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1
序言 1
一、十年来历史学研究概述 1
(一)历史学争鸣的特点与学科体系的构成 1
(二)历史学基础理论讨论的热点 5
(三)历史发展重大理论问题的新探索 19
(四)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新热潮 34
(五)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45
二、历史科学基础理论 52
(一)史学理论的基本建设 52
1、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52
2、史学理论的内容和范围 57
3、史学理论体系问题 61
(二)史学理论的基本论题 65
1、怎样理解历史科学 65
2、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69
3、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特点、目的和任务 76
4、历史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79
5、实事求是与历史科学 80
6、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83
(三)历史学的危机与振兴 85
1、何谓“史学危机” 85
2、史学如何改革 89
3、历史学与现代化 94
(四)史学的价值体现 96
1、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96
2、史学的功能问题 104
3、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08
4、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的划分 110
(五)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 113
1、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113
2、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 113
3、历史遗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
(六)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16
1、史学和哲学 116
2、史学和人类学 117
3、史学和自然科学 117
4、史学和文学 118
5、加强史学研究的信息工作(情报学) 118
(七)史学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119
1、史学工作者的智力结构 119
2、社会主义史德 121
3、治史者的学风问题 122
三、客观历史过程的重大理论 125
(一)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 125
1、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是否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125
2、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30
3、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34
4、历史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问题 137
(二)历史创造者问题 143
1、历史究竟由谁创造 143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 148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151
1、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51
2、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关系 157
3、历史发展合力论 160
4、“两种生产”都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吗 164
(四)历史人物的评价 166
1、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166
2、研究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意义 170
3、历史人物的具体分析和评定 172
4、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 173
5、历史人物的局限性问题 175
6、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学科建设 176
(五)批判封建主义 177
1、批判封建主义的目的和作用 177
2、如何肃清封建主义的余毒 179
四、史学方法论 183
(一)史学方法论学科建设 183
1、史学方法论的学科对象和特点 133
2、史学方法论的学科体系 186
3、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190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 195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的运用 195
2、阶级分析方法 196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内容(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关系) 200
4、史与论关系的新探索 203
(三)传统史学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210
1、传统史学方法的重新探讨 210
2、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鉴别 215
3、考据方法 219
(四)历史研究与当代自然科学 223
1、怎样看待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 223
2、自然科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229
(五)跨学科方法及其他 236
1、如何理解跨学科方法 236
2、现代思维科学与历史研究 239
3、跨学科方法的运用 244
4、其他方法(历史比较、假说运用、逆向考察、宏观研究等) 251
五、史学史及其相关学科 236
(一)史学史的对象、任务与分期 263
1、史学史的对象、任务、地位和作用 263
2、中国史学史分期 270
(二)中国史学史基本内容研究 273
1、传统史学的评价 273
2、中国古代史学史基本内容和特点 280
3、中国近代史学史基本内容和特点 295
(三)史学名家和名著研究 301
1、中国古代史学名家和名著 301
2、中国近代史学名家和名著 322
(四)史书体裁与史书编纂 329
1、史书体裁 329
2、历史编纂学理论 335
3、方志学与谱学 337
4;史官制度 341
5、文献与史料 343
(五)史学评论 345
1、史学评论的地位、作用 345
2、史学评论的标准 347
3、史学评论史 348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