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通信系统构成 1
1.2 现代通信业务简介 2
1.2.1 电话通信 2
1.2.2 电报通信 5
1.2.3 数据通信 7
1.2.4 多媒体通信 10
1.3 消息、信息及信号 12
1.3.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2
1.3.2 通信信号及分类 12
本章小结 13
习题 14
第2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 15
2.1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5
2.2 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16
2.3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 19
2.3.1 语声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9
2.3.2 脉冲编码调制——PCM 20
2.3.3 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 46
2.3.4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 49
2.3.5 子带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53
2.4 时分多路复用 54
2.4.1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及构成 54
2.4.2 时分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 55
2.4.3 PCM30/32路系统 57
2.5 高次群数字复接 60
2.5.1 数字复接系统的构成及复接等级 60
2.5.2 数字复接的实现 61
2.5.3 数字复接的同步 62
2.5.4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63
本章小结 71
习题 72
第3章 电话交换技术 74
3.1 电话交换的基本概念 74
3.2 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76
3.2.1 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76
3.2.2 程控数字交换原理及交换网络 78
3.3 程控数字交换机软件系统原理 89
3.3.1 电话交换的呼叫接续过程 89
3.3.2 呼叫处理程序的组成 91
3.4 电话网的信令系统简介 94
3.4.1 基本概念 94
3.4.2 信令的分类 95
3.4.3 随路信令方式的基本概念 96
3.4.4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及7号信令系统 97
本章小结 104
习题 104
第4章 数据通信技术 105
4.1 概论 105
4.1.1 数据与数据通信 105
4.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106
4.1.3 传输代码 108
4.1.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10
4.1.5 数据传输方式 112
4.2 数据信号传输 114
4.2.1 概述 114
4.2.2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 118
4.2.3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 124
4.2.4 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 135
4.3 差错控制 137
4.3.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137
4.3.2 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 140
4.3.3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140
4.4 数据交换和通信协议 143
4.4.1 概述 143
4.4.2 电路交换方式 144
4.4.3 报文交换方式 145
4.4.4 分组交换方式 146
4.4.5 通信协议 150
4.5 数据通信网 157
4.5.1 数据通信网的构成 157
4.5.2 分组交换网 157
4.5.3 帧中继 161
4.5.4 数字数据网 165
本章小结 169
习题 169
第5章 现代通信网技术 171
5.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171
5.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171
5.1.2 通信网的构成 172
5.1.3 通信网的分类 172
5.1.4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172
5.1.5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174
5.1.6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及发展 175
5.2 电话网 177
5.2.1 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177
5.2.2 传输链路及SDH传输网的结构 182
5.2.3 用户环路设计 185
5.3 ISDN与ATM 188
5.3.1 ISDN的基本概念 188
5.3.2 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 189
5.3.3 ATM 191
5.3.4 ATM网络 195
5.3.5 ATM交换 196
5.4 用户接入网 198
5.4.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98
5.4.2 有线接入网 202
5.4.3 无线接入网 210
本章小结 215
习题 216
第6章 Internet与宽带IP城域网 218
6.1 Internet基本概念及特点 218
6.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218
6.1.2 Internet的特点 219
6.2 Internet网络标准——TCP/IP 219
6.2.1 TCP/IP分层模式 219
6.2.2 编址与域名系统 221
6.2.3 无分类编址CIDR 227
6.3 宽带IP城域网 228
6.3.1 宽带IP城域网概念 228
6.3.2 宽带IP城域网所提供的业务 228
6.3.3 宽带IP城域网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229
6.3.4 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和功能分层 230
6.3.5 宽带IP城域网的传输技术 233
6.4 接入Internet的几种方式 235
6.4.1 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 235
6.4.2 通过数据通信网接入Internet 236
6.4.3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 238
6.4.4 光纤混合接入模式 241
6.4.5 通过以太网接入Internet 242
6.5 下一代IP技术——IPv6 243
6.5.1 IPv6技术的引入及其特点 243
6.5.2 IPv6地址体系结构 244
6.5.3 IPv4向IPv6演进技术 247
本章小结 249
习题 251
第7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 252
7.1 软交换及软交换系统构成 252
7.1.1 软交换的定义及概念 252
7.1.2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253
7.1.3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254
7.1.4 软交换系统功能 256
7.1.5 软交换系统支持的协议 260
7.1.6 软交换系统的媒体网关和信令网关 262
7.1.7 软交换系统应用 271
7.2 下一代网络技术 272
7.2.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与概念 272
7.2.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272
7.2.3 下一代网络的分层 274
7.2.4 基于软交换系统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274
7.2.5 NGN的网络发展策略 277
7.2.6 NGN存在的问题 277
本章小结 278
习题 281
参考文献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