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与期望 1
江泽民总书记关心天气预报&温克刚 1
江泽民总书记和我们讨论1998年特大洪水&丁一汇 4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中国气象局片断&刘英金 9
温家宝总理关心气象工作&温克刚 11
老一辈中央领导对气象工作的关怀与期望&朱振全 16
省委书记的气象情怀&高时彦 23
气象探测 28
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董超华 28
引进泰勒斯—N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招标经过&王守慧 38
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建立与使用&黄德印 43
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李士斌 45
卫星云图接收业务的建立与发展&骆继宾 51
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气象预警中心&曾凡喜 55
我国第一部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追记&刘志澄 59
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回顾&梁奇先 67
中芬高空探测对比实验&庞天荷 72
黄河项目河南自动气象站建设&庞天荷 74
我国自动气象站的发展过程&曾书儿 76
倡导测报工作“百班无错情”竞赛活动起因&王殿会 81
一次难忘的测报技术表演赛&邓振华 83
一次难忘的考核&杨必仁 85
战斗在气象基本业务建设岗位上&鲍家栋 88
探测技术表演赛回顾&袁良赞 91
忆《“‘97’基础业务质量年”活动》&傅大同 93
气象温度表的研制过程&张焯 96
天气预报 99
忆农七师气象站开展天气预报的历程&赵秉香 姚丽花 99
陵水单站补充预报的历史功绩&李尝君 102
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建立过程&夏建平 104
国家气象中心填图变迁史&于福新 蓝孝葵 108
MICAPS的发展初期阶级&李泽椿 111
1991年江淮梅雨结束预报的回忆与联想&任泽君 113
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杨学胜 117
20世纪后期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建立与发展&李泽椿 120
经历大连气象事业信息化的时刻&窦章振 130
上海率先发布天气概率预报&陆亚龙 133
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董立清 136
竞争中崛起的气象导航&余鹤书 139
中美西太平洋海洋大气科学考察纪事&韩玺山 145
民航北京气象中心的建立及其发展&陆瀛洲 151
武汉民航气象台的创建与发展&游天池 157
利用日元贷款加速民航气象现代化建设&石彬 159
回顾我国导弹气象事业的发展&楼汉大 163
为星箭寻找明净的“天窗”&李建云 任雪丽 166
气象警报服务系统在上海诞生&陆亚龙 173
气象通信 175
北京气象通信自动化系统(BQS)诞生记&刘泽 175
记我国第一个气象通信和天气预报计算机网络系统&赵西峰 179
引进高性能计算机二三事&姚奇文 赵连钜 181
我们是如何开发气象警报的&孙志德 188
气象通信工作的40年&阮祖俊 190
一次地方外汇申请使用的追忆&王沛 194
甚高频气象通信网的组建&阮祖俊 196
我国天气警报系统的建立与发展&阮祖俊 197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气象通信工作大发展&阮祖俊 200
值得铭记十九年&乔效贤 203
新中国第一个气象传真广播台的诞生和成长&孙修贵 206
“七五”后气象通信的发展&蔡道法 李昌明 208
回忆承德气象通信现代化的发展&王桂龄 216
全国气象系统微机开发应用展览会始末&骆继宾 219
气候与气候变化 222
建立国家气候中心的始末&丁一汇 222
我省第一个基准气候站的建立&崔桂兰 227
两次应用气候会议&张家诚 229
中国的分区气候研究&张家诚 231
山西省气候资料工作回顾&刘九林 233
中国第一本《气候》蓝皮书&朱瑞兆 236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诞生记&张家诚 239
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朱瑞兆 242
气候工作业务化转轨前后&黄文堂 245
河南的气候普查工作&庞天荷 248
建立省级气候资料处理系统的回顾&王静文 250
我们所知道的国家气象档案资料后库的建设和变迁&吴增祥 253
两次世界气候大会与亚太气候会议&张家诚 259
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回顾&张家宝 262
忆浙江省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朱鸣益 264
我国农业气候区划始末&朱振全 267
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郝春光 270
