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2
紧凑大穗型小麦新品种93中6(37系)的选育及每公顷产量9 000kg栽培技术研究 杨兆生 许红霞 阎素红 王俊娟 2
温麦6号生育规律及其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朱云集 崔金梅 郭天财 王晨阳 张三坤 李九星 王永华 8
成产因素相关分析与超高产小麦增产途径研究 张维城 王志和 朱明哲 任永信 13
有效分蘖终止期控制措施对小麦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 张维城 王志和 任永信 朱明哲 18
温麦6号和鲁麦22小麦小花发育与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田奇卓 于振文 潘庆民 夏国军 马爱国 23
小麦两组三段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相关基础研究及其核心与特点 张维城 王志和 28
后期高温对冬小麦根系及地上部衰老的影响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王化岑 李九星 周继泽 41
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李春喜 赵广才 代西梅 姜丽娜 尚玉磊 46
超高产冬小麦根系生长动态与解剖学结构初步观察 王化岑 刘万兴 刘万代 马元喜 王晨阳 鲁文锁 李九星 52
土壤渍水对冬小麦根系活性氧代谢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王晨阳 马元喜 周苏玫 朱云集 李九星 王化岑 58
超高产小麦吸氮特性与氮肥运筹的初步研究 张洪程 许轲 戴其根 霍中洋 董明辉 65
不同肥力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介晓磊 韩燕来 谭金芳 郭天财 王化岑 崔金梅 李九星 70
应用15N研究小麦各部位氮素分配利用及施肥效应 赵广才 张保明 王崇义 75
不同氮肥运筹对超高产小麦NR活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李春喜 姜丽娜 李秀明 代西梅 尚玉磊 徐夏莲 张书霞 80
潮土区超高产麦田供钾特点与小麦钾素营养研究 谭金芳 介晓磊 韩燕来 郑义 86
大豆每公顷3750kg的生产条件及综合技术 姜世波 94
平作密植大豆行距效应分析 王成 郑天琪 连成才 99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郑天琪 王成 连成才 张敬涛 102
密植条件下矮秆大豆合交9525-1生育动态分析 张敬涛 王成 郑天琪 106
大豆松旋带状栽培技术 姜世波 陈仁忠 110
大豆连作对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许艳丽 刘晓冰 韩晓增 李兆林 王守宇 于莉 112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刘忠堂 于龙生 116
大豆疫霉根腐病传播途径研究 文景芝 李兆林 周艳玲 122
大豆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韩丽梅 王树起 鞠会艳 阎飞 李国权 刘金萍 阎吉昌 127
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徐永华 何志鸿 刘忠堂 许显斌 陈霞 133
大豆窄行平播密植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刘丽君 祖伟 张瑞忠 140
Study on the Yield Reduction Mechanism of Soybean Planted under Continuous and every Second YearCropping Conditions Zu Wei Liu Zhongtang et al. 146
大豆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连洲 160
微胶囊技术生产粉末油脂 王喜泉 孙树坤 赵英 168
大豆中具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崔洪斌 刘颖 陈近利 彭向雷 171
大豆肽食品的开发 朱秀清 付春梅 174
高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水解特性的研究 石彦国 毛伟杰 张朝 176
豆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 陈霞 杨香久 徐永华 赵伟 赵贵兴 王树林 张延坤 180
不同土壤类型和肥力玉米地土壤养分根际效应研究 吴龙华 张素君 刘兰民 杨跃 张国忠 186
春玉米叶片衰老中激素变化、Ca2+跨膜运输和膜脂过氧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何萍 金继运 193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金继运 何萍 200
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何萍 金继运 林葆 208
深松培肥对黑钙土有机碳含量和铜锌形态的影响 吴龙华 骆永明 张素君 213
二、主要作物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228
籼型多基因矮秆83N1041的遗传及利用价值探讨 朱旭东 熊振民 闵绍楷 钱前 曾大力 张小惠 颜辉煌 228
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 章琦 赵炳宇 赵开军 王春连 杨文才 林世成 阙更生 周永力 李道远 陈成斌 朱立煌 234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程式华 240
关于吉林省进一步提高水稻总产量的几点看法 傅秀林 248
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朱协飞 孙敬 张天真 252
棉花抗虫核不育系的培育研究 靖深蓉 邢朝柱 袁有禄 刘少林 郭立平 王海林 255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的选育及其特性 盖钧镒 丁德荣 崔章林 邱家驯 258
大豆豆腐产量的遗传研究 盖钧镒 钱虎君 吉东风 王明军 262
