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 1
到上海去 1
报考北洋 3
庚子惊变 5
丢掉“金饭碗” 7
“研习外事” 8
第二章 徜徉在基督与革命之间 11
执教长沙 11
参加同盟会 14
舌辩密歇根 16
白宫演讲 18
耶鲁高才生 20
第三章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 24
缺席任命的外交次长 24
局部停战的妙用 26
起草“立国文献” 29
南北议和先行官 31
孙中山信任的人 32
第四章 从民初政争到二次革命 36
迎袁惊变 36
署理工商总长 39
竞选议员 41
反对大借款 44
“法律讨袁” 47
北京脱险 49
第五章 护法运动的前前后后 52
远东运动会 52
重返北京国会 54
参战之争 57
护法广州 60
第六章 抗争凡尔赛 64
游说华府 64
出使巴黎 65
“美国路线” 67
“公理”的倾斜 70
拒签和约 73
疑义相与析 76
第七章 折冲京华 85
载誉归来 85
会长和校长 87
出任鲁案善后督办 90
艰难的中日谈判 95
代理国务总理 101
主持中苏交涉 103
寒冬日本行 108
草签《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112
轩然大波 116
第八章 流产的“首都革命” 124
连连碰壁 124
争取冯玉祥 125
北京政变 127
再任外交总长 129
驱逐溥仪出宫 132
痛悼孙中山 136
第九章 自北徂南的转折 141
出任中苏会议督办 141
交涉沪案善后 146
主持关税特别会议 149
三任北京外交总长 154
秘而不宣的使命 156
为蒋介石、宋美龄证婚 162
第十章 开辟民国外交的“新纪元” 167
党家庄会议 167
“不名一派”论折冲 172
新官上任三把火 177
突破美英拔头筹 180
关税自主的实现 184
撤废领事裁判权交涉 187
第十一章 曲折反复的中日谈判 197
针尖对麦芒 197
矢田铩羽萨家湾 199
翻云覆雨识田中 202
暗度陈仓重光葵 206
神秘的佐分利之死 209
第十二章 长嗟中东路 212
风云变起哈尔滨 212
苏联对华绝交 217
外战内争交响曲 221
可怜无定河边骨 223
伯力城下之盟 225
第十三章 金瓯缺处志未成 233
收回租界租借地 233
最后的抗争 236
外患内战的交响 240
山雨欲来风满楼 243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46
李代桃僵 249
“阳秋贬笔未宜多” 252
第十四章 持节余韵 256
绿茵场风云 257
柏林奥运会 261
出使华盛顿 263
时不利兮奈若何 266
第十五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271
隐退山城 271
折戟中大 274
心冷英伦 277
尾声 恬淡而充实的晚年 282
附录一 王正廷大事年表 286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291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