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 1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3
第二节 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屈斗争 17
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救国主张 17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21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27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32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3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32
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38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43
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43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48
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52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56
袁世凯的独裁与反袁斗争 56
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 6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1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 77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7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83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87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98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98
国民党新右派的崛起和共产党的对策 109
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发展 115
四、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121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30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130
国民党政权的建立 130
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 134
第二节 土地革命和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4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40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156
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 160
四、在探索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162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171
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71
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180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实现 188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96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196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 19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全民族抗日高潮 199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的艰苦斗争 215
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分裂的斗争 215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团结抗战的方针 223
敌后军民战胜严重困难 230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239
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239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44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48
第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52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53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253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58
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266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268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68
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 275
中国共产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28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87
伟大的战略决战 287
粉碎国民党的“和平”攻势 292
中国革命的胜利 29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302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302
建国初期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 302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工作以及“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的制定 304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它民主改革 311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3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实现 319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 319
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29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33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4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41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36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369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369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380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91
第一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91
伟大的历史转折 391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403
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414
第二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418
九十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 418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九十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