92
(五)清脏腑热 92
泻心汤 92
清胃散 93
芍药汤 93
泻黄散 93
育阴煎(玉女煎) 93
四、温里剂 94
附子(附 川乌头、草乌头) 95
温里药 95
干姜(附 生姜、炮姜) 96
肉桂 98
吴茱萸 99
小茴香(附 大茴香) 100
蜀椒(附 椒目) 100
九香虫 102
山奈 102
(其他温里药) 102
高良姜 102
胡椒 102
丁香 102
荜拨 102
毕澄茄 102
吴茱萸汤 103
理中汤(附 附子理中丸、连理汤、桂枝人参汤) 103
温里方 103
温阳利水汤(旧名真武汤) 104
四逆汤(附 四逆加人参汤、参附汤) 104
当归四逆汤 106
暖肝煎 106
(其他温里方) 106
大建中汤 106
小建中汤 106
厚朴温中汤 106
五、理气剂 107
陈皮(附 青皮、橘红、橘核、橘络) 108
理气药 108
枳实(附 枳壳) 109
厚朴 110
香附 111
木香 111
甘松 113
香橼(附 佛手) 113
(其他理气药) 113
(一)行气 113
乌药 113
檀香 113
刀豆 114
柿蒂 114
薤白 114
娑罗子 114
荔枝核 114
(二)降气 114
沉香 114
乌药汤(附 加味)乌药汤) 115
越鞠丸 115
理气方 115
旋复?汤 116
导气汤 117
启膈散 118
丹参饮 118
(其他理气方) 118
(一)行气 118
半夏厚朴汤(附 四七汤) 118
瓜蒌薤白半夏汤 118
良附丸 118
金铃子散 118
大半夏汤(附 干姜人参半夏丸) 119
橘皮竹茹汤 119
疏肝解郁汤 119
(二)降气 119
六、理血剂 120
白茅根 121
(一)止血 121
理血药 121
小蓟(附 大蓟) 122
三七 123
仙鹤草 123
蒲黄 124
白芨 125
茜草 125
槐实(附 槐花) 126
侧柏叶(附 柏子仁) 127
地榆 127
艾叶 128
川芎 129
(二)活血 129
乳香(附 没药) 130
郁金 131
延胡索 131
丹参 132
益母草 133
牛膝 134
红花(附 番红花) 134
降香 137
花蕊石 137
?虫(附 水蛭、虻虫) 137
(其他理血药) 137
(一)止血 137
灶心土 137
棕榈皮 137
百草霜 137
血余炭 137
月季花 138
泽兰 138
藕节(附 藕) 138
卷柏 138
(二)活血 138
三棱(附 莪术) 138
姜黄 138
鸡血藤 138
自然铜 139
刘寄奴 139
凌霄花 139
王不留行 139
桃仁 139
五灵脂 139
瓦楞子 139
苏木 139
穿山甲 140
皂角刺 140
小蓟饮子 141
十灰散 141
理血方 141
(一)止血 141
复元活血汤 142
(二)活血祛瘀 142
血府逐瘀汤(附 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 143
槐角丸 145
槐花散 145
(其他理血方) 145
(一)止血 145
四生丸 145
咳血方 145
白芨枇杷丸 145
桂枝茯苓丸 146
抵当汤(附 下瘀血汤) 146
柏叶汤 146
黄土汤 146
(二)活血祛瘀 146
桃仁承气汤 146
七厘散 147
通瘀煎 147
生化汤 147
失笑散 147
手拈散 147
补阳还五汤 147
活络效灵丹 147
七、泻下剂 148
大黄 149
泻下药 149
芒硝 150
甘遂(附 大戟、芫花) 151
巴豆 152
芦荟 154
乌桕根皮 154
(其他泻下药) 154
牵牛子 154
商陆 154
续随子 154
泽漆 154
郁李仁 155
大麻仁 155
番泻叶 155
十枣汤(附 控涎丹) 156
大承气汤(附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156
泻下方 156
(一)寒下 156
三物备急丸 157
(二)温下 157
五仁丸 159
麻子仁丸 159
(其他泻下方) 159
(一)寒下 159
大陷胸汤 159
凉膈散 159
(二)温下 159
大黄附子汤 159
温脾汤 159
(三)润下 159
增液承气汤 160
