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2
研究的科学问题 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4
本章小结 5
第二章 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7
理论借鉴 7
方法借鉴 7
光谱分解方法与空间多元分析模式 11
混合像元光谱分解方法及改进 11
地图代数框架下的空间多元分析模式 18
研究区域概况 18
本章小结 20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 22
尺度推绎的原理与方法 22
景观格局及其指数选择 23
尺度推绎的具体方法 26
景观格局指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 29
粒度上推 29
粒度下推 32
景观格局指数对幅度变化的响应 34
从中心向四周扩大幅度 34
不同方向上景观指数对幅度变化的响应 36
景观指数的空间异质性对幅度变化的响应 37
本章小结 44
第四章 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与空间格局分析 46
城市景观生态要素遥感原理 46
城市土地覆被的光谱特征与遥感建模 47
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研究进展 49
上海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 50
端元的选择 50
端元盖度的计算 51
不透水面盖度的计算 53
精度检验 53
不透水面盖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5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不透水面盖度的差异 58
本章小结 59
第五章 城市旧城改造景观空间格局遥感研究 60
混合像元分解 61
分解结果 61
精度分析 62
高低反照度端元的光谱特征分析 63
与实测地物反射光谱关系分析 63
与航空影像实地样本关系检验 64
上海浦西内环线内旧城改造格局与模式 64
街道尺度上旧城改造的格局与模式 66
本章小结 68
第六章 上海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分析 69
城市常用植被指数的判别分析 70
植被指数计算及判别分析方法 70
上海市植被指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73
植被指数对城市景观类型样区的判别分析 74
城市植被盖度分布研究 76
城市植被遥感研究概况 76
基于线性光谱分析的植被盖度计算 77
植被盖度计算的精度分析 79
植被指数与植被盖度的关系研究 81
绿色空间的格局差异分析 82
本章小结 84
第七章 城市热环境信息提取及空间格局分析 86
城市地表温度反演研究进展 86
地表温度反演的原理与方法 87
对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研究的评价 90
本研究采用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91
上海城市地表温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91
上海城市热环境格局的时间变化 93
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时间演变特征 93
近10年来城市地表温度的变化 95
1989~2001年城市热环境变化原因的初步探讨 95
城市热表面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分析 99
城市热表面温度剖面线的分形特征 99
上海市热表面剖面线的分形意义 102
本章小结 104
第八章 城市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 105
基于土地利用景观的植被覆盖与热环境关系分析 105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划分 106
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分布格局的对比分析 106
不同景观类型上LST与NDVI的统计分析 107
城市景观多样性与LST、NDVI的关系研究 112
不同空间尺度上城市不透水面与热环境关系分析 115
基于社区微区位的城市人口密度与热环境的关系分析 118
数据处理 118
不同类型社区的热环境与人口密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120
不同类型社区内热环境与人口密度的定量关系 123
本章小结 124
第九章 城市公园与水域景观的热环境效应研究 126
城市公园景观斑块的空间结构及其热环境效应 126
数据与研究思路 126
公园斑块特征及其热环境效应 128
公园景观斑块特征对周围局地热环境的影响 130
水域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 134
水域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 134
水域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136
主要河流廊道的热环境效应比较分析 136
本章小结 138
第十章 城市热环境的成因机制研究 139
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因子与指标体系 139
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分析 139
影响城市热环境的指标体系 140
空间多元分析思路与数据预处理 142
分析思路 142
数据预处理 142
城市热环境成因的主成分分析 143
主成分分析方法 143
城市热环境成因的空间主成分分析结果 144
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成因的统计分析 146
城市热环境主因子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49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热环境成因分类 155
SOM神经网络原理与技术路线 156
SOM神经网络的空间聚类结果 157
成因类型与实际地表温度统计分析 158
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措施建议 158
本章小结 160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61
主要结论 161
研究展望 163
主要参考文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