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 关于党治国家的一个观察与讨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明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17264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中国革命对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影响,表现为(1)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高度集权的特征,(2)政党主导国家的行为延续了战争年代的特点,这使得建国以后的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逻辑转到现代化建设和执政的逻辑上,这种历史性的转变要求必须重新规范国家的制度和机制,而这又取决于政党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国家的变革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调适性的制度变迁,二是创造性的功能转化。政党通过现代民主法治的方式运行国家制度和推动社会成长,同时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推进自身的制度化建设,是党实现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基本途径。

导论 1

一、高度集权结构特征的由来 2

二、高度集权结构的历史合理性 7

三、高度集权结构的政治后果 13

四、国家与社会分离条件下的党的建设 18

五、简短结语 25

第一章 在革命与现代化之间——党治国家的形成与革新 27

一、危机与革命时代的来临 28

二、总体决战与集体狂欢 32

三、党治国家的兴起 37

四、革命式现代化的理由 40

五、革命式现代化的悖论 47

六、市场型现代化与党的革新 51

七、简短结语 60

第二章 革命党·统治党·执政党——关于政党及其革新的一项词语梳理 62

一、革命党与革命的现代性 64

二、统治党与统治形态 76

三、执政党及其话语约束 94

四、从统治走向执政 106

五、简短结语 119

第三章 党治国家: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 120

一、党治国家的概念与历史 121

二、“党治国家”的讨论:政党体制研究 130

三、“党治国家”的讨论:缘起与发展 140

四、组织话语的兴起与转换 152

五、国民党与共产党“党国体制”的比较 165

六、党治国家的限度 193

七、简短结语 209

第四章 再论“革命”、“统治”与“执政”——关于政党变革的两个命题的讨论 211

一、命题的表达结构与同异 212

二、“局部执政”与“全国执政”辨析 215

三、“统治党”:一个三分结构及其意义 222

四、从“统治”走向“执政” 227

五、简短结语 232

第五章 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结构:冲突与调适 234

一、价值结构的三个要素及其规定 235

二、有机统一:结构内部的张力 239

三、环境变迁与结构调整的取向 245

四、党内民主与执政方式改革 253

五、结构要素的新意涵 259

六、简短结语 262

第六章 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性变迁 264

一、主流意识形态变迁的轨迹:一个简要综述 264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及其变迁的内容 274

三、主流意识形态与党治国家的统治绩效 282

四、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及其“现代传统”的制约 290

五、简短结语 293

结束语 294

参考文献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