黄龙汤 160
济川煎 160
(四)攻补兼施 160
大柴胡汤 161
(一)解表攻里 161
附:表里双解剂 161
葛根芩连汤 162
(二)解表清里 162
五积散 163
(三)解表温里 163
(其他表里双解方) 163
(一)解表攻里 163
厚朴七物汤 163
防风通圣散 163
(二)解表清里 163
三黄石膏汤 163
小柴胡汤(附 柴胡枳桔汤) 164
(一)和解少阳 164
附:和解剂 164
逍遥散(附 丹栀逍遥散) 165
(二)调和肝脾 165
半夏泻心汤 166
(三)调和肠胃 166
达原饮 167
(四)其他 167
(其他和解方) 167
(一)和解少阳 167
蒿芩清胆汤 167
(二)调和肝脾 167
柴胡疏肝散(附 四逆散) 167
痛泻要方 167
(三)调和肠胃 167
黄连汤 167
八、涌吐剂 168
常山 169
涌吐药 169
瓜蒂 170
藜芦 171
食盐 171
(其他涌吐药) 171
胆矾(附 皂矾) 171
急救稀涎散 172
三圣散 172
涌吐方 172
烧盐探吐方 172
瓜蒂散 172
九、消导剂 173
六曲 174
麦芽(附 谷芽) 174
消导药 174
山查 175
莱菔子(附 莱菔) 176
鸡内金 176
保和丸(附 大安丸、小保和丸) 177
消导方 177
(其他消导药) 177
阿魏 177
枳术丸(附 曲麦枳术丸、橘半枳术丸、香砂枳术丸) 178
蟾砂散 179
枳实消痞丸 179
(其他消导方) 179
木香槟榔丸 179
十、祛湿剂 180
藿香 182
(一)芳香化湿药 182
祛湿药 182
苍术 183
草豆蔻(附 白豆蔻、肉豆蔻、草果、砂仁) 184
佩兰 185
(其他芳香化湿药) 185
茯苓(附 赤茯苓、茯神、茯苓皮) 186
(二)利水渗湿药 186
车前子 187
泽泻 187
薏苡仁 188
防己 189
茵陈蒿 191
滑石 191
金钱草 192
荜薢 193
萹蓄 193
(其他利水渗湿药) 193
猪苓 193
冬瓜子 193
赤小豆 193
木通 193
通草 193
灯芯草 193
瞿麦 193
葫芦 194
半边莲 194
石韦 194
海金沙 194
地肤子 194
冬葵子 194
三仁汤(附 藿朴夏苓汤) 195
(二)清热利湿 195
祛湿方 195
(一)燥湿化浊 195
平胃散(附 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汤) 195
八正散(附 石韦散) 196
五苓散(附 四苓散、胃苓汤) 197
(三)利水化湿 197
茵陈蒿汤(附 茵陈四逆汤、茵陈五苓散) 197
二妙散(附 三妙丸、四妙丸、四物二妙丸) 199
甘露消毒丹 199
(其他祛湿方) 199
(一)燥湿化浊 199
藿香正气散 199
六和汤 199
(二)清热利湿 199
中满分消丸 199
防己黄芪汤(附 防己茯苓汤) 200
五皮散 200
(三)利水化湿 200
猪苓汤 200
鸡鸣散 201
羌活胜湿汤 201
(四)温化水湿 201
苓桂术甘汤 201
实脾饮 201
甘姜苓术汤 201
荜薢分清饮 201
(五)宣散湿邪 201
香薷散(附 四味香薷饮、五物香薷饮、十味香薷饮、新加香薷饮) 202
(二)祛暑解表 202
附:祛暑剂 202
(一)祛暑利湿 202
六一散(附 益元散、碧玉散、鸡苏散) 202
清暑益气汤 204
(二)清暑益气 204
(其他祛暑方) 204
(一)清暑利湿 204
桂苓目露散 204
十一、补益剂 205
党参(附 人参) 206
(一)补气 206
补益药 206
黄芪 207
山药 208
白术 209
甘草 210
肉苁蓉(附 锁阳) 211
(二)补阳 211
菟丝子 212
淫羊藿 212
益智仁 213
补骨脂 213
杜仲(附 续断) 214
熟地黄(附 干地黄、鲜地黄 215
(三)补血 215
何首乌 216
白芍(附 赤芍) 217
当归 218
沙参 220
(四)补阴 220
枸杞(附 地骨皮) 220
麦门冬(附 天门冬) 221
玉竹(附 石斛) 222
鳖甲(附 龟板) 223
太子参 224
饴糖 224
(其他补益药) 224
(一)补气 224
