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的哲学断想 1
高举伟大旗帜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11
一国两制构想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 25
唯物辩证法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成功运用 37
一国两制的历史逻辑 47
一国两制——社会主义辩证法光辉理论与实践 54
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60
一国两制是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篇章 67
一国两制的本质内涵 73
一国两制的哲学意蕴 83
一国两制的历史渊源 88
一国两制的哲学启示 92
一国两制的哲学思考 98
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沉思 103
一国两制构想与实事求是原则 107
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117
一国两制体现了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 121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24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突破 130
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辩证法理论前提 133
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列统战理论的重大贡献 139
一国两制构想是运用系统方法的结晶 145
关于香港回归精神的思考 150
香港回归的社会辩证法践履 155
一国两制和平发展 158
香港回归的社会心理反应及策略启示 166
香港回归之邓小平策略考 172
邓小平香港政策50年不变的思想内涵 178
改革开放与香港回归 182
香港回归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思考 187
析香港文化的殖民影响及回归后的文化走向 191
文化传统精华与香港经济奇迹 196
一国两制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
香港回归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208
香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12
略论湖湘文化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219
对一种“爱国主义者”评价的惊讶 233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46
务实与超越 253
从质量互变看分配悬殊与两极分化 26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263
社会文化实践对愚蠢唯物主义的超越 270
对立统一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唯物辩证法 298
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30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313
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318
论“两制”的统一性 322
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点 327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现途径 331
亦论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 336
论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41
从“三个面向”看邓小平战略思想 345
注重研究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殊规律 349
现代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355
论把握关节点加速产业化 359
西方近代政治学哲学中国家学说的发展 362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矛盾范畴体系 36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发展 377
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新特点和解决矛盾新方式 384
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89
唯物辩证法是“正处”的根本方法 396
一国两制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402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407
论一国两制对“正处”方法论的创新 414
当前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的原因及对策 420
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法 426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432
论农村老年保障与人口控制 441
论邓小平“两手抓”的辩证法 44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认识过程回顾 45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现实问题 463
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469
论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473
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阐释 478
论强化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 482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 489
我国图书馆深化改革的战略思考 502
增加图书馆投入对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511
论共产主义人生观 515
交往实践与人的发展 519
论集体主义在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524
从道德巨变论道德 531
负面作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543
论企业道德建设的经济价值 548
论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55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价值观 557
思想品德教育入耳入脑问题的几点思考 566
湖南省哲学学会理事名单 571
后记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