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1
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 3
论甘青彩陶纹饰中卍形等符号的演变 23
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 48
从《西番馆来文》看明朝对藏区的管理 58
论明代河洮岷的地位及其三杰 86
回忆青藏纠纷和招抚玉树拉秀等部落的经过 105
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断回忆 114
清军屠杀阿粗乎等四族惨案的真相 144
关于藏区宗教一些问题的辨析 154
一、关于所谓“喇嘛教” 155
二、佛教与苯教 163
1.苯教不是佛教 163
2苯教的起源 165
3.苯教的派别 169
4.苯教与佛教的斗争 172
5.苯教与佛教的异同 177
三、关于前弘期与后弘期 183
四、关于藏区佛教各派的兴起与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 193
1.阿底峡与噶当派 193
2.政教合一组织形式发展的过程 196
3.藏区佛教寺庙的类型 198
4.各教派的兴起与其政教合一组织的形成及教学制度 201
(1)宁玛派 201
(2)萨迦派 206
(3)噶举派 223
(4)格鲁派 242
五、关于藏区佛教的转世制度 275
论安多藏区的政教合一制统治 291
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与寺院 314
论喇勤贡巴饶赛 340
藏语系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351
论苯教文化在江河源地区的影响 365
青海地区在吐蕃统治时期的文化钩沉——论藏史前弘期间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 390
对日本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商榷 417
日月山与大非川 417
得仑诺尔与卡拉淖尔 44
论西月河、列驿与食堂之驿路 450
七渡口的位置? 460
自截支桥至悉诺逻驿唐蕃古道的走向 470
拉萨唐蕃会盟碑文中“洮岷之东,属大唐国界”之语纠谬 482
安定、曲先、罕东、必里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 490
论邈川、宗哥、安儿三城及省章、安儿、青唐三峡的位置 515
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 528
青海藏文研究社记 543
从藏文翻译说到青海藏文研究社 557
散忆喜饶嘉措大师 563
记藏学家杨质夫 575
青海藏文研究社及杨质夫先生的《入藏日记》 581
唃厮啰与岭·格萨尔 599
岭·格萨尔论 622
《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 641
论史诗《岭·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文化熔铸发展的反映 663
求是存真,名从主人——答王沂暖先生关于史诗《岭·格萨尔》研究中“岭”、“朗”音读的诘难 702
《格萨尔》史诗中霍尔的方位 718
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 722
藏文新生体字模的创制纪略 732
《岭·格萨尔王传》译后记辑要 739
前言 739
《英雄诞生》之三译后记 740
《英雄诞生》之四译后记 749
《英雄诞生》之五译后记 761
《赛马称王》之一翻译说明(附:原整理者后记) 793
《霍尔侵入》之一译后记(附:原整理者后记) 801
《平服霍尔》之一译后记 810
《平服霍尔》之三译后记(附:·原整理者后记) 821
《姜岭之战》之二译后记 837
《门岭之战》之二译后记(附:原整理者后记) 840
《岭与中华》之一译后记 846
《地狱救母》之一译后记 854
《索多马城》之一译后记 856
《岭与祝古》上卷第一分册译后记 860
《岭与祝古》上卷第二分册译后记 864
《岭与祝古》中卷第二分册译后记 867
《岭·雪山水晶城》之一译后记 877
《安多政教史》译后记 878
《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译后记 885
《藏族史略》前言 911
《玉树调查记》绪言 920
《西藏六十年大事记》绪言 927
《青海历史》评介 933
《安多政教史》简介 946
藏族文化史上研究世界地理的新篇章——《世界广论》评述 956
钩深致远的一本书——评《觉囊派通论》 972
关于田晓岫《吐蕃王族族源新考》,以求正于左右 976
给编辑的一封信——代后记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