黄精 224
扁豆 224
鹿茸 225
(二)补阳 225
蜂蜜 225
大枣 225
胡桃 226
狗脊 226
紫河车 226
蛇床子 227
仙茅 227
海狗肾 227
蛤蚧 227
冬虫夏草 227
巴戟天 227
阿胶 228
龙眼肉 228
葫芦巴 228
骨碎补 228
韭子 228
潼蒺藜 228
阳起石 228
(三)补血 228
鸡子黄(附 蛋黄油、鸡子白) 229
桑寄生 229
(四)补阴 229
百合 229
胡麻仁 229
女贞子 229
旱莲草 229
四味汤(旧名四君子汤)(附 五味异功散、六味汤、香砂六味汤) 230
(一)补气 230
补益方 230
补中益气汤(附 升陷汤) 231
四物汤(附 胶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 232
(二)补血 232
归脾汤(附 当归补血汤、加减当归补血汤) 233
(四)补阳 234
地黄丸(附 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气丸、长寿丸、滋水清肝饮) 234
(三)补阴 234
肾气丸(附 济生肾气丸、十补丸) 235
炙甘草汤 236
当归生姜羊肉汤 236
(其他补益方) 236
(一)补气 236
参苓白术散 236
玉屏风散 236
生脉散 236
人参蛤蚧散 236
(二)补血 236
首乌延寿丹 237
大补阴丸 237
(三)气血双补 237
圣愈汤 237
泰山磐石散 237
(四)补阴 237
一贯煎 237
右归丸 238
右归饮 238
左归饮 238
加减复脉汤 238
(五)补阳 238
十二、安神剂 239
牡蛎(附 龙骨) 240
(一)重镇安神 240
安神药 240
酸枣仁 241
(二)养心安神 241
朱砂 241
远志 242
合欢 244
珍珠 244
(其他安神药) 244
琥珀 244
磁石 244
酸枣仁汤 245
安神方 24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46
补心丹 246
(其他安神方) 246
安神丸 246
磁朱丸 246
甘麦大枣汤 246
十三、开窍剂 247
麝香 248
开窍药 248
冰片(附 樟脑) 249
菖蒲 250
至宝丹(附 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251
开窍方 251
苏合香丸 253
抱龙丸 253
(其他开窍方) 253
行军散(附 人马平安散、红灵丹) 253
紫金锭 253
十四、治风剂 254
独活 255
(一)祛风湿药 255
治风药 255
五加皮 256
威灵仙 256
秦艽 257
木瓜 257
全蝎(附 蜈蚣) 258
白蒺藜 260
虎骨 260
(其他祛风湿药) 260
蚕砂 260
海桐皮 260
海风藤 260
络石藤 260
千年健 260
伸筋草 260
松节 260
臭梧桐 261
豨莶草 261
苍耳子 261
白花蛇(附 乌梢蛇) 262
曼陀萝(附 莨菪子) 262
代赭石 263
石决明 263
(二)平肝息风药 263
天麻(附 钩藤) 264
蚯蚓 265
白僵蚕 267
玳瑁 267
(其他平肝息风药) 267
羚羊角 267
镇肝息风汤 268
(二)平息内风 268
治风方 268
(一)疏散外风 268
独活寄生汤(附 蠲痹汤) 268
羚羊钩藤汤(附 钩藤饮) 269
地黄饮子 271
大定风珠 271
(其他治风方) 271
(一)疏散外风 271
小续命汤 271
牵正散 271
小活络丹 271
消风散 271
(二)平息内风 271
撮风散 271
阿胶鸡子黄汤 271
十五、收涩剂 272
五味子 273
山茱萸 273
收涩药 273
乌梅 275
五倍子 276
乌贼骨 276
明矾 277
莲子(附 石莲子、莲心、莲须) 279
芡? 279
(其他收涩药) 279
诃子 279
椿根皮(附 樗根皮) 279
赤石脂 279
禹余粮 279
刺猬皮 280
浮小麦 280
桑螵蛸 280
复盆子 280
金樱子 280
罂粟壳 280
白果 280
