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打开汉语思想的当代可能 1
上卷:藏天下于天下 1
“天下”或“天地之间”:“政—治”生活的境域 3
一、各正性命与引导性的政治观念 3
二、“天下”或“天地之间”:政治生活的“境域”本性 8
三、“礼乐”生活世界:“责任”之原发地带 20
四、“通达”与“敞开”——境域性政治中“公—共”性 26
世界与地方:或政治生活的伦理基础 39
一、作为世界总体视域的“天下”:本真政治的运作领域 39
二、世界—地方:作为人类的真正居所 47
三、地方性维度:政治生活的伦理基础 56
四、地方的经验与政治参与的多元途径 64
天命与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 69
一、天命与政治的正当性 69
二、自生自发的秩序:政治生活的本性 78
三、自发性的秩序与引导性的政治 81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 87
一、形而上学秩序的确立与政治视野的退却 88
二、无“无”论与形而上学意识的克服 92
三、自然秩序的重建 95
四、无为——政治德性的根本特征 99
从“民族—国家”到“天下”:“天下”思想的未来遗产 103
中卷:人生天地间 111
语言与此在世界的发生,或《老子》的“三一”思想 113
“语言的转向”与现代境况下人的解放 132
一、语词世界与实在世界:从合一到分离 133
二、语言的牢笼与观念的灾害 137
三、语词的奴役与语言的解放 142
中庸之道与天下之敞开或接纳 145
一、中庸、君子之道与世界的当下接纳 145
二、“以人治人”与他人的接纳 155
三、素位之学:君子之道的远近之维 169
音乐、时间与人的存在 179
一、音乐是摆脱图像化视野的巨大力量 179
二、音乐与时间性的视野 184
三、“成于乐”的形上意义 188
与鬼神结心:儒教祭祀精神 191
性善: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概念 197
一、孟子时代三种流行的人性论 198
二、以情才代性:孟子对于三种人性论的批判 199
三、“以故言性”的方法论批判 205
四、性善:作为引导性的概念 209
大同、小康与礼乐生活的开启 212
一、礼乐生活起源语境中的“大同”与“小康”话语 213
二、大同在什么意义上不是乌托邦? 219
三、礼乐生活中小康与大同的连续性 225
下卷: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27
命—性—道—教:“文”的思想及其法则 229
一、“文”的思想与“上下通达”的主题 229
二、“文”的思想:历史过程与逻辑展开 236
三、“文明以止”:或“文—王”所以为“文—王”的奥秘 244
四、命—性—道—教:“文”的境域 248
从天理世界观到公理世界观的转换——汪晖关于中国现代性的论说 255
新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67
一、儒佛关系问题的现代语境:以陈寅恪为例的考察 268
二、宋明儒家:作为儒学开显自身之方式的出入佛老 272
三、以贺麟为例:儒学的现代开展途径的再思考 277
儒学的现代开展与东西文化调和之检讨 284
探寻思想史研究的“历史性”与“思想性” 294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