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的写作主体 1
一、文化背景 4
二、重构写作策略 17
三、网络写手类型 26
四、网络写作动机 42
五、网络写手的欠缺 53
六、网络写手发展道路 59
全方位、立体的网络思维方式 65
一、时代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 67
二、农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和文学模式 69
三、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和文学模式 73
四、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和文学模式 82
五、网络文学创作思维和传统文学创作思维的区别 90
尽欢尽谐的网络话语 97
一、网络写作充满了谐谑笑声 99
二、网络原创文学的谐谑类型 101
三、网络谐谑语的现实意义 116
四、网络谐谑语狂欢后的反思 121
在线网络文学批评 125
一、文学批评发展历程 130
二、非在线与在线网络文学批评 134
三、非在线与在线网络文学批评之比较 151
四、在线网络文学批评类型 172
五、健全和完善在线网络文学批评机制 185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 191
一、受体参与文学创作的发展模式 195
二、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特性 210
三、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类型 212
博客写作现象 217
一、博客与博客特性 219
二、博客与其他网络传播形式的区别 225
三、国内博客发展与研究状况 237
四、博客类型 242
五、博客用户的特性及创作动机 247
六、博客文化现象的哲学内涵 252
网络恶搞现象 255
一、恶搞文化 257
二、新型恶搞对象 259
三、网络恶搞类型 260
四、网络恶搞的主要手段 262
五、恶搞的美学特征 267
六、成功与不成功的恶搞 270
七、恶搞文化盛行之探源 272
八、网络恶搞文化的价值及其困境 276
附:利用网络,重构教学方式 287
一、写作教学手段急需重构 289
二、重构写作教学方式方法 291
三、学生写作能力展示的大舞台 293
四、应注意的问题 305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