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耗竭式演进 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匈牙利)玛利亚·乔纳蒂著;李陈华,许敏兰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115651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引入互动式政党-国家模型(IPS),分析比较政党-国家体制及其转型的自我相似性,对匈牙利、罗马尼亚、中国进行了比较分析。

引言 1

缩写 1

第一部分 政党-国家的结构与动态运行:IPS模型 1

1 社会主义体制运行及变迁的理论与比较观点 3

2 构建互动式政党-国家(IPS)模型的方法论 10

2.1 从现实出发与经验证据 10

2.2 模型的理论扩展阶段 14

3 政党-国家的结构 17

3.1 政党-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 17

3.2 依附性与利益关系的最终网络 29

3.3 关联的原则 31

4 政党-国家的动态运行 33

4.1 运行的主要原则 33

4.2 有选择的软结构约束与软预算约束 37

4.3 自我再生产中的陷阱 40

5 政党-国家结构及动态运行上的自我相似性 43

6 分歧的结构及动态运行背景 48

6.1 政党-国家类型多样化的结构背景 48

6.2 结构特征与自我再生产的动态运行 51

6.3 再生产约束硬化与结构特有的反应 56

6.4 再生产约束、外部约束与结构特有的选择性 60

7 自我再生产的特定模式与转型的路径 66

7.1 对不同的权力分配进行分组 66

7.2 权力分配的三种模式及其动态运行 70

7.3 模式特征与解体和演进的不同顺序 78

8 IPS模型动态框架中的术语解释 85

8.1 模式内的权力重组 85

8.2 模式转变 92

8.3 体制转变 94

8.4 机动空间及其动态扩张:在模式及体制内的权力转变期间,在模式及体制间的权力转变期间 103

9 基于IPS模型挑战有关改革和转型的比较观点 105

9.1 个体特征及绩效上的差异 105

9.2 比较改革文献中的改革分析 111

9.3 脱离结构背景的改革比较 121

第二部分 政党-国家从诞生到转型:罗马尼亚、匈牙利与中国 121

10 案例研究:引言 133

10.1 选择国家的条件 133

11 背离起点:自我掠夺型模式的多样性 138

11.1 历史背景 138

11.2 罗马尼亚自我掠夺型模式的确立 142

11.3 匈牙利自我掠夺型模式的确立 151

11.4 中国自我掠夺型模式的确立 162

11.5 结论 170

12 模式转变与维持 173

12.1 历史背景 174

12.2 罗马尼亚自我掠夺型模式的演进与维持 176

12.3 匈牙利权力结构中的模式转变(1956-1964) 191

12.4 中国的分权化-集权化摇摆与模式转变(1957-1977) 202

12.5 结论 219

13 运行:实施与结构相符的自我再生产工具 224

13.1 历史背景 224

13.2 罗马尼亚1965年之后的持续集权化 227

13.3 匈牙利分权化改革的发展(1968-1979) 236

13.4 中国资源创造型改革的发展(1978-1994) 245

13.5 结论 259

14 运动中的陷阱:自我毁灭和转型的模式特有性道路 261

14.1 历史背景 261

14.2.罗马尼亚的发展与转型 264

14.2.1.对再生产约束和外部约束同时硬化的适应及其后果(1976-1990) 264

14.2.2.解体与演进重叠——体制崩溃后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同时发生 276

14.3.匈牙利的发展与转型 279

14.3.1.对再生产约束和外部约束同时硬化的适应及其后果(1977-1988) 279

14.3.2.政党作为一种制度结构的解体 285

14.3.3.政治转型的经济条件 292

14.3.4.经济转型的政治条件 296

14.4.中国的发展与转型 301

14.4.1.在1989-1991年多米诺崩溃中幸存 301

14.4.2.通过网络相对和绝对收缩来刺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305

14.4.3.1994年之后经济演进与绝对收缩加速同时进行 311

14.4.4.经济转型的政治条件 317

14.4.5.政治转型的经济条件 320

14.5 结论 323

15 结论 326

表格 31

表1 政党-国家结构互动性的要素和层次 31

表2 比较观点:传统预算约束与再生产及外部约束 62

表3 软预算约束与有选择的软再生产约束在再生产的动态运行中的作用 64

表4 政党-国家中权力分配的基本模式与相应的再生产和转型 70

表5 模式对政党-国家转型的动态影响 78

表6 模式对解体和演进的社会成本的影响 81

表7 个体国家特征:1990-2002年 106

表8 个体国家特征:1995-2003年 107

表9 2004年的宏观平衡 109

表10 改革在不同模式下的主要特征 117

表11 被选择的机会与具有不同特征的各组企业间讨价还价能力差异:机械工业1970-1979 243

图示 18

图1 第一层次:正式科层,结构中各级决策者(行为人,An)沿着科层内依附线(D1)提升利益的可能路径 18

图2 第二层次:结构中各级决策者(行为人,An)沿着科层内及科层间的线(D1和D2)提升利益的可能路径 20

图3 第三层次:基础网络中的结构反馈(I1,I2和I3),以及结构中各级决策者(行为人,An)通过科层内和科层间反馈(利用D1和D2)来提升利益的可能路径 25

图4 政党-国家体制的权力结构,以及各级决策者(行为人,An)提升利益的可能路径:从a)到i) 30

图5a 某一层级上某个聚合体的一个自我相似单位 45

图5b 自我相似单位的分解:一个上级单位、多个下级单位 45

图5c 自我相似单位的分解:一个上级单位、多个普通单位、多个下级单位 46

图6 自我相似单位的不同层级聚合体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