忆天气谚语在长期预报中的应用&朱振全 273
南靖县高港村适度利用闽南山区气候资源&黄文堂 蔡金禄 277
连江县长龙乡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蔡金禄 黄文堂 281
充分挖掘闽东山区光热资源&蔡金禄 黄文堂 285
记陕西省第一次县级农业气候综合考察试点&杨必仁 289
忆乾县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傅大同 292
科研、教育 295
忆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专业30年&冯秀藻 295
研究所一室与天气气候研究所&张家诚 300
百年温度预报与树木年轮研究&张家诚 303
新中国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梁景华 305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朱福康 赵卫 307
追逐青藏高原云的人&宛正颐 309
国际台风业务试验概述&方维模 311
忆我国第一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在吉林落成&武立志 315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几项重大活动的回忆&陈君寒 318
人工消雨在上海&陆亚龙 322
“4·22”特强沙尘暴会战的历史意义&徐国昌 325
干旱气候学术会议与农业&张家诚 327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建立&徐国昌 330
一次灾害性洪水的回忆&邓子风 333
飞进飓风中心&王继志 335
“拐子出国了!”&朱福康 337
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前领导的嘱托与期望&陈善敏 340
开创南极气象科学考察研究事业的回忆&陈善敏 343
我在气象科研工作中引为自豪的三个“亮点”&李曾中 348
40年旱涝趋势预报研究和实践&徐群 352
气象软科学研究在新疆开花结果&张家宝 356
从大学教授到省科研所长&王玉玺 359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的成长与西北高等气象教育与科研机构诞生经历&王玉玺 365
冯秀藻先生为发展农业气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郝春光 369
气象服务 374
一面耕云播雨为人民的锦旗来历&翁立生 374
为大亚湾核电站“求雨”&陈桂樵 376
一次难忘的决策气象服务&翁立生 383
三战洪水&陆国璋 386
艰难的抉择&张深毅 391
199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暴雨预报服务纪事&陈光明 394
1998年湖南省防汛抗洪气象服务回顾&曾庆华 399
香港回归庆典活动的气象保障&温克刚 403
回顾浙江省台风预报服务工作&朱鸣益 406
第11届亚运会气象服务回顾&吴高任 409
开幕式那一天&胡辛陵 413
关于开展中期旱涝气候预测咨询服务的回忆&杨洪昌 415
专项气象服务 突显经济效益&吴高任 417
回顾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陈美兰 420
参加南海石油开发气象服务国际竞争纪事&吕伯钦 422
一段打开气象服务局面的史实&周正立 426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中的气候服务&李砚华 429
真诚合作 深化服务&刘耀武 432
在为服务宗旨奋斗的日子里&肇裕福 435
回忆当年的气象服务工作&武存生 438
安徽农网的创建及其在全国的影响&刘志澄 440
蔡金禄同志科技扶贫先进事迹&黄文堂 446
航危报西北率先实行有偿服务&叶传元 451
重庆市专业气象有偿服务的开拓&段绪铮 453
回忆彩球服务引入陕西气象服务领域&王汝祥 456
湖南气象服务工作回顾&靳云峰 459
廊坊气象服务工作回眸&冯浩志 462
内蒙古人工增雨协助扑灭森林火灾纪事&夏彭年 464
云南干季人工增雨预防森林火灾纪事&巫隆志 467
人工增雨消雹工作的回忆&朱聿来 468
潍坊市人工降雨防雹纪事&赵学业 472
新闻、出版、影视 476
气象新闻事业方兴未艾&朱振全 476
气象出版工作与两位局长&毛耀顺 481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的诞生&郝春光 491
编采忆往&朱振全 493
《延安时代的气象事业》编写回忆&王志学 497
《延安时代的气象事业》编纂记&杨武圣 499
宁夏气象科技影视工作回顾&齐鸿炳 503
编纂《山西通志·气象志》纪事&刘庆桐 507
发挥余热修志编史为辽宁气象事业增光&韩玺山 512
回忆编写“大书”的日日夜夜&王奉安 513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气象科普工作发展历史的片段回忆&斯迪 517
电视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秦祥士 521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回顾&陈联寿 526
我和电视天气预报的缘分&崔淑萍 520
