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医文献范畴论 1
第一章 中医文献在历代图书分类上的地位 1
第一节 了解中医文献范畴的意义 1
第二节 书籍和目录学的出现 2
一、最古的文字和书籍 2
二、早期的目录学和医书的关系 3
1.《别录》、《七略》和《汉志》 3
2.《隋志》以前的目录学 4
第三节 目录学中的医学著作 5
一、历史、方志书目 5
1.史书艺文志 5
2.地方志中的书目 5
二、公私收藏书目 5
1.历代官修书目 5
2.私家藏书目录 6
3.国内图书馆书目 6
4.宗教团体书目 6
5.国外书目 6
第四节 古代目录学未收的医学著作 7
一、简册类 7
二、帛书类 8
三、卷子类 8
1.敦煌卷子 8
2.日本卷子 9
3.零残古纸叶 10
4.其他卷子纱本 10
四、刻石类 10
五、非目录学著作中引用的医书 12
第二章 医学类的医学书目 14
第一节 专门的医学书目 14
一、早期的医学书目 14
二、近代的医学书目 15
第二节 古医书中的医学书目 16
一、医书中的引书目录 16
二、医书中散见的书名 17
第三节 医学丛书 18
一、医学丛书的特点 18
1.医学丛书的组成 18
2.医学丛书的类型 18
3.医学丛书的书名问题 19
二、医学丛书的分类法 20
三、医学丛书的主要著作 21
1.明代以前的医学丛书 21
2.明清时代的医学丛书 22
3.近代及国外的医学丛书 22
第四节 医学类书 23
一、医学类书的特点 23
二、隋唐以前的医学类书 23
三、宋以后的医学类书 25
四、国外的医学类书 26
第三章 已佚的古代医书 27
第一节 大量的医学佚书和佚文 27
第二节 医籍佚文的种类 27
一、有明确出处的佚文 27
1.直接引有原书名称的 27
2.间接引有书名的 28
3.仅记原作者姓氏的 28
二、可以辨认出处的佚文 29
1.有旁证可考的佚文 29
2.文字本身可证的佚文 29
第三节 医书辑佚工作 29
一、辑佚工作的重要性 29
二、辑佚工作的条件和要求 29
1.医籍佚文的主要出处 29
2.医籍佚文的信实程度 30
3.辑佚的要求及影响辑佚质量的因素 30
三、医书辑佚的由来和现状 31
第四节 今存古医书与已佚古医书的关系 32
一、“佚”书未佚之类 33
1.重新出土的古医书 33
2.经过辑佚的古医书 33
3.保留佚文的古医书 33
4.既有辑本仍存原书的古医书 34
二、“存”书复佚之类 35
第四章 中医文献的类别 37
第一节 中医文献分类法的演变过程 37
一、早期的中医文献分类法 37
二、现代的中医文献分类法 40
第二节 中医文献的主要类别 41
(附录)历代中医图书分类法对照表 43
第三节 研究中医古代文献的参考资料 49
一、古代医药文物 49
1.医药图像 49
2.其他医药文物 49
二、有关医史文献研究的资料 50
第五章 非医书中的医学资料 51
第一节 中国古文献种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51
一、“经”部的内容 51
二、“经”部书籍和医学文献的关系 52
1.本文中直接有关医药的资料 52
2.注疏中直接有关医药的资料 53
3.间接有关医药的资料 53
4.提供研究古医学文献的工具书 53
三、“史”部的内容 53
四、“史”部书籍和医学文献的关系 54
1.有关医学文献的保存 54
2.著名医家的传记 54
3.医学史料 54
4.中外医药交流及国外医学史料 54
5.各种医书目录 55
6.有关医学史的考据资料 55
五、“子”部的内容 55
六、“子”部书籍和医学文献的关系 56
1.专门的医药书籍 56
2.收载入其他著作中的完整医书 56
3.医学佚文 56
4.医学内容的资料 56
5.校勘古医书资料 57
6.医学史料 58
7.间接与医学有关的资料 58
七、“集”部的内容 58
八、“集”部书籍和医学文献的关系 58
1.医史资料 58
2.医学资料及佚文 58
第二节 非医书中的医学史料发掘工作 59
第二篇 中医文献源流论 68
第一章 最早的中医文献 68
第一节 早期简帛医籍的起源及其特点 68
一、我国医学文献的起源 68
二、早期简帛医籍的特点 69
1.简帛本身的特点 69
2.医书本身的特点 69
3.编写体例的特点 69
4.早期简帛医籍的合书与附录 70
第二节 早期简帛医籍的组成 70
一、早期简帛医籍的种类 70
1.早期简帛医籍的存目与佚文 70
2.考古发掘的早期简帛医籍 71
二、早期简帛医籍中的古注 71
