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律陈述的逻辑解读 1
1.1规律陈述的全称性分析 1
1.1.1规律全称句与逻辑全称句的区别 2
1.1.2规律全称句与偶然全称句的区别 4
1.2因果性规律 6
1.2.1因果性规律释义 7
1.2.2因果性(条件句)规律的类别分析 9
1.3功能性规律 11
1.3.1一个案例 13
1.3.2功能性规律的形式分析 17
1.4因果性规律和功能性规律的时间语义以及充分性的逻辑分析 23
1.4.1因果性规律的时间语义以及充分性的逻辑分析 23
1.4.2功能性规律的时间语义以及充分性的逻辑分析 25
1.4.3小结 26
附录 Nagel关于全称句的谓词域分析 27
2.(L∧C→E)解释体系的逻辑结构 36
2.1自然科学中(L∧C→E)解释体系 37
2.2解释的“可推导性原则” 39
2.3解释体系中各种陈述和术语 40
2.3.1解释体系中各种陈述的分类 41
2.3.2组成各类陈述的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46
2.4理论公设的逻辑解读 50
2.4.1抽象的形式结构和初始理论术语的隐含定义 54
2.4.2关于理论公设的模型的说明 56
2.5关于相关性条件 60
2.6关于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63
2.7关于初始条件、经验规律和观察陈述 67
附录1 Nagel关于理论的基本公设与其模型的举例和说明 68
附录2 模型在理论构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70
附录3 尼尔斯·玻尔所构造原子模型分析 75
附录4 逻辑经验主义“可观察性的操作性标准” 76
附录5 Nagel给出的经验规律意义自主性的一个实例及分析 80
3.解释的类型及其相关性条件的构造 82
3.1对个别事件的解释 84
3.1.1对个别事件进行解释的事例和分析 84
3.1.2总结 86
3.2理论规律对经验规律的解释及其相关性条件 87
3.2.1相关性条件的非定义性 88
3.2.2相关性条件的逻辑分析 90
3.2.3总结 92
3.3解释体系之间的解释及其相关性条件 93
3.3.1替代性推导的概要说明 94
3.3.2内嵌性推导的概要说明 95
3.3.3相关性条件的逻辑分析 98
3.3.4总结 102
3.4(L∧C→E)解释模式的认识论特征及其逻辑分析 102
附录1 Nagel关于相关性条件的非定义性分析 105
附录2 Nagel关于两个理论之间逻辑推导的一个逻辑准则的分析 107
4.模型语义原则和还原性解释的分析 109
4.1模型语义原则与还原性解释的释义 109
4.1.1还原性解释的逻辑条件分析 110
4.1.2模型语义原则与同一模型层次的演绎解释 114
4.1.3对组成性还原的正误 115
4.1.4对性质还原的正误 117
4.1.5关于层次结构性质的“突现论” 118
4.2解释性还原与经验重构性还原 120
4.2.1还原的两个案例 120
4.2.2解释性还原与经验重构性还原 128
4.2.3对经验重构性还原的说明 130
4.3还原性解释的认识论分析 133
4.3.1因果性还原与功能性还原 133
4.3.2性质实体化与功能实体化——案例对比分析 135
4.3.3性质还原与功能还原 138
附录1 Nagel关于性质还原的评述 144
附录2 Rosenberg关于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确立条件式陈述的分析 146
附录3 Nagel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突现性质”关系讨论 152
5.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解释关系 158
5.1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两层关系 158
5.1.1第一个层次:目的性陈述向因果性陈述的转换问题 158
5.1.2第二个层次:生物学术语与物理学术语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64
5.1.3小结 166
5.2还原性解释的困境 167
5.3还原论与自组织理论、计算主义 172
5.3.1还原论与自组织理论 173
5.3.2计算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克服还原论的困境 174
5.4理论的整合:修正原有的公设或构造新的公设 176
附录1 Nagel关于定向组织系统的抽象模式 178
附录2 Rosenberg关于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的定向组织性描述 185
6.进化论的演绎公理系统与自组织理论 189
6.1定向组织系统的形成与“适应” 189
6.2进化论的公理系统 194
6.2.1达尔文进化论的简要表述 195
6.2.2 Williams的进化论公理系统 196
6.2.3 Williams公理系统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205
6.3遗传机制与自组织理论 207
7.从视觉量纲到功能语言 213
7.1视觉量纲和视觉语言 213
7.1.1视觉量纲分析 213
7.1.2视觉语言 219
7.2视觉空间客观化与视觉模型 220
7.3互补思想的两个突破 228
7.3.1第一个突破:互补原理对视觉空间客观化的否弃和限制 229
7.3.2第二个突破:功能性与因果性的整合 232
7.4对第二个突破的评价:视觉语言与功能语言的互补 239
附录Nagel关于概率幅的讨论与视觉语言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