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1
一、训诂 1
二、训诂学 4
第二节 训诂学的功用 6
一、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6
二、训诂学与文献阅读 15
三、训诂学与文献整理 19
四、训诂学与辞书编纂 22
第三节 训诂学的学科地位 23
一、训诂学与传统小学的关系 24
二、训诂学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26
三、训诂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27
第二章 训诂方法 28
第一节 形训 28
一、形训的定义及理据 28
二、如何运用形训 31
三、形训的作用 41
四、形训释义应注意的问题 45
第二节 声训 52
一、声训的定义及理据 52
二、声训的类型 58
三、声训的作用 60
四、形声字的声符在声训中的地位 70
五、声训释义应注意的问题 73
第三节 直训 78
一、直训的定义及理据 78
二、直训的类型 81
三、直训释义应注意的问题 90
第四节 境训 96
一、境训的定义及理据 96
二、如何运用境训 101
三、境训释义应注意的问题 111
第三章 文献训诂 117
第一节 文献训诂概说 117
第二节 文献训诂使用的名称 120
一、注释类名称 120
二、疏解类名称 123
三、考述类名称 128
第三节 文献训诂的体式 134
一、正文体训诂 134
二、传注体训诂 139
三、义疏体训诂 142
四、著作体训诂 145
第四节 文献训诂常用的术语 150
一、释义术语 151
二、辞例术语 164
三、注音术语 174
四、考校术语 181
第五节 文献训诂的内容 187
一、注音释义 188
二、语法修辞 194
三、篇章凡例 201
四、史实典故 205
五、考证校勘 210
第四章 训诂专书 218
第一节 辞书 219
一、一般辞书 220
二、方言辞书 226
三、虚词辞书 229
第二节 字书 230
第三节 韵书和类书 239
一、韵书 239
二、类书 241
第四节 训诂专书的研究与整理 244
一、《说文解字》研究 244
二、雅学研究 248
三、《释名》研究 253
四、《方言》研究 254
第五章 训诂发展简史 256
第一节 先秦训诂学 256
一、训诂的产生与发展原因 256
二、先秦训诂的成就 258
三、先秦训诂的特点 260
第二节 两汉训诂学 263
一、训诂兴盛的原因 263
二、汉代训诂的成就 266
三、汉代训诂的特点 275
四、本时期重要学者 27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训诂学 279
一、本时期训诂概况 279
二、本时期训诂的成就 281
三、本时期训诂的特点 288
第四节 隋唐训诂学 290
一、本时期训诂概况 290
二、本时期训诂的成就 293
第五节 两宋训诂学 298
一、训诂学的新发展变化 298
二、理学对训诂的影响 305
三、本时期重要学者 309
第六节 元明训诂学 310
一、本时期训诂概况 311
二、本时期重要学者 314
第七节 清代训诂学 315
一、训诂学复兴的原因 316
二、训诂学的新发展 318
三、清代训诂的成就 321
四、清代的治学特点 327
五、本时期重要学者 331
第八节 现代训诂学 335
一、训诂学的更新 335
二、本时期重要学者 341
第九节 当代训诂学 343
一、当代训诂学概观 343
二、当代训诂学的理论研究 348
三、训诂学展望 355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