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缘起 1
第二节《坛经》的形成与发展 4
第三节《坛经》的版本 6
第四节 本书的体例 11
第五节 阅读本书的准备 14
第一章 行由得法 19
第一节 法会因由 19
1.释迦牟尼佛2.中国生佛——惠能大师 23
第二节 闻经跃动 27
善知识 33
第三节 黄梅求法 35
惟求作佛 39
第四节 试偈传衣(一) 40
〔辨正〕时时勤拂拭 56
第五节 试偈传衣(二) 58
〔辨正〕何处惹尘埃? 69
第六节 两祖话别 70
神秀VS.惠能 74
第七节 衣法南传 75
顽石点头 81
第八节 沉潜蓄锐 83
「放生」事大 84
第九节 岭南生佛 86
东山法门 93
第十节 阐扬顿教 9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8
第二章 般若智慧 100
第一节 般若波罗蜜的意涵 100
般若为诸佛之母 115
第二节 修般若行 117
法性最大 123
第三节 因人置法 125
〔辨正〕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129
第四节 悟无念法 130
我人四相 136
第五节 无相修行长颂 138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49
第三章 功德自性 151
第一节 功德与福德 151
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157
第二节 即见西方 159
〔辨正〕往生何处? 169
第三节 无相修行短颂 170
〔辨正〕在家修行 178
第四章 定慧等持 179
第一节 定慧一体 179
戒定慧三学 183
第二节 一行三昧 185
〔辨正〕背筏行走? 190
第三节 法无顿渐 192
修道的方向与方法 193
第四节 无念无相与无住 194
〔辨正〕道在平常日用间 201
第五章 坐禅旨要 202
〔辨正〕坐禅的基础 210
第六章 传香忏悔发愿 212
第一节 自性五分法身香 212
如何见到法身? 216
第二节 无相忏悔 218
忏悔是修行的先决要件 222
第三节 四弘誓愿 223
发大誓愿 228
第四节 无相三归依戒 229
归依三宝 234
第五节 自性三身佛 236
〔辨正〕眼睛往内看 245
第六节 无相灭罪颂 246
〔辨正〕无明是什么? 250
第七章 应机施教 252
第一节 示无尽藏「佛理非关文字」 252
〔辨正〕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 256
第二节 示法海「即心即佛」 258
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 261
第三节 示法达「开示悟入」 262
〔辨正〕佛教文学家——马鸣大士 280
第四节 示智通「三身四智」 281
大乘传法人——龙树大士 286
第五节 示智常「见性成佛」 288
将心来,与汝安! 294
第六节 示志道「无上大涅槃」 296
甘于沉寂的僧璨大师 304
第七节 不落阶级的青原行思 306
〔辨正〕僧赞僧(一)——行思禅师 309
第八节 驯马有成的南岳怀让 310
〔辨正〕僧赞僧(二)——怀让禅师 314
第九节 一宿觉者永嘉玄觉 315
〔辨正〕孝行感人的玄觉禅师 321
第十节 示智隍「能所俱泯」 322
走老运的神秀禅师 327
第十一节 勇敢进取的荷泽神会 328
〔辨正〕开疆拓土的神会禅师 338
第十二节 示僧「我不会佛法」 340
创建道场的道信大师 340
第十三节 善塑的方辩 342
踏破天下的马祖道一 346
第十四节 破卧轮禅师偈语 348
全家共修的庞运居士 349
第八章 顿悟渐修 352
第一节 顿渐之分 352
顿悟与渐修 354
第二节 志诚千里投靠 356
〔辨正〕说乃了 371
第三节 志彻痛改前非 373
〔辨正〕自明自悟 383
第四节 汇渐归顿 384
一代比一代强 386
第九章 宣诏护法 388
〔辨正〕常乐我净 398
第十章 付嘱流通 400
第一节 三科法门 400
事事无碍 407
第二节 三十六对法 408
归零思考 417
第三节 预示入灭 419
〔辨正〕来去自在 428
第四节 流通《坛经》 430
不立文字 434
第五节 成就佛智 436
认识自己 440
第六节 禅宗法系 442
〔辨正〕禅宗的家谱 450
第七节 示灭遗嘱 452
〔辨正〕肯定自己,创造自己 464
第八节 万世生佛 466
〔辨正〕 471
1.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2.无生法忍 471
结语 476
第一节 惠能大师的文字因缘 476
第二节 惠能大师的传人 482
第三节 本书的辨正建议 484
第四节 信受奉行 490
第五节 惠能大师的发明与贡献 491
参考书目 496
附录 504
一、守塔僧令韬录 504
二、曹溪第六祖赐諡大鉴禅师碑并序 505
三、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并序 507
四、本书注释索引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