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本仁,高山,陈德兴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2509387
  • 页数:44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区域地球化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 1

第一节 区域地球化学发展概况 1

第二节 区域地球化学的理论格架 3

第三节 区域岩石圈组成的研究方法 6

第四节 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构想 11

第五节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研究的构想 14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6

第一节 华北克拉通南缘 16

第二节 北秦岭带 19

第三节 南秦岭带 20

第四节 扬子克拉通北缘 21

第二篇 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特征与热结构 23

第三章 区域地壳元素丰度 23

第一节 区域地壳结构-组成模型 23

第二节 区域地壳元素丰度计算 28

第三节 区域地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32

第四章 区域上地幔化学组成 45

第一节 区域基性和超基性岩 46

第二节 区域上地幔化学成分的估算 52

第三节 区域上地幔地球化学特征 62

第五章 区域岩石圈的热结构 66

第一节 区域地壳各结构层的热产生率与岩石圈的热结构 66

第二节 区域岩石圈内温度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69

第三篇 区域花岗岩类、火山岩和沉积岩及构造发展的地球化学研究 75

第六章 区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 76

第一节 花岗岩类的时代与分布 76

第二节 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 79

第三节 花岗岩类的元素丰度 81

第四节 中、晚元古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86

第五节 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102

第六节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110

第七节 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123

第八节 秦巴花岗岩类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及分布 131

第七章 区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136

第一节 火山岩的时代、分布及地质特征 136

第二节 火山岩的元素丰度 140

第三节 晚太古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45

第四节 华北克拉通南缘和北秦岭元古宙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155

第五节 扬子克拉通北缘和南秦岭元古宙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166

第六节 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175

第七节 区域上地幔化学不均一性对火山岩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的影响 183

第八章 区域沉积作用地球化学 191

第一节 区域沉积圈和各类沉积岩的元素丰度 191

第二节 不同构造单元沉积作用化学分异 197

第三节 沉积物源和沉积构造环境 202

第四节 区域沉积作用化学演化 214

第九章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地球化学论证 231

第一节 东秦岭及相邻克拉通区的构造分区 231

第二节 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元古宙构造演化 236

第三节 扬子克拉通北缘、南秦岭元古宙构造演化 239

第四节 关于秦岭古洋的初步论证 241

第五节 北秦岭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 246

第六节 南秦岭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248

第七节 两陆缘对接与碰撞造山 249

第八节 中生代陆内构造 255

第四篇 区域成矿的地球化学分析 257

第十章 钼多金属矿带的地球化学 259

第一节 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 259

第二节 成矿与斑岩的关系及成矿物质来源 263

第三节 控矿构造及成矿分带 268

第四节 成矿机制及控矿因素 271

第五节 找矿地球化学前提与标志 274

第十一章 层状层控锌铅成矿带的地球化学 277

第一节 地球化学背景及矿带、矿床特征 278

第二节 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 282

第三节 成矿有利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293

第四节 矿源层的地球化学研究 298

第五节 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307

第十二章 金、银和铜成矿背景的地球化学分析 312

第一节 区域岩石圈中金、银和铜的分布 312

第二节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带地球化学 315

第三节 造山带内银、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背景 324

第四节 铜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 336

第十三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特征 341

第一节 区域矿产分布与构造发展的关系 341

第二节 区域成矿特殊性的阐明 345

第五篇 区域岩石圈的演化与分区 349

第十四章 区域岩石圈化学分异和演化 350

第一节 区域地壳的分异与演化 350

第二节 区域地壳铕亏损的讨论 357

第三节 区域岩石圈化学演化 359

第四节 地壳发展中的地球化学界面 364

第十五章 区域地球化学分区与制图 367

第一节 地球化学分区原则 367

第二节 秦巴地球化学分区系统 368

第三节 地球化学省、区和场的主要特征 372

结论 391

英文概要 404

主要参考文献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