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境遇与命运 3
我们能否打破文学史的神话? 3
文学史写作的两个问题 6
“一元化”与“多元化” 11
“边缘化”的意义 14
“自由”的陷阱 16
文学价值的解构与重构 19
“新时期文学”概念的混乱 21
新时期文学文化反思的必要性 26
新时期文学的“本体性”确立历程 30
先锋小说的发生学意义 36
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41
文坛的分裂 49
当代“经典”如何确立 53
当代小说的病症 56
“重构现实主义”的虚妄 59
女性小说的风景 63
过于沉重的写作 66
“功利主义”的幽灵真的被驱散了吗? 70
第二辑 批评与理论 77
文学批评的“不及物” 77
文学批评的“虚热症” 83
是冤家,就要碰头 89
对作家“代际想象”的误区 94
什么是现代小说? 97
现代小说的“叙述”问题 101
新潮小说的“语言”问题 106
“真实性”是一个“伪问题”吗? 111
文学是“人学”吗? 113
“史诗”的误读 117
《大家》的文体乌托邦 121
长篇小说的“长度” 125
新潮小说的“风格陷阱” 130
新潮小说的“暴露叙事” 132
新潮小说的“历史迷恋症” 138
“神秘”是美学还是迷信? 142
新生代长篇小说的世界图像 146
新生代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149
新生代长篇小说的局限性 156
“生活”是文学的“敌人”吗? 159
如何看待新生代小说中的“经验性” 165
第三辑 文本与文本 169
《四十一炮》的魅力 169
《爱人同志》与艾伟的小说气质 173
《全家福》与新生代作家的“柔性解构” 180
《你在高原·西郊》与张炜的“葡萄园情结” 183
《独白与手势》与潘军的“可能性” 187
《绝顶》与张海迪的精神难题 190
《生死疲劳》与莫言的自由境界 193
《秦腔》与贾平凹的“百科全书诗学” 197
《秦腔》与贾平凹的叙事能力 201
《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学转型 206
《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 212
《城与市》之于先锋小说的“集大成”意义 214
《穿过云层的晴朗》中的“狗道主义”与“人道主义” 220
《中国一九五七》的“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 224
《柏慧》的“非小说”魅力 229
《碧奴》的“风险” 231
《圣天门口》中的“历史伤痕” 235
《纪实和虚构》中的“双重世界” 239
《一个人的战争》中的“女性神话”误区 242
第四辑 我们与他们 249
我们时代的文人 249
编辑的霸权 252
90年代新生代小说家的几种类型 255
大树还小 260
马原的意义 263
穆时英的双重自我 268
吕新的先锋品格 272
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 275
刁斗小说中的“自我” 281
李洱对知识分子的“死刑判决” 286
艾伟的飞翔姿态 291
大俗大雅叶兆言 294
戴来的“男性化”风格 297
心照不宣金仁顺 300
刘玉栋的“道德焦虑” 302
晓苏的“油菜坡”与“大学城” 304
博导档案 307
我的批评观(代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