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史 (上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积明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5145361
  • 页数:813 页
图书介绍:

导论一、区域文化与文化分区 1

二、楚文化、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  4

三、宋以来湖北文化的几个特征  11

四、《湖北文化史》的写作  17

文学篇历史的遗产  20

第一章 宋元时期的湖北文学  27

一、宋代湖北诗文  27

二、宋代湖北词人  38

三、宋元湖北小说戏曲 50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湖北文学  55

一、明前期湖北文学  55

二、公安派与个性解放思潮  62

三、竟陵派与晚明文学 84

四、明清湖北戏剧 102

五、清代湖北诗文  108

六、清代湖北词曲 120

第三章 湖北近现代文学  129

一、湖北近代文学  129

二、湖北现代文学  141

艺术篇历史的遗产  190

第一章 宋明艺术  197

一、宋明时期湖北地区的戏曲 197

二、宋明时期湖北的官乐  201

三、民间俗乐的发展  205

四、宗教音乐的隆盛 214

五、明末的曲艺 223

第二章 清代艺术  226

一、清代戏曲的汇流与嬗变  226

二、皮簧合奏和汉调艺人入京  231

三、曲艺的兴盛与传播  243

四、民间班社的兴起  258

五、绘画与书法  273

第三章 民国艺术  278

一、晚清汉口的兴起与民国湖北地区的艺术发展格局  278

二、由盛而衰的汉剧  285

三、楚剧的成熟与兴盛 294

四、汉皋新剧潮  307

五、现代电影业的兴起  313

六、民众乐团与近代大众文化娱乐业的曲折发展  323

七、1937—1938年的抗战艺术  334

八、民国政府管理艺术业的尝试  348

第四章 湖北苏区和根据地的文化艺术  360

一、湖北苏区革命文化艺术  360

二、鄂豫边区的文化艺术  364

学术篇历史的遗产  367

第一章 宋元时期的湖北学术  373

一、道藏家张君房  373

二、学以经世的郑獬  382

三、治《易》有成的朱震  388

四、赵复、砚弥坚及两派后学  400

五、直谏放言的程钜夫  404

第二章 明代的湖北学术  412

一、信从白沙之学的嘉鱼二李  412

二、编撰《楚纪》的廖道南  419

三、博学多才的陈士元  425

四、黄安三耿与李贽  433

五、穷经巨擘郝敬  444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的湖北学术  454

一、早期的理学诸家  454

二、经世实学的滥觞  464

三、熊伯龙及其无神论  477

四、别具特色的汉宋之学  485

五、经世实学的延续  494

第四章 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湖北学术  502

一、末世国士王柏心  502

二、武昌先生张裕钊  509

三、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和曹廷杰  515

四、“楚国之宝”王葆心  522

五、辛亥革命与首义史学  529

第五章 “五四”以来的湖北学术  538

一、恽代英等新青年的成长  538

二、朴学大师黄侃  544

三、哲学家熊十力 551

四、考古学家李济  559

五、经济学家王亚南  565

教育篇历史的遗产  580

第一章 宋元时期湖北教育的兴盛  591

一、教育行政制度的初步建立  591

二、地方官学的普遍建立  593

三、私学补充作用的发挥  599

四、书院教育的起步 602

五、科举考试的兴盛  605

六、元代湖北地方学校的复兴  607

七、元代湖北书院的官学化 608

第二章 明清时期湖北传统教育的定型  610

一、教育行政系统的建立  610

二、传统官学教育的定型  615

三、私塾教育的定型化  620

四、义学的推行与宗学肇始 628

五、书院教育的官学化  631

六、科举考试程式化  640

第三章 晚清湖北教育的近代化  650

一、近代教育行政的起步  650

二、书院教育的改革  656

三、实业学堂的起步 664

四、普通学堂的发轫 677

五、师范学堂的拓荒  686

六、留学教育的捷足先登  692

七、社会教育的滥觞  698

八、教会教育的肇始  704

第四章 民国前期的湖北教育改造  713

一、教育与实业行政机关分立  713

二、全省教育行政的革新  714

三、小学教育的艰难发展  719

四、中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722

五、中华大学与武汉大学的创办  725

六、教会教育模式的改弦更张  734

七、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湖北教育的改革  746

第五章 民国后期湖北教育的勃兴  757

一、盘根错节的教育行政  757

二、起伏跌宕的各级各类教育 764

三、高、中等学校西迁与计划教育 775

四、抗战烽火中的“湖北联中” 786

五、学校复员与校点布局规划  795

六、国立武汉大学的崛起  801

七、湖北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改革  806

科技篇历史的遗产  815

第一章 宋元时期  846

一、冶铸技术  846

二、手工业  863

三、其他  878

第二章 明清时期  895

一、“湖广熟,天下足”  895

二、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913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勃兴  927