1.古注表现的形式 71
2.古注与原文的关系 72
三、早期简帛医籍中的学说 72
第二章 《黄帝内经》著作系统 74
第一节 概述 74
一、《黄帝内经》的编写年代 74
二、《黄帝内经》的原始传本 74
三、《素问》传本系统 76
1.最早的《素问》传本 76
2.六朝、唐宋间的《素问》注本 76
3.《素问》本文的定型化及其演变 78
四、《九卷》(即《针经》)传本系统 78
1.北宋以前的《九卷》传本 78
2.南宋以后(狭义的)《针经》传本系统的演变 82
五、《太素》传本系统 82
1.《太素》的产生及在国内的早期流传 82
2.《太素》在日本的流传经过 84
3.《太素》传回中国的情况 84
六、《甲乙经》传本系统 84
1.《甲乙经》的早期传本 84
2.《甲乙经》本文的定型及其演变 87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注释性著作 88
一、《黄帝内经》的后代注本和有关著作 88
1.注释 88
2.节要著作 88
3.语译 88
4.国外引录、注释及译文 88
5.其他著作 89
二、《黄帝八十一难经》 89
1.《难经》的成书与其早期流传 89
2.北宋以前的注本 90
3.《难经十家补注》 91
4.关于《难经集注》 92
5.宋代的其他早期注本 93
6.元代以后的注本与传本 93
第三章 本草学著作 94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本草学 94
一、先秦药物使用概况和本草学著作的出现 94
二、《神农本草经》(《本草》) 95
1.《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及编修过程 95
2.《神农本草经》的西汉传本 96
3.《神农本草经》的后汉三国传本与注本 97
4.《神农本草经》的晋及南北朝传本与注本 98
5.《神农本草经》早期传本与注本的特点 98
6.《神农本草经》古传本的失传 99
7.《神农本草经》的后代辑本 100
8.《神农本草经》掺入的个别后代记文 100
三、先秦的其他本草著作 104
1.《子仪本草经》 104
2.吴普所引七家先秦本草书 104
3.《神农本草食禁》 107
4.《药论》、《药法》等 107
5.《胎颅药录》 107
第二节 汉、魏六朝 108
一、《名医别录》 108
1.《别录》的编者 108
2.《别录》的撰者 108
3.《别录》所记地名的考察 109
4.《别录》的早期传本 112
5.《别录》撰者非陶弘景的证明 113
二、李当之《药录》和《吴普本草》 114
三、陶弘景本草学著作 115
1.《本草经集注》 115
2.《药总诀》 116
四、《雷公炮炙论》 116
第三节 《新修本草》(《唐本草》) 117
一、《唐本草》的产生 117
二、《唐本草》本文部分的现存情况 118
1.唐、宋医籍中辑录的《唐本草》本文 118
2.最代发现的《唐本草》古残卷及其影本 118
三、《唐本草》的辑本 119
四、《唐本草》图经部分的现存情况 119
1.保存于《蜀本草》中者 119
2.保存于《千金翼方》中者 120
第四节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 121
一、《证类本草》的继承关系 121
二、《证类本草》的编写及初刊经过 122
三、《证类本草》直接派生的本草学著作系统 125
1.传本方面 125
2.修改、节要的著作 127
第五节 近代的几部重要本草学著作 127
一、元、明政府编修的本草学 127
1.编写与流传 127
2.《本草品汇精要》 128
二、《本草纲目》 128
1.流传情况 128
2.内容特点 128
三、其他 132
1.记述中药新品种的著作 132
2.侧重药性理论方面的著作 132
3.普及的著作 134
4.工具类著作 134
第四章 针灸学著作 135
第一节 汉、魏以前 135
一、《黄帝明堂经》 135
1.《黄帝明堂经》的早期流传 135
2.现存的《明堂经》传本及佚文 136
二、秦汉前后的针灸学著作 137
1.《黄帝中诰孔穴图经》 137
2.《扁鹊针灸经》 137
3.《黄帝针灸虾蟆忌》 138
4.其他 138
三、三国时期的针灸著作 138
1.《华佗针灸经》 138
2.《曹氏灸经》及《曹氏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 138
3.《玉匮针经》及《募腧经》 138
4.《针灸甲乙经》 138
