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社第三届“青年论坛”实录 1
一、革故鼎新 取精用宏 41
打上青年报人思想精神文化情感烙印&《青年报》编委会 43
“生活”因人而异&钮鸣鸣 54
一切为了“悦”读&彭畅 61
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包装娱乐新闻&朱凌 64
悦读下的《青年报》文化新闻&郦亮 69
回到原点:学习说新闻故事&胥柳曼 73
呈现事实,而非简单叙述事实&陈鹏庭 77
给标题“拗造型”&蒋天 81
守住定位 凸显品牌&龚炜斌 87
二、领异标新 聚精会神 93
时时把握青年 处处贴近民生&吴烨宇 95
构建主流传播的力量&吴纪椿 101
好新闻从关注青年民间组织开始&蔡玲玲 113
从“蓝领公社”引出的焦点讨论&殷启明 117
这个“公社”,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朱文娟 122
三、登高望远 积健为雄 127
抓奥运机遇 建采编航母&田雨均 129
用独到新闻眼光分析期货市场&尹学顺 134
“发现者”永远在路上&王唯铭 142
夏令热线:把民生的触角伸向社区更深处&王东 146
“让我说声谢谢”抓住了读者的心&钱炯 150
享受这种忙碌&李刚 156
“青年视角”的个性如何打造&周喆 160
高考报道有些“静悄悄”&蔡燕 165
家长是最终掏钱订报的人&吴华 169
学生作者与“青春车站”&江倩凤 174
重塑上海记者“摇篮”&郭颖 180
学生类报纸如何找准市场定位&周丽 184
理财服务需求催生理财讲堂&王庆慧 189
团刊办起“圆桌会议”&陈君 193
打造“专家型”的教育类报刊&吴燕 198
上海周报市场零售报摊一周调查&冷梅 202
四、点石成金 业精于勤 207
让采访带上“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王婧 209
第一次采访全国“两会”报道体验&高玲 213
用记者的眼光寻找动人画面&蔡玲玲 216
用微笑的声音倾听&高雅 220
把目光投向普通人&刘晶晶 223
在统发新闻中寻找第二新闻落点&吴晓青 226
开往“天路”的第一班列车&刘春霞 229
别让独家新闻从眼皮底下溜走&刘昕璐 232
永远不做生活的旁观者&陈珺 237
惊心动魄的第一次暗访&王佳敏 241
多宝鱼“致癌”事件说明媒体之病&朱文娟 244
做客长春市民家&高玲 247
当“金九银十”变成“铜九铁十”&江敏 251
公务员考霸,名字是否该出现&沈蔚 254
教育新闻报道要善于抓“活鱼”&黄烨 259
让教育新闻更贴近学生&王钰倩 264
五、凌云健笔 朝气蓬勃 269
需要阳春白雪 不需要曲高和寡&郑娟 271
争夺媒体的金牌&刘剑峰 276
在德意志最坚实的动力&叶飞 280
我走进意大利足球殿堂&叶飞 283
采访女足中外籍教练的差异&丁元元 288
与人交流 其乐无穷&张楠 293
我是如何走向北京奥运的&周琦 298
办奥运就像办婚礼&周琦 303
我们是上海赴京奥运志愿者&丁元元 307
六、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313
又一天过去了&钱跃 315
编辑这份工对我人生的“再创作”&金文婕 319
捕捉股市涨跌新闻&吴缵超 324
如何去分婚庆盛宴一杯羹&王庆慧 徐咏 328
七、意在笔先 道法自然 333
从“双城记”到“双城之恋”&吴雪舟 沈清 335
在香江的七天里&蔡玲玲 施剑平 罗水元 王婧 杨磊 340
八、海纳百川 思接千载 349
报网融合 开疆拓土&李炳刚 351
融合与互动:纸媒应对新媒体之策&孙琪 358
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吴洁 362
基于ASP.NET技术开发网站信息管理系统&陈昭华 366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黄浩辉 371
九、立德立言 精益求精 377
改革动真格了&刘芳 379
优秀新闻人才迭出之“奥秘”&吕朝明 385
注重新闻细节的真实性&顾佳 389
媒体是真实消息的“把关人”&范彦萍 392
在温州的那场官司&李炳刚 397
“青春梦想,让我穿越命运峭壁”&郦亮 406
附录:青年报社中期(200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411
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