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朱子学的渊源 10
第一节 社会渊源 10
一 对外开放 10
二 社会矛盾 12
三 经济和科技进步 15
四 政治和学术中心 18
五 儒学复兴趋势 19
第二节 思想渊源 21
一 北宋理学 21
二 闽中早期理学和理学入闽 22
三 集濂洛关之学 30
四 吸取佛道之学 33
五 综罗百代 36
第二章 朱子学的创立 38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和思想 38
一 生平事迹 38
二 思想形成 61
三 集诸儒之大成 69
四 主要著述编年 72
第二节 朱熹门人对朱子学创立的贡献 75
一 蔡元定 蔡沉 76
二 黄榦 81
三 刘爚 84
四 李方子 85
五 陈淳 87
六 李燔 89
七 辅广 90
八 真德秀 92
九 魏了翁 94
附 朱熹门人一览表(514人) 97
第三章 朱子学的基本内容 122
第一节 哲学思想 122
一 无极与太极 122
二 理与气 125
三 心与性情 130
四 格致与力行 138
第二节 道德伦理观念 142
一 君子与贤圣 143
二 道德与伦理 146
三 天理与人欲 155
四 义与利 160
五 主敬 163
第三节 政治学说 166
一 抗金 167
二 正君 169
三 尊贤 171
四 恤民 174
五 治军 178
六 敦化 180
第四节 经济观点 182
一 重农 182
二 兴修水利 184
三 多种经营 185
四 奖励垦荒 185
五 抑制豪夺 186
六 节用薄赋 187
七 井田说 192
第五节 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主要成就 194
一 朱子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194
二 自然科学主要实践和成就 196
第六节 文学艺术特色 200
一 道本文枝 200
二 文艺创作 202
三 文艺理论 212
第七节 读经治史博古通今 213
一 穷经观史求义理 213
二 经学 214
三 史学 218
第八节 教育思想 221
一 教育目的 222
二 教育体制 224
三 教学方法 229
第四章 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 232
第一节 南宋末年至明代中叶 232
一 概述 232
二 熊禾 235
三 陈普 240
四 吴海 243
五 陈真晟 247
六 周瑛 255
七 蔡清 266
附 元代朱子学学者一览表 275
第二节 明代后期 280
一 概述 280
二 陈琛 284
三 张岳 293
四 林希元 301
第三节 清代前期 308
一 概述 308
二 李光地 312
三 蔡世远 318
四 蓝鼎元 321
五 童能灵 330
六 雷鋐 340
七 阴承方 346
第四节 清代后期和民国初年 352
一 概述 352
二 孟超然 355
三 陈庚焕 360
四 刘存仁 368
五 陈庆镛 373
第五节 衍化过程中的分化派别 376
一 正统派 377
二 象数派 380
三 理心折衷派 384
四 三教合一派 385
五 经世致用和主气派 386
第六节 促进福建文化的兴盛和发展 387
一 教育事业 389
二 刻版印刷业 405
三 从祀孔庙和著述 408
第五章 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1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正宗思想 411
一 由闽中而全国 411
二 国家的正宗思想 414
第二节 全国的派别和衍变 415
一 衍变的内在倾向 415
二 黄震 金华四先生 418
三 双峰学派 饶鲁 吴澄 422
四 北方学派 许衡 428
五 由郝经到王夫之 431
第三节 全国教育和书院 433
一 国学向乡校书院转化 433
二 全国与朱熹相关的书院 434
第六章 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450
第一节 日本 451
一 传入日本和日本朱子学的形成 451
二 现代日本朱子学 462
第二节 韩国 469
一 朱子学入丽和退溪学的先驱者 469
二 李退溪和退溪学 481
三 李退溪之后的退溪学 496
第三节 东南亚 500
一 新加坡 501
二 越南 504
三 泰国 507
四 马来西亚 印尼 老挝 柬埔寨 菲律宾 508
第四节 西方 509
一 传播 509
二 译著 513
三 研究方法 515
第七章 近现代朱子学研究 516
第一节 作为宋学的朱子学 516
一 宋学与汉学 516
二 主要朱子学(宋学)家 517
第二节 改良派和革命派与朱子学 520
一 改良派 520
二 革命派 521
第三节 现代学者的朱子学研究 522
一 熊十力 523
二 冯友兰 523
三 牟宗三 525
四 贺麟 529
五 陈荣捷 531
六 钱穆 534
七 刘述先 535
八 张立文 537
九 高令印 538
第四节 朱子学学术会议 541
一 杭州宋明理学学术会议 541
二 夏威夷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 542
三 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 544
四 武夷山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545
五 台北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 546
六 台北纪念朱熹逝世800周年学术会议 547
七 吉隆坡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 548
八 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暨“朱子学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 550
九 厦门“朱子学与闽台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学术会议 550
第五节 研究会和研究机构 552
一 福建文化研究会 552
二 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 554
三 福建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556
四 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 557
五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558
六 福建闽学研究会 562
七 世界朱氏联合会暨朱子学委员会 563
八 武夷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 566
九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567
十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568
第八章 朱子学遗迹 570
第一节 遗址 570
一 尤溪 570
二 建瓯 571
三 崇安(今武夷山市) 572
四 泉州 厦门 金门 漳州 576
五 建阳 582
六 潭州 584
七 浙江 586
第二节 画像 587
一 对镜写真题以自警 587
二 疑宋元画像 590
第三节 墨迹 591
一 少傅刘公神道碑 591
二 武夷山石木刻 592
三 闽南墨迹 593
四 黄公神道碑 595
五 潭州石刻 595
六 浙赣题榜 596
附录 朱子学大事年表 598