第二节 晋代及隋、唐五代 138
一、针灸著作概况 138
二、六朝时期针灸著作 138
1.《秦承祖偃侧杂针灸经》 138
2.《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及《针灸黄疸法并三人图》 139
3.《黄帝问歧伯灸经》 139
4.《僧医针灸经》等 139
三、隋唐时期针灸著作 139
1.保存于唐代医籍者 139
2.《黄帝明堂(上、下)经》及其祖本 139
3.其他 139
第三节 宋代以后 139
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39
1.三卷及四卷系统 139
2.五卷本系统 140
二、《黄帝明堂(上、下)经》的派生著作 140
1.刊本及辑录本 140
2.所谓《铜人针灸经》 140
3.《黄帝明堂灸经》 141
三、几部主要的针灸著作 141
1.《针灸资生经》 141
2.《针灸聚英》 141
3.《针灸大成》 141
4.其他 141
第五章 《伤寒杂病论》系统 147
第一节 早期的《伤寒杂病论》系统 147
一、《伤寒杂病论》的编写及第一次修订 147
1.编写年代、卷数及依据 147
2.关于用原始传本结构形态的考察 147
3.《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次修订 148
二、“脉经”本《伤寒杂病论》 153
1.最早的“脉经”本特点(①——②) 153
2.“脉经”本的内容 153
三、六朝、隋、唐时期的各种传本 153
1.唐以前的流传情况 153
2.“千金”本和“千金翼”本的《伤寒杂病论》 159
3.“外台”本《张仲景伤寒论》(①——⑤) 159
4.《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金匮(玉函)》的演变 165
5.“医心方”本《张仲景方》 165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传本的定型化及其演变 166
一、宋初传本及北宋官校本 166
1.北宋初期的《伤寒杂病论》 166
2.“宋本”《伤寒论》 166
3.《金匮玉函经》 167
4.《金匮要略方论》 167
二、宋以后《伤寒论》的流行木——《注释伤寒论》 168
1.最早的《伤寒论》注释(①——③,又①——⑥) 168
2.成注本的刊本 168
三、近代发现的古传本及重辑、编次本 168
1.近代发现的各种古传本 168
2.重辑、编次的《伤寒杂病论》白文 169
四、《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注释及研究参考著作 175
1.《伤寒论》方面 175
2.《金匮要略》方面 175
第六章 出土古医书 176
第一节 马王堆简帛医书 176
一、医书的种类、名称及年代 176
1.出土及整理概况 176
2.医书的类别和字数 177
3.年代考察 177
二、内容特点 178
1.《足臂十一脉灸经》 178
2.《阴阳十一脉灸经》 178
3.《脉法》 178
4.《阴阳脉死候》 178
5.《五十二病方》 178
6.《却谷食气》 178
7.《导引图》 178
8.《养生方》 179
9.《杂疗方》 179
10.《胎产书》 179
11.《十问》 179
12.《天下至道谈》 179
13.《合阴阳方》 179
14.《杂禁方》 179
第二节 敦煌卷子医书 179
一、医书的种类、名称、年代 179
1.现存残卷及其复制品情况 179
2.残卷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180
3.分类及书名编目(第一类——第十类) 180
二、内容特点 182
1.五脏论类 182
2.伤寒论类 183
3.诊法类 183
4.本草类 184
5.食疗类 184
6.针灸类 184
7.医方类 185
8.其他各类残卷的内容特点 185
第三篇 中医文献版本论 192
第一章 中医文献版本总论 192
第一节 概说 192
一、考察中医文献版本的重要性①~④ 192
二、中医文献版本的种类 193
1.非印刷书籍 193
2.木版印刷书籍 198
3.其他印刷书籍 205
第二节 中医文献版本制度 206
一、书册装订 206
1.装订形式 206
2.书册外形 207
二、版框形制 209
1.栏柜 210
2.版心 211
3.版面 213
4.层楼 214
三、其他 216