完带汤(附 易黄汤) 281
(二)固崩止带 281
收涩方 281
(一)敛汗固表 281
牡蛎散 281
固经丸 283
(四)固崩止带 283
(其他收涩方) 283
(一)涩肠固脱 283
养脏汤 283
驻车丸 283
诃子散 283
温肾止泻丸(旧名四神丸) 283
(二)敛肺止咳 283
九仙散 283
(三)涩精止遗 283
桑螵蛸散 283
缩泉丸 283
金锁固精丸 283
十六、驱虫剂 284
苦楝根皮(附 楝实) 285
使君子 285
驱虫药 285
槟榔(附 大腹皮) 287
石榴皮 288
大蒜 289
南瓜子 290
榧子 290
(其他驱虫药) 290
鹤虱 290
芜荑 290
雷丸 290
贯众 290
乌梅丸 291
驱虫方 291
十七、外用药及痈疡剂 292
硫黄 293
外用药 293
铅丹 294
雄黄 294
炉甘石 295
硼砂 295
露蜂房 296
孩儿茶 297
大风子 297
(其他外用药) 297
砒石 297
水银 297
蟾酥 297
斑蝥 297
密陀僧 298
狼毒 298
血竭 298
番木鳖 298
象皮 298
木槿皮 298
羊蹄 298
石灰 298
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附 冲和汤) 299
(一)外疡阳证 299
痈疡方 299
大黄牡丹汤(附 红藤煎) 300
(三)内痈 300
(二)外疡阴证 300
阳和汤 300
透脓散 302
六神丸 302
(其他外科及痈疡方) 302
五味消毒饮 302
加味五物汤 302
牛蒡解肌汤 302
消瘰丸 302
犀黄丸 302
蟾酥丸 302
千金苇茎汤 303
薏苡附子败酱散 303
生肌玉红膏 303
生肌散 303
小金丹 303
如意金黄散 303
回阳玉龙膏 303
红升丹(附 白降丹) 303
锡类散 303
鼠曲草 304
止咳化痰药 304
十八、常用草药 304
朱砂莲 305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药 305
腊梅花 305
蜈蚣七 307
秤杆七 308
虎耳草 309
八角莲 309
鱼腥草 310
青牛胆 311
马鞭草 312
三颗针 312
辣蓼 313
委陵菜 314
凤尾草 314
荠菜 315
鸭跖草 316
酸浆 316
鬼针草 317
蛇莓 318
竹根七 319
瓦松 319
半枝莲 320
七叶一枝花 321
土贝母 321
藤梨根 322
柳 323
方二 324
方 324
黄瓜藤 324
附:治癌方 324
人血七 325
(一)止血药 325
方三 325
理血药 325
见血飞 326
支柱蓼 327
牛筋条 327
二色补血草 328
铺地锦 329
土三七 330
土大黄 330
纽子七 331
方 332
附:止血方 332
鸡冠花 332
棉花子(附 棉花根) 332
方四 333
方三 333
方二 333
鸡屎藤 334
鬼箭羽 334
(二)活血药 334
隔山撬 335
消导药 335
凤仙花 335
石耳子 336
龙葵 337
酢浆草 337
利尿药 337
手掌参 338
补益药 338
玉米须 338
小救驾 339
安神药 339
铁牛七 340
止痛、祛风湿药 340
榆钱 340
金牛七 342
桃儿七 343
长春七 344
祖师麻 345
老鹳草 346
太白米 346
穿山龙 347
方一 348
附:止痛方 348
茄根 348
楤木根皮 349
接骨药 349
方二 349
方三 349
过山龙 350
楸树皮 351
泡桐根皮 351
1.红飞天接骨膏 352
附:接骨方 352
六股筋 352
3.藜芦接骨方 353
2.六八接骨散 353
4.旬阳张河卫生所接骨方 354
5.凤县接骨方 355
橡子 356
碎米荠 356
收涩药 356
秃疮花 357
外用药 357
蓖麻子 358
脏腑用药简介 359
附录 359
常用中成药 363
常用方剂歌诀 379
中草药索引 389
索引 389
方剂成药索引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