一、近代科技教育的兴起  927

二、汉冶萍公司的创立 933

三、汉阳兵工厂和“汉阳式”步枪  938

四、无烟火药的试制与生产 941

五、“美棉”的引进  948

第四章 土家族地区的科学技术  952

一、农业  952

二、其他  959

宗教篇第一章 汉至唐时期的湖北宗教  974

一、佛教的传入  974

二、道教的产生  994

第二章 唐代至清(1840年以前)湖北宗教之一:佛教  998

一、开禅风之先  998

二、湖北名寺  1005

三、佛教仪式、节日与湖北民俗 1011

第三章 唐代清中叶(1840年以前)湖北宗教之二:道教  1014

一、全真教与正一教的分野、融会与消长 1014

二、宫观的兴建  1017

三、修炼、仪式与偶像崇拜  1023

第四章 唐至清(1840年以前)湖北宗教之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来华  1029

一、伊斯兰教  1029

二、明清之际的湖北天主教传教士 1036

三、湖北基督徒:由分散、集中到与世隔离的神权社区的形成  1045

四、特定的时空定位分析  1053

第五章 近代湖北宗教之一: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1062

一、佛教:衰微与重整  1062

二、道教:新形势下的新动向 1072

三、伊斯兰教:制度的日臻完备及穆斯林队伍的扩大  1079

第六章 近代湖北宗教之二:基督教各派相继传入湖北  1087

一、基督教各派传入湖北的基本情况  1087

二、湖北教案  1092

三、非基督教运动在湖北  1097

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在湖北  1100

五、教会的医疗、慈善及文化教育 1107

六、美国圣公会的爱国活动 1115

民族篇第一章 大散小聚 多元一体  1120

一、湖北境内的少数民族  1120

二、土家族  1125

三、苗族 1129

四、侗族 1131

五、回族  1132

六、满族 1134

七、蒙古族  1135

八、小结 1135

第二章 化外之地 司内之民  1137

一、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制度  1138

二、等级森严的土司制度  1141

三、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1150

四、生产方式 1153

五、汉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  1164

六、信仰与习俗  1168

第三章 改土归流 求同伐异  1179

一、改土归流 1179

二、人口的迁移与互动 1183

三、汉区政治制度的移植  1188

四、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  1192

五、生产方式的变迁  1212

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  1222

第四章 同中有异 同异共趣  1226

一、社会基层政权体制的变迁  1226

二、民间社团组织  1233

三、宗族组织与宗族文化 1250

四、文化教育 1270

五、日常生活方式 1282

六、民间信仰与宗教 1294

七、岁时习俗与禁忌 1301

风俗篇第一章 滥觞、成型、完善、嬗变——湖北风俗文化的历史演进  1316

一、湖北风俗文化的历史底蕴  1316

二、湖北风俗文化的融通发展  1324

三、湖北风俗文化的定型完善  1334

四、湖北风俗文化的递嬗与演变  1341

第二章 传承、吸收、融合——湖北风俗文化的生成机制 1348

一、经济与人文的开发  1348

二、荆楚遗风  1351

三、移民习尚 1357

四、邻俗浸润 1363

第三章 融铸五方 自成一体——湖北风俗文化的特质  1365

一、多样化的生产惯制与实用的生产习俗  1365

二、南北混融,东西互摄的生活习俗  1384

三、中原雅音与楚地土语混成的语言变体  1402

性格篇第一章 区域性格和区域文化性格  1413

第二章 湖北人文化性格特征  1416

一、湖北人文化性格特征之一:朴野劲直 1416

二、湖北人文化性格特征之二:机变智巧  1428

三、湖北人文化性格特征之三:淳顽相半  1437

四、湖北人文化性格特征之四:俚俗浮躁  1453

第三章 影响湖北人文化性格的主要因素  1470

后记  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