国家气象中心声像室的诞生&李庆 533
制作参展片的经过&李庆 536
记首次招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吴尚 538
积极传播气象文化纪事&齐鸿炳 540
忆我国彩色气象科教电影的摄制&鲍宝堂 544
北京“气象预报电话”的诞生与发展&曹冀鲁 547
政务与管理 549
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的诞生&郑锦 王国增 江彦文 549
国务院[1992]25号文件出台前后&赵同进 555
《发布天气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发布与贯彻实施&王国增 560
《福建省气象条例》的诞生&高时彦 564
记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气象法(草案)》&温克刚 569
气象工作方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赵同进 572
气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出台前后&刘英金 575
有幸亲历“冷门”变“热门”&李鸿杰 577
忆吉林省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郭树森 580
80年代人才策略实施的回顾&叶传元 586
开创有偿服务适应社会需要&吴高任 588
气象向有偿服务迈进&陆亚龙 黄雁飞 589
顾问办公室纪事&朱振全 591
80—90年代的四次机构改革&刘英金 596
对北京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几点体会&沙昌煦 599
湖北气象事业发展的二三事&翁立生 602
“的”字前后位移影响不可小视&阎栋 608
浙江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朱鸣益 610
记福建中尺度天气“二级基地”的形成&高时彦 613
宁波市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回顾&陈德霖 618
一份重要文件的下发前后&翁立生 621
砸向“大锅饭”的第一锤&辜再声 624
国务院气象信息光缆传输系统建设纪事&赵同进 626
廊坊气象工作现代化建设纪事&冯浩志 629
精神文明建设 632
山西气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纪事&赵亮 632
争创首批省级文明系统&翁立生 635
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徐松庆 637
宁夏气象部门创建文明行业的回顾&聂树勋 640
走一条适合气象行业特点的文明(系统)行业创建之路&李士斌 648
吉林省气象部门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系统回眸&冯贵良 654
友好交往与两岸交流 662
艰巨的使命 难忘的友情&汪永钦 662
回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和签署&骆继宾 668
第一个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主席的中国人&王才芳 677
十年动乱后我国出访的与接待的第一个气象代表团&洪世年 679
比格博士及夫人在华10天之我见&尹道声 681
学习比格&徐建伟 687
闽台气象科技交流回眸&高时彦 颜家蔚 691
台湾纪行&彭光宜 695
海峡两岸气象人员交流的一个高潮&彭光宜 704
怀念海峡对岸的同行朋友张领孝先生&骆继宾 714
往事追忆 718
中国大气科学工程进展回顾&李黄 718
初期的农业气象预报研究工作&郝春光 729
黑龙江垦区农业气象工作回顾&翟裕宗 李德明 鲍文东 733
气象科技扶贫深入持续发展&佘万明 738
举办“山东省农业气象灾害电视讲座”的始末&杨洪昌 743
内蒙古“畜牧气象”成长之路&夏彭年 746
我经历的陕西农气业务建设&叶传元 750
浙江省农业气象工作50年回顾&黄寿波 汤昌本 裘鹏霄 周子康 刘宝枢 754
1980年邹竞蒙局长率工作组赴西藏调研追记&韩通武 760
回忆在同心站的一些往事&刘秀桐 765
国家人事部、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调研艰苦气象台站实录&丁秉翰 768
上井冈山大井建气象站&张志忠 771
戈壁滩上测风云&郭守钧 773
别了,梧桐沟气象站&林健 775
我对“气象”的深刻体验&郑新武 780
青海省首批林业气象站建站纪事&王景珠 783
夫妻同走风雨路&袁良赞 784
我走过的路&章基嘉 786
几点回忆与联想&李宪之 790
北极阁情结&胡辛陵 799
回忆江爱良先生&程延年 于沪宁 尹燕芳 801
农民气象员张启才&杨逢甲 冷战方 805
扎根山区,为贵州气象事业奋斗一辈子&贾泽喜 807
我所接触到的理事长选举&彭光宜 814
从事学会活动的回顾&翟裕宗 823
兼任气象学会秘书长工作纪事&王福志 830
往事烟云&朱福康 834
我的气象情怀&徐乃安 835
敦煌纪行&刘子臣 837
排除“炸弹”险情&王汝祥 840
情洒齐鲁大地的气象兵&张嘉声 842
编后 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