大豆花叶病引起的大豆顶端坏死症 廖林 刘玉芝 孙大敏 田佩占 267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水平分析 廖林 刘玉芝 周希武 裴玉荣 付艳华 于云佩 271
大豆抗叶食性害虫近等位基因系的RAPDs分析 彭玉华 李卫 275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反应研究Ⅰ.对播季的反应 杨志攀 张晓娟 蔡淑平 邱德珍 王国勋 周新安 278
草酸法筛选油菜抗菌核病材料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刘胜毅 周必文 余琦 周乐聪 283
花生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 肖达人 王圣玉 瞿祯 张洪玲 288
甘蔗基因型对水分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 张木清 陈如凯 高三基 吕建林 方辉 徐良年 294
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对橡胶树体细胞植株再生的影响 吴胡蝶 王泽云 陈雄庭 郑文茹 谢玉萍 300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20-59的选育 黄华孙 方家林 卓书蝉 田郎 谭德冠 305
黄瓜对不同温度逆境的抗性研究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李淑菊 311
温度逆境锻炼对黄瓜幼苗叶片高温条件下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马德华 庞金安 李淑菊 霍振荣 319
黄瓜光补偿点与低温弱光耐受性关系初探 王永健 姜亦巍 吴国胜 张峰 张丽蓉 324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张海英 王永健 许勇 欧阳新星 康国斌 327
低温弱光对不同品种黄瓜苗期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 姜亦巍 王永健 吴国胜 张锋 张丽蓉 331
聚乙二醇对白菜种子春化的影响 余阳俊 陈广 飞弹健一 334
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张凤兰 徐家炳 严红 李明远 339
三、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346
BFF、rbGH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的影响 徐照学 钱菊汾 兰亚莉 张趁心 辛晓玲 贺文杰 346
高产奶牛连续活体采卵母细胞体外受精 徐照学 兰亚莉 西康裕 岛田 浩明 神原 秀夫 351
牛体外受精胚冷冻保存的研究 徐照学 兰亚莉 安森亚 杜少甫 辛晓玲 魏成斌 钱菊汾 354
粗饲料及肉牛日粮的降解规律研究 高腾云 王艳玲 郭金玲 唐桂芬 惠参军 李军智 358
反刍家畜蛋白质营养饲养新体系推广试验 贺文杰 李恒志 张德勋 唐红霞 362
以氨化麦秸为基础的肉牛高效育肥技术研究 刘太宇 刘继高 程伟 时宜 364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产气荚膜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的研究 杨明凡 田永军 崔保安 张自富 王学斌 367
牛伪狂犬病研究进展及免疫前景分析 李瑞芳 崔保安 370
规模化肉牛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与常见疫病免疫程序 崔保安 王学斌 杨明凡 张素梅 张自富 374
犊牛腹泻病原分离鉴定及中药防治研究 崔保安 王学斌 李新生 378
低温牛肉产品腌制剂的研究 郝修振 杨宝进 383
优质牛肉小包装冷却保鲜的技术研究 隋继学 刘太宇 杨宝进 郝修振 387
高档牛肉不同条件下成熟WB-S、pH的变化规律 刘太宇 390
牛猪肉的持水性及其测定 杨宝进 郝修振 392
河南省平原农区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模式 田建民 396
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与效益分析 张伟 401
农区商品肉牛肥育饲养方式研究与实践 刘太宇 史素荣 程伟 刘继高 407
我国南方地区畜禽舍夏季采用浅地层地道风降温问题的探讨 马承伟 410
猪舍夏季降温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刘平 马承伟 李保明 崔引安 414
密闭式猪舍集中细雾降温装置的研究 曲梅 马承伟 秦渊基 柴木多 董红敏 陶秀萍 420
密闭式猪舍采用集中细雾降温的试验研究 马承伟 曲梅 邓昌彦 吴梅芳 陈顺友 帅启义 425
The Present Status on Technology of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in Summer for Equipped-Agriculture in China Chengwei Ma Renjie Dong 429
加热法提取叶蛋白的工艺研究 李道娥 刘向阳 韩鲁佳 阎巧娟 436
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阎巧娟 李道娥 刘向阳 郭佩玉 韩鲁佳 440
黄芩甙提取分离方法及工艺研究 韩鲁佳 阎巧娟 江正强 刘向阳 444
黄芪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工艺研究 阎巧娟 江正强 韩鲁佳 刘向阳 450
黄芪皂甙的提取分离方法 阎巧娟 韩鲁佳 江正强 刘向阳 454
黄芪多糖及皂甙提取工艺研究 韩鲁佳 阎巧娟 江正强 刘向阳 458
树脂吸附法提取黄芪皂甙 江正强 韩鲁佳 阎巧娟 刘向阳 463
9LRZ-80型立式秸秆揉切机的研制 韩鲁佳 刘向阳 阎巧娟 夏建平 谭奈林 李媛 467
我国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韩鲁佳 刘向阳 李道娥 阎巧娟 郭佩玉 472
四、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研究 478
禹城试验区资源节约型高产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研究 张兴权 林治安 董振国 谢承陶 478
禹城试验区发展目标与任务 程维新 欧阳竹 张兴权 485