第三节 版本学的利用 218
一、有关鉴别古医书问题 218
1.误识古书例 218
2.删改古书例 218
3.伪装古书例 219
4.捏造古书例 220
二、充分发挥中医善本书的作用 221
第二章 中医文献版本沿革 223
第一节 最早的刻版医书 223
第二节 北宋刊医书 223
一、北宋初官刊 223
二、校正医书局的建立及所刊医书 224
三、北宋末官刊 224
四、北宋其他刊本 224
第三节 南宋刊医书 227
一、南宋中央官刊 227
二、南宋地方官刊 227
三、南宋私家所刊 228
第四节 辽金元刊医书 229
一、辽刊医书 229
二、金刊医书 229
三、元刊医书 230
1.官刊 230
2.私刊 231
3.其他 231
第五节 明代刊医书 232
一、明代官刊医书 232
1.中央官刊 232
2.藩邸(王府)刊 233
3.地方官衙刊 235
4.书院刊 236
二、明代私刊医书 236
1.书坊刊 236
2.私家汇刊 237
3.影刊 238
4.活字刊本 239
第六节 清代及民国刊印中医书 239
一、官方刊印中医书 239
1.清代中央官刊 239
2.清代地方官刊 239
二、民间刊印中医书 240
1.木版刊本 240
2.活字刊本 241
3.石印本 241
4.影印本 241
5.铅印本 241
第七节 国外刊印中医书 242
一、日本刊中医书 242
1.木版刊本 242
2.其他刊本 243
二、朝鲜刊中医书 243
三、越南刊中医书 244
第四篇 中医文献体例论 245
第一章 中医文献编写体例概说 245
第一节 医书名称 245
一、医书异名种类 245
1.同书同版异名 245
2.同书异版异名 246
3.书名修饰语 248
4.书名略称 249
二、更改书名 249
三、同名异书 250
第二节 撰修者和刊行者 253
一、撰修方式 253
二、撰修者 256
1.记载撰者的位置 256
2.记载撰修者的项目 258
3.原撰者与次撰者的排列法 258
三、刊行者 259
1.记载刊者的项目 259
2.记载刊者的位置 259
3.更易刊者 262
四、年代 262
第三节 卷篇结构 262
一、卷的名称及其范围 262
1.卷和篇的命名及其相互关系 262
2.卷和集的相互关系 262
二、分卷法 264
1.不分卷法 264
2.数字分卷法 264
3.文字分卷法 265
三、附卷法 267
1.卷首的附卷 267
2.卷末的附卷 268
3.兼见于卷首,末的附卷 268
四、异卷法 269
1.不同刊本的同书异卷 269
2.同一刊本的同书异卷 269
第四节 句读及符号 270
一、古医书句读符号的演化 270
二、古医书句读号及重点符号的类型 271
1.句读号“。” 271
2.句读号“、” 272
3.句读号“·” 273
4.句读号“。”及“·” 273
5.句读号“。”及“、” 273
6.句读号“。”及“、” 275
三、其他版本符号 276
1.和段落有关的符号 276
2.和文字有关的符号 276
第五节 注文形式 278
一、大字注文类型 278
1.原文古注 278
2.异色别注 282
3.大字掺注 282
4.标题后注 285
5.低格下注 286
6.卷篇末注 286
二、小字注文类型 287
1.单行嵌注 287
2.双行小注 287
3.题名标注 287
4.行外旁注 288
5.框上眉注 288
6.假名增注 288
三、其他注文类型 288
1.多级叠注 288
2.各形兼注 290
3.页末脚注 291
4.段终尾注 291
第二章 中医文献体例典型例证——《证类本草》释例 292
第一节 《证类本草》一书的组成 292
第二节 大字原文 292
一、白色大字 292
二、黑色大字 292
第三节 小字注文 296
一、无标题的小字注文 296
二、白色小字标题的小字注文 297
三、黑色大字标题的小字注文 298
第四节 其他体例 299
一、附见药物 299
二、续注药物 300
三、今移药物 300
四、本经外类及有名未用类药物 301
五、前代本草佚文之补遗续注例 301
六、转引古书例 302
七、字体 303
第五节 各类传本的异同与失误 303
一、《大观本草》与《政和本草》体例的主要异同 303
二、现存刊本中体例失误情况举例 304
第六节 《证类本草》引用的五种本草“余”书 307
一“图经余” 307
二“唐本余” 307
三“食疗余” 308
四“陈藏器余” 308
五“海药余”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