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 第7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惠铭,王建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7093927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此版教材除继续贯彻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外,在总结六版教材使用的基础上,对七版教材的内容体系做了适当调整,如将六版教材中的凋亡与疾病扩大为细胞增殖、凋亡异常与疾病;信号传导与疾病一章也做了较大的改动。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3

第二章 疾病概论 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5

一、健康的概念 5

二、疾病的概念 5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8

第三节 发病学 8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0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3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15

一、正常水、钠代谢 15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20

三、低钠血症 20

四、高钠血症 23

五、等渗性脱水 25

六、水肿 25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30

一、钾正常代谢 30

二、钾代谢障碍 30

第三节 镁代谢障碍 36

一、镁正常代谢 36

二、镁代谢障碍 36

第四节 钙磷代谢障碍 39

一、正常钙磷代谢、调节和功能 39

二、钙、磷代谢异常 42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46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46

一、酸碱的概念 46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47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4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51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51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51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54

一、代谢性酸中毒 54

二、呼吸性酸中毒 57

三、代谢性碱中毒 59

四、呼吸性碱中毒 62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64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65

二、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66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66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66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67

第五章 缺氧 69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69

一、血氧分压 69

二、血氧容量 69

三、血氧含量 69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70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70

一、乏氧性缺氧 70

二、血液性缺氧 71

三、循环性缺氧 72

四、组织性缺氧 73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74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74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75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77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78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79

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81

第六章 发热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84

一、发热激活物 84

二、内生致热原 85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87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92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92

二、生理功能的改变 92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93

第四节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94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96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96

一、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96

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活性的主要方式 99

第二节 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 100

一、细胞外信号发放异常 100

二、受体或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 102

第三节 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举例 104

一、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105

二、肿瘤 105

三、心肌肥厚和心衰 107

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110

第一节 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 110

一、细胞周期的概述 110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 111

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114

四、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防治 116

第二节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116

一、细胞凋亡的概述 116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 118

三、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 122

四、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 125

第九章 应激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一、应激的概念 127

二、应激原 127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128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128

二、急性期反应 131

第三节 细胞应激反应 133

一、HSP的概念与分类 133

二、HSP的功能 134

三、HSP表达的调控 135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36

一、代谢变化 136

二、功能变化 136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138

一、应激性溃疡 138

二、心身疾病 138

三、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139

第六节 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40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41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141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42

一、自由基的作用 142

二、钙超载 145

三、白细胞的作用 147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49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49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1

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1

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1

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1

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152

七、其他 152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52

一、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152

二、控制再灌注条件 152

三、改善缺血组织代谢 152

四、清除自由基 153

五、减轻钙超载 154

六、中性粒细胞抑制剂的应用 154

七、细胞保护剂的应用 154

八、其他 154

第十一章 休克 156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56

一、休克的病因 156

二、休克的分类 158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 159

一、休克代偿期 159

二、休克进展期 160

三、休克难治期 162

第三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163

一、神经-体液机制 163

二、组织-细胞机制 167

第四节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169

一、肾功能的变化 169

二、肺功能的变化 169

三、心功能的变化 170

四、脑功能的变化 170

五、胃肠道功能的变化 170

六、肝功能的变化 171

七、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171

八、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171

第五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72

一、MODS的病因与发病经过 172

二、MODS的发病机制 173

第六节 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75

一、病因学防治 175

二、发病学治疗 175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177

第十二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79

第一节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179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179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181

第二节 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182

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 182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185

第三节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187

一、血管的异常 187

二、血细胞的异常 188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91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191

二、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93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94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195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97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199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199

一、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199

二、心功能不全的诱因 200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201

一、按心力衰竭的发生部位分类 201

二、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分类 202

三、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 202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202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 202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203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 206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07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207

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208

三、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211

四、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212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12

一、心输出量减少 212

二、静脉淤血 214

第六节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16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 216

二、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216

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216

四、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 217

五、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 217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219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19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19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222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227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227

二、呼吸系统变化 228

三、循环系统变化 228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229

五、肾功能变化 229

六、胃肠变化 230

第三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0

一、防止与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 230

二、提高PaO2 230

三、降低PaCO2 230

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的功能 230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一、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 232

二、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233

第二节 肝性脑病 237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 237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37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244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45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 245

一、病因和类型 245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46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248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248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248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249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250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51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和原因 251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52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256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57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57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258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 258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58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261

第四节 尿毒症 263

一、尿毒症毒素 263

二、尿毒症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病机制 26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65

第十七章 脑功能不全 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 266

二、脑疾病的表现特征 266

第二节 认知障碍 267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267

二、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267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269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74

第三节 意识障碍 275

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 275

二、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276

三、意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76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278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79

英汉对照词汇表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