黄淮海平原农区农牧结合饲料资料研究——以山东禹城市为例 董振国 张兴权 490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演变规律与作物增产效果研究 林治安 谢承陶 张雪瑶 田昌玉 唐继伟 关大伟 张振山 496
低洼盐碱地罗氏沼虾高效养殖和水质调控技术研究 胡文英 李宽意 谷孝鸿 505
黄淮豫东平原冬小麦节水高产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孟兆江 刘安能 吴海卿 杨传福 贾大林 司徒淞 512
夏玉米调亏灌溉的生理机制与指标研究 孟兆江 刘安能 庞鸿宾 王和洲 贾大林 517
节水灌溉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及研究重点 齐学斌 庞鸿宾 521
环渤海盐碱地区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农业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刘小京 田魁祥 526
海河低平原盐渍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征的研究 毛任钊 刘小京 530
海河低平原盐渍区土壤磁化率研究初报 毛任钊 534
近滨海缺水盐渍区冬小麦返青期灌水对土壤脱盐及产量的影响 赵婷婷 孙家灵 毛任钊 537
国外引种小麦与面包品质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赵婷婷 毛任钊 赵连城 武田和义 541
旱稻夏季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杨艳敏 刘小京 孙宏勇 李伟强 545
小麦的库源关系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孟雨 549
蔬菜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李登顺 田魁祥 孙景玉 552
利用太阳能储热水管提高日光温室灌溉水温 李登顺 董宝娣 王大双 556
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 张宝林 周运宁 萧复兴 徐保根 558
黄土塬区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氮肥效应与土壤氮素调节 党廷辉 郝明德 565
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 建造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李壁成 张膺 570
水土保持与土地资源和环境——以黄土高原准格尔试验区为例 金争平 苗宗义 王正文 阎占卿 杨劼 高清竹 贾志斌 高明星 刘旭 李力业 574
试论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穆兴民 581
山西高原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张金屯 587
人工草地优良牧草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程积民 593
宁南山区高效果园建设技术与发展前景 施立民 603
略谈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成果及加速转化中应考虑的问题 王依朴 谢永生 609
略论延安市降水资源的潜力与高效利用模式 蒋定生 范兴科 徐学选 高鹏 614
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快速建造的理论与技术 梁一民 侯喜录 李代琼 631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 刘普灵 王栓全 田均良 梁一民 高可兴 63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进展 李锐 吕惠明 643
旱地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樊军 郝明德 党廷辉 647
改善生态与富民增收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中心 李锐 刘国彬 穆兴民 653
对黄土高原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问题的认识 刘国彬 李锐 穆兴民 谢永生 上官周平 657
醋糟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张建新 岳文斌 丛日晨 661
坝系农业是黄土高原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聂兴山 666
4D技术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闫慧敏 李壁成 671
治理水土流失 再造山川秀美延安——对中尺度生态环境建设中落实总理指示的认识与思考 田均良 刘普灵 张翼 李宏平 高可兴 贺晓明 675
纸坊沟小流域土壤氮素分布及流失规律 郑剑英 张兴昌 吴瑞俊 翟连宁 长谷川功 684
枣子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体系配置 薛汉文 谢惠民 王宏礼 690
隰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 张宝林 徐保根 殷海善 王有才 孙士宏 695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赵忠 李鹏 王乃江 710
渭北地区苹果高产灌溉制度研究 朱德兰 王得祥 朱首军 贾锐鱼 714
退耕还林还草,由点到面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 刘文兆 梁一民 侯喜禄 刘国彬 719
辽西半干旱区小麦、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刘作新 郑昭佩 王建 723
辽宁省建设稳定商品粮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的优势与对策 刘作新 王建 732
春小麦田喷灌的水量分布及小气候效应 杜尧东 王建 刘作新 蔡崇光 杨久廷 甘作勋 738
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组成与分级特征 吴发启 赵晓光 朱首军 744
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的产沙特征及其作用 吴发启 赵晓光 朱首军 750
黄土高原旱区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刘晓宏 郝明德 樊军 754
黄河断流与黄河流域综合治理 郝明德 760
旱地小雨资源渗水地膜覆盖利用技术研究 姚建民 殷海善 杨瑞平 765
旱地农田水肥特征与植物根水倒流原理的应用 赵世伟 管秀娟 770
黄土台原旱作地膜覆盖麦田微生态环境研究 韩思明 李岗 王虎全 温晓霞 775
提高渭北苹果品质的生产技术研究 花蕾 王永熙 刘炳辉 邹养军 赵芳 安金海 周天仓 张笃智 聂俊峰 785
梯田微集流聚肥改土耕作法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卫正新 王小平 史观义 郭玉记 李俊义 792
五、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800
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主的影响 吕仲贤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建明 800
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有效措施——多树种合理配置 骆有庆 李建光 806
触破式微胶囊剂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张灿峰 严敖金 夏春胜 唐进根 李周直 810
9种树种木材解剖结构及对杨树天牛的抗性机制 刘晶岚 温俊宝 马履一 谢琛 吴彤 田海燕 罗彦文 813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巫国瑞 俞晓平 陶林勇 819
褐飞虱的迁入和翅型分化规律的研究 俞晓平 吕仲贤 巫国瑞 陶林勇 张志涛 824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过程及其体内酶的变化 吕仲贤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建明 张志涛 830
水稻植株防御白背飞虱为害的某些生理反应 陈建明 俞晓平 葛秀春 吕仲贤 程家安 颜红岚 刘光杰 郑许松 陶林勇 孔令军 835
淹水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稻株营养成分的影响 郑许松 俞晓平 吕仲贤 陈建明 胡继承 841
Molecular Analysis of 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 Isolates from China Jiong Chen Nongnong Shi et al. 846
Response of Foreign Barley Cultivars to 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 at Different Sistes in China J.P.Chen M.J.Adams et al. 857
六、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870
几种地下滴灌(渗灌)灌水器性能的室内外试验研究 张昊 许迪 程先军 王桂芬 870
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滴头)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程先军 许迪 875
激光平地方法的经济可行性初步分析 许迪 李益农 李福祥 882
农田土地激光平整技术应用及初步评价 李益农 许迪 李福祥 杨继富 888
农田土地平整方法组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李福祥 许迪 李益农 895
常规土地平整与激光平地技术组合应用初步分析 许迪 李益农 李福祥 杨继富 901
田面平整精度对畦灌性能和作物产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益农 许迪 李福祥 907
应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波涌灌溉下土壤入渗参数 刘群昌 许迪 李益农 谢崇宝 黄斌 914
波涌灌控制阀及自控器的研制 谢崇宝 黄斌 刘群昌 许迪 920
立体农业的节水灌溉 赵淑银 苏佩凤 罗华良 925
套播夏玉米全程免耕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苏佩凤 赵淑银 荣生邦 石青 927
大力发展和推广集水补灌技术 李少斌 932
汇集雨水补灌农技措施研究初报 张正斌 黄占斌 张富 尚新明 许富珍 935
论窖灌农业中水窖的配置模式与窖水高效利用技术 蒋定生 939
农业集雨利用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杨新民 杨世伟 944
硬地面产汇流特征模拟试验研究 刘小勇 吴普特 948
关于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吴普特 954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其宏观调控 张正斌 黄占斌 山仑 962
霍泉灌区作物需水量实时预报 顾世祥 李远华 袁宏源 967
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灌溉实时调度中的应用 顾世祥 袁宏源 李远华 郭宗楼 崔远来 李锡贤 郝江 974
灌溉管理应用软件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顾世祥 李远华 崔远来 袁宏源 978
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的径向基函数法 顾世祥 王士武 袁宏源 982
考虑随机降雨时稻田高效节水灌溉制度 崔远来 袁宏源 李远华 988
霍泉灌区出流量预测模型 郑世宗 袁宏源 李远华 郭宗楼 崔远来 纪珠宝 李记马 995
市场经济下灌区用水管理问题 郑世宗 崔远来 1001
非充分灌溉优化配水技术研究综述 崔远来 1006
配水渠道轮灌组合优化模型及其遗传算法 骆莉 袁宏源 1012
晋西黄土区坡面水土保持林地产流产沙的观测分析 张建军 朱金兆 魏天兴 1018
七、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1018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研究 张建军 朱金兆 查同刚 杨雨行 1024
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 朱清科 沈应柏 朱金兆 1029
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需关系研究 魏天兴 余新晓 朱金兆 吴斌 1035
渗透坡面林地地表径流运动的有效糙率研究 张志强 王礼先 余新晓 李亚光 1042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板栗林水化学元素性质研究 刘世海 余新晓 于志民 1050
油松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张鹏森 马履一 王小平 翟明普 1055
农林复合系统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 黄金东 赵冰 赵刚 刘畅 1063
黄土集水造林地土壤热特性的研究 贺康宁 王斌瑞 张光灿 1067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for Affores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Wang Bitian WangBinrui et al. 1075
土壤干旱胁迫对樟子松针叶膜脂过氧化、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夏新莉 郑彩霞 尹伟伦 1082
Ion Compartmentation of Leaf Cells of Ginkgo biloba and Ailanthus altissima underSalt Stress Xia Xinli Zhou Xiaoyang et al. 1088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1099
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研究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鹿天阁 1107
水土保持林土壤肥力及其评价指标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郭浩 王世忠 1113
渭北旱平地微型集水措施对土壤水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李会科 樊金栓 李凯荣 1119
15个渭北旱塬引种核桃品种研究初报 樊金栓 薛文奇 史俊燕 段福军 1124
马尾松林抚育间伐计算机决策系统的研制 曾思齐 欧阳君祥 1129
莽山几种典型低质低效次生林结构及成因分析 唐代生 曾思齐 颜立红 杨寿权 欧阳村香 1134
保水剂在干旱河谷困难地段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王春明 孙辉 陈建中 陈克明 1141
有螺江滩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不同调控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孙启祥 吴泽民 韦朝领 彭镇华 1147
安徽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个体生长与水淹状况的关系 吴泽民 孙启祥 段文秀 1153
滩地杨树生长立地因子的多变量分析 项艳 孙启祥 韦朝领 1160
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卓仁英 陈益泰 1164
樟树种源/家系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张建忠 1171
北方泥质海岸防护林生态工程的研究 李绍忠 1179
辽宁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及造林技术研究 孟康敏 杨秀清 潘文利 于雷 1186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 潘文利 于雷 1192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张乔民 隋淑珍 1198
江苏海岸带林草复合生态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张纪林 安树青 张久海 1209
复合农林业技术创新的探讨 张纪林 葛明宏 1220
沿海农田林网建设关键技术的经济学择优 张纪林 季永华 王建 陈竹君 沈帮勤 高国兴 1227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张水松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1234
太行山石灰岩区隔坡复式梯田山地经济林模式研究 王棣 李永生 胡万银 1243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水土保持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李永生 胡万银 段寅成 1248
爆破整地造林工程的坡地稳定性分析 1257
——以太行低山丘陵区为例 王振亮王振一顾新庆钱金娥 1257
造林爆破整地工程的坡地稳定性分析 王振亮 张金香 毛向红 顾新庆 孙吉定 1260
药用植物冬凌草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魏玉君 贺德留 魏玉玲 梁晓红 1264
人工侧柏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研究 毕君 马增旺 许云龙 孙淑娟 王志彦 刘朝华 1269
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转化和参数规律的初步研究 王彦辉 于澎涛 徐德应 赵茂盛 1273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雷孝章 王金锡 彭沛好 陈国先 唐云锦 1278
黄土高原油松林地产流产沙及其过程研究 吴钦孝 赵鸿雁 汪有科 1288
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 郎奎建 李长胜 殷有 郎璞玫 王维芳 刘鹏 刘刚 1295
Measurement Assessment of Forest Benefit inReducing Flood Disaster Lang Pumei Li